王阳明心学四句
一、王阳明心学四句话
四句话就是他所教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他的世界观,“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他的人生观,“知善知恶”是他的价值观,而“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他的方法论。
王阳明先生通过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评判以及方法论来教会我们心存良知,为善去恶,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这四句话很简单,又很深刻。有个故事完美的阐述了这四句话,有位老农穷的吃不上饭了,到王阳明卖地,王阳明看他可怜,不忍心买他的地,就先借钱给他。后来王阳明游玩时,看到一块风水宝地,他说:“这块地的风水太好了。”他的弟子告诉他,本来老农要卖的就是这块地,王阳明后悔了,但他又说:“我怎么会生出‘后悔’的想法呢?”于是他闭目冥想,过了一会,睁开眼说:“刚才的私欲已经被我克掉,我的心情又回归愉悦了。”联想 z460
当王阳明没有看到那块地时,他的心没有动,是“无善无恶心之体”,看到地之后,生出了“风
党员个人自我评价>教师编制考试内容水宝地”的想法,这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当他发现自己有后悔的念头又感到羞愧时,是“知善知恶是良知”,最后克服了私欲,心情复归于平静愉悦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以上就是王阳明的心学精髓,心学并不是读懂了几段文字就说你真的学会了,要做到知行合一可能是一生要践行的事情。
二、王阳明心学四句话分析解读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等不同维度进行分析解读。
1、认知方面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行动各个阶段,最后形成独特个体的存在。
举个例子,孩子吃药打针的体验,当孩子第一次看见针头药品时候,产生的是自然感受,这个感受就是心理学的感觉,可以说就是无善无恶的感受,也就是我们心理本体。当孩子吃过药打过针之后,立即形成了一种不舒服经验,这就有了善恶好坏区别。之后再次遇到吃药打针事情,心里就有抵触了。随着小孩子长大,接受社会化教育后,明白了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这就是思维认知阶段,所谓“知善知恶是良知”。孩子长大成人,对于事物
的认知会借助打针吃药这样的一个个小事,扩大到遇到的所有人事物,也就产生一种积极态度,善恶不在于感觉、知觉、思维这些心理活动,而是“格物”,是行动,也即《传习录》提出的“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2、让我们从自我概念发展看,认识四句教的含义。
手机上网速度很慢婴儿期间先出现的是生理自我意识,着重于自我身体感觉感受,相当于无善无恶本体。幼儿期到童年期发展的是社会自我意识,接受社会化要求,明辨是非观念,相当于有善有恶意念。青春期到成人期间发展出心理自我意识,思索自己人生意义与价值,相当于知善知恶良知价值观形成。最后在成人期间用行动与实践,一次次磨炼自我认同价值观,形成知行合一真实独特的自我。
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无善无恶类似满足生理需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安贫乐道可以。可是本能迫使我们不断追求新需要,那就是爱的需要,归属感需要,也就有了善恶区分与追求。到底追求什么样的善恶,取决于我们个人价值观,这就是知善知恶致良知,为善去恶去格物。
现实在于,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最难的是最终觉察到无欲则刚,欲望要回归本体,这才是要紧的。于是最初的无善无恶心之体,又成为我们最高追求目标。
八年级上册英语练习册答案人性观的善恶,在阳明心学看来既有也没有,类似佛学的那个故事,即“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我们不能超越善恶,但可以借助善恶修养自己,也许这正是阳明心学四句教的意义所在。修辞手法都有哪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