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滨江卷)
第一章区域旅游环境
第一节自然与生态环境
一、地质地貌条件
滨江区处于扬子准地台浙西皱褶带的东北端,属于具有造山皱褶带和俯冲带的活动性大陆边缘。全境地层中新生界第四系最发育。区域属古海湾堆积平原,东南部有低山丘陵,其余多为平原,区内河流纵横、湖池密布,地质属水网平原区和山岳地带,土壤肥沃,多属通透性好的青紫土,适宜种植水稻和山林经济作物。区域地基承压力较强,建设基地条件较好。
据史料记载以来,杭州周围300千米范围内未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杭州市地震活动频度较低,强度较弱,震源较浅,自1970年以来杭州市域100千米范围内未曾发生过3.5级以上地震。历史上1521年萧山(即目前钱江大桥南东方通信城附近)曾发生过4.0级较强感地震,是我省少数曾发生过地震的地区之一。
本分区属钱塘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自然标高为5.2-6.2(黄海高程),地表以下5-14米范围内为粉砂、粉细砂,地耐力为100-120KPA,可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天然地基及浅部桩基持力层。大地构造怎样点亮游戏人生
简单,地壳稳定性好,无危害性大的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
滨江区南部多山,主要有冠山、回龙山、鸡鸣山、越王城山等,海拔最高的是位于长河镇的冠山。
冠山,主要位于长河镇内,主峰海拔161米,其形似冠(帽子),与隔江的杭州凤凰山竞秀。
下列使用干粉灭火器的步骤回龙山,位于浦沿镇东南,其东端又称蒋家山,主峰海拔84.2米。
鸡鸣山,位于浦沿镇东南,相传古时山上有一只小金鸡,黎明即啼,故名鸡鸣山。海拔28.1米。
越王城山,位于长河镇傅家峙东南,主峰在萧山区界内,相
传春秋末期,吴越交兵,越王被困于越王城山山顶,故名。现越王城遗址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鹰的成语此外,还有位于浦沿镇西南因其半爿伸入钱塘江中,只可见半爿而名半爿山,以及与闻堰交汇的紫红岭、黄山岭,与萧山区交汇的大王岭山、沙坞山等。
二、气候条件
滨江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为大陆和海洋气候交替控制的地区。总的气候特征为: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春季多东南风,夏季
盛行偏南风,秋季常受台风的影响。年平均气温16.27℃,平均相对湿度68%,年平均日照1899.9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235.3毫米,年无霜期248天,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冻害性气候。其中,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8.8℃,极端最高温在38℃以上,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在3.7℃左右。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346毫米,属湿润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6月、9月。5月和6月间是梅汛期,阴雨绵绵,持续一个月左右,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1/4以上。对滨江区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有:寒潮,多出现在3月份;低温,其中春寒出现在4月上旬至5月,初夏寒出现在6月份,秋寒出现在9月份;暴雨、台风的影响时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飓风以6—8月份出现较多。
三、水文条件
滨江区内水资源丰富,主要河道有贯穿高新开发区的通航的北塘河、七甲河、永久河、解放河、建设河、浙东古运河等,南部有白马湖,通过水系与各河道沟通。白马湖位于区南,钱塘江位于区北,浙东运河、北塘河横贯区中。其中浙东运河最高水位7.24米,最低水位4.6米,控制最好的水位在5.6至5.8米。境内最大的水源为白马湖。
白马湖,旧名为排马湖、西陵湖、西城湖、石姥湖(湖边旧有石姥祠,祀唐长庆间为筑堤献身的英雄石瑰)。民间称跑马湖、白茫湖。白马湖位于西兴之南,越王城山西北,分东西两湖,总水面1720亩,常年水位在5.6米左右。湖中有陆地10块,宛若沧海浮螺。
北塘河,原名大寨河,开于1977年。起自江边排灌站,东
至坎山红星桥。河面宽30米至35米,水深2.5米,全长24公里,流经协同、共联两村,长1.8公里。
浙东运河,又名萧绍运河、西兴运河、官河,现与北塘河相连,始凿于西晋,会稽内史贺循主其事(南宋*嘉泰《会稽志》)。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后,为了漕运需要,曾多次疏浚,其中规模较大的为嘉定十四年绍兴府太守汪纲组织民工开浚。
浙东运河起源自西兴永兴闸(龙口闸),东流经城厢至钱清,然后与西小江汇合,再经绍兴,至上虞入曹娥江,全长78.5公里。
浙东运河常年积水位5.7米,最高水位7.24米,最低水位1.18米,一般水位1.5米至2米。
前解放河,开于1957年,由西兴闸至新街,河面宽28米,水深1.5米,全长14.27公里,穿越共联、星民、协同、七甲闸4个村,长3.8公里。
