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舞曲》音乐教案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3、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
  让我们来看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
仙王的日常生活孙蓉结局
  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B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
  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教师可用微小的指挥动作提示这是三拍子的轻柔舞曲。
  (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教师可用指挥提示音乐情绪的转换,也允许学生在欣赏时身体有所反应,甚至轻声哼唱。
  3、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捻指、×拍手、 摇手。
苹果怎么连接电脑
  (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
  (3)再练后8小节。前4小节,学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铃套(需在课前准备好)摇手,使手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但只要稍加练习,也就不难做到了。
  (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
  4、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1)再将主题A背唱几遍,在此基础上,学习演奏,注意调高要改成l=C。如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
  (2)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优美,使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
关于青春的演讲稿
  (3)加入课堂打击乐器。
  (4)部分学生演奏,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部分学生做声势,气氛一定很热闹。
推广普通话手抄报文字内容  5、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
  随笔:能顺利完成本课内容要求。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2
  设计意图: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这首曲子非常优美,由于幼儿平时对少数民族的乐曲接触的太少,所以我选择了它。曲子表达了瑶族人民盛装打扮,载歌载舞,还要走亲访友,开展娱乐社交活动,因此设计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瑶族的民俗风情,感受乐曲的美,并利用奥儿夫的音乐特我们尝试用嗓音给乐曲伴奏。
  活动目标:
  1.欣赏ABA形式的曲子,引导幼儿将乐曲中的节奏转变成用嗓音的表现形式。
  2.能与同伴合作演奏。体验瑶族人民在节日中欢歌曼舞的气氛。
  活动准备:
  1.《瑶族舞曲》的音乐磁带,录音机,图谱三张。
  2、奥尔夫乐器,低音木琴,铃鼓10个,木鱼10个。
  活动过程:
  1、以提问的方式引题。
  师:“小朋友,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呢?(幼儿回答)那我们是哪个民族呢?(汉族),今天卢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瑶族舞曲》,仔细听这首曲子有几段。
  ⑴提问:这首歌曲有几段?(三段)
  ⑵哪两段是一样的啊?(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
  2、欣赏第一段曲子,尝试用不同的嗓音给歌曲伴奏。
  师:“以前我们都是用乐器给音乐伴奏,今天我们用一种很好玩的音乐给歌曲伴奏好吗?(好),老师已经把歌曲里的节奏写下来,你觉得用什么嗓音合适?过路费计算
  ⑴鼓励幼儿能说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嗓音。
  ⑵选取最佳的两种用图谱形式给歌曲伴奏。
  ⑶跟着音乐旋律完整的把第一段用嗓音的形式给歌曲伴奏。
  3、欣赏第二段曲子,鼓励幼儿自己用嗓音给乐曲伴奏。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二段曲子,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嗓音给歌曲伴奏,看看有没有碰到困难?
  ⑴提问:刚才在欣赏的时候有碰到困难吗?
  ⑵你希望在第二段用什么嗓音?
  ⑶选取一种固定的形式给歌曲伴奏。
  ⑷完整的随音乐伴奏一次。
  ⑸用乐器伴奏一次。
  4、教师引导幼儿知道第三段和第一段是一样的。
  (1)师:“刚才我们都知道曲子的第一段和地三段是一样的,那我用同样的办法给乐曲伴奏好吗?”
  (2)跟随音乐完整的用嗓音伴奏一次。
  5、手拿乐器为歌曲完整伴奏一次。
  师:“现在我们拿着乐器面向客人老师给歌曲伴奏好吗?”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舞动纱巾感受音乐中的轻柔。
  2、用不同的乐器和肢体动作感受乐曲A段中的轻柔和B段的欢快的节奏。
跆拳道等级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带
  2、纱巾、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律动入场
  二、第一次倾听音乐《瑶族舞曲》
  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三、第二次倾听音乐,并用纱巾感受音乐中的轻柔。
  1、出示纱巾让幼儿用甩纱巾来感受音乐中A段的柔美
  2、幼儿边倾听音乐边甩动纱巾
  四、第三次倾听音乐用乐器演奏音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