七甲直河,又称利民河,开于1952年。由前解放河至利民闸,河面宽30米至45米,水深1.5米至2米,全长45公里,流经七甲闸村与盈丰利一、合丰交界线处,全长1.8公里。
滨江区的地下水,按含水岩组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类裂隙——岩溶水,江层孔隙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四类。地下水位随区内河道的水位而升降,水位标高约4米,无侵蚀性。钱塘江平均低潮位3.74米,平均高潮位4.35米。
四、生态环境条件2021年立冬时间
滨江区南靠众多山体、白马湖,北临钱塘江,千年古镇西兴、长河分布其中,河流众多,跨湖桥遗址、越王城山在区域南部边界,自然和历史资源十分丰富,但滨江区总体生态环境不尽如人意,绿地现状分布极不均,除建成区内部分绿地外,其它区域绿地严重缺乏,现状绿地主要分布有高新开发区(滨江)政府广场绿地、高新区广场绿地,中兴路两侧宽度各为15米的道路绿地,解放河两侧部分绿化带已建成,这些绿地的建成,改善了滨江区的环境,提升了滨江区的形象,但目前的绿地现状尚不能满足各项功能的要求,达不到国际化的水平。现状绿地面积为25.51万平方米,占滨江区城市建设总面积的0.87%。
根据杭州市高新开发区分区的规划说明,将以滨江绿地、道路绿地、河道绿地等为主线,以市级公园、广场绿地及居住片区
公园等集中绿地为重点,以普遍绿化为基面,以线带面,形成以一环、六带,加若干城市公园组成的城市网络状、开放式绿地系统。
第二节历史与人文环境
一、境域变化与建制沿革
滨江区三镇中,以长河镇历史最为悠久,是原萧山市的发展源头,西部古镇。相传古时镇北有龙潭,时有“恶龙”作乱,人们开河造桥以镇恶龙,此河较长,穿镇而过,故名长河。长河镇土地肥沃,物产丰茂,民风淳朴,人文荟萃,实形之胜地也。
长河古为越地,历史悠久。周秦以来为会稽郡所属,隋唐时降为越州永兴县属地,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始有乡的建制,明清以后隶于绍兴府萧山县,民国仍之,解放以来萧山划为杭州市属县,长河则为杭州萧山属镇,1996年12月成立杭州市滨江区,长河为区内三镇之一。
镇内居民以“来”姓居多。南宋之初,金兵南侵,北方人民,纷纷南渡。有来廷绍者,河南骛陵人,为北宋刑部侍郎来之邵之曾孙,举家南迁,中宋光宗绍熙(公元1193年)陈亮榜进士。宋宁宗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以直龙图阁学士进阶宣奉大夫出知绍兴府事,未到府治而卒于萧山抵园寺,其子遂居长河,子孙繁衍,汇为长河大姓。明清以来萧山有"无楼不科举,无来不出榜"的俗谚。甲第不断、智缨不绝,遂有长河九厅十三堂的古迹存焉。明代来宗道,历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入阁为相。来集之官中宪大夫、太常寺少卿,著有《读易偶通》、《倘湖樵书》、《青湘世泽》等传世。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四十年的建设,长河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繁荣昌盛。
电子商务专业实习报告西兴古称固陵,亦称郭兵城。春秋时,为越国之关防,是古钱塘江边的渡口城堡;春秋末期,越大夫
范蠡于此筑城拒吴,所以西兴城隍庙奉祀范蠡;六朝至唐,因其位于会稽郡西端,遂易名西陵;后梁乾化二年(912)八月,以"陵"非吉语,始名西兴,沿用迄今。《水经注》载:“浙江东经固陵城北,昔范蠡筑城于浙江之滨,言可固守,谓之固陵,今之西陵也。”当地昔有民谣云:“越国造此铁岭关,铁甲将军守边关,三千铁骑守海塘,百姓始
能得安康。”西陵又是萧绍运河的起点,是沟通钱塘江与内河的要地。白居易诗句“烟波尽处一点白,应是西陵古驿台。”说明唐以前这儿已设驿站。至康熙年间西兴驿站为浙东入境首站,“凡京外各省转宁、绍、台三府公文悉由该驿收转。”西兴地势险要,自古为水陆要冲,市廛繁盛。
台风等级划分几个等级境内古迹林立,有固陵城唯一关隘铁陵关遗址,西施整妆待渡的樟亭,后唐安国禅师道场明化寺,建于北宋的取石亭和江公柯,建于南宋的宋徵宗庙,清乾隆帝御诗碑等等。西兴是"浙东唐诗之路"的头,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均经此而去浙东。此外,南朝谢灵运、宋王安石、苏拭、陆游、范成大,元朱德润、萨都刺,明王守仁、徐渭,清毛奇龄、朱彝尊等,也先后驻足西兴,留下了众多的、烩炙人口的诗文,为西兴增添了光辉。
新中国成立以后,西兴以古江塘为界,分南北两片。塘南属水网平原,种植水稻为主;塘北为沙地平原,种植棉麻居多。1965年设西兴镇,同年11月南北两片合并。为纪念同志亲临视察7周年,(同志曾于1959年8月22日来该镇考察),1966年命名为东方红公社。西兴是原萧山八大老建
制镇之一,1968年镇社合一时改为西兴镇,1981年实行政、社分设,建西兴乡,1985年6月恢复西兴镇建制。
浦沿东邻长河,南接闻堰,西北两面为钱塘江所环抱,与西湖区西湖乡及江干区闸口街道隔江相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已经是钱塘江上的一个重要渡口。公元前494年,吴越交兵,越国为吴国所败,越王勾践不得以而向吴王差夫屈辱求和,亲率妻子、大臣入吴,三年后获释归国,又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於一举消灭吴国,成为春秋一霸。越王勾践的这一项“兴越亡吴”国策,就是从浦沿开始的。《越绝书》卷八《越绝外传记地传》:"勾践将降,西至浙江,待诏入吴,故有鸡鸣墟"。墟即土丘,鸡鸣墟即今浦沿镇东南鸡鸣山。此后这里一直是钱塘江上的重要渡口。甚至"浦沿"这个地名也源于渡口。浦沿自从汉朝在萧山设县以来,一直为其辖地。中国古代的地方政区制度,在元以前,县下设乡。浦沿置乡现在已无从考证。目前已知最早的乡名为永兴乡。当然,浦沿真正的发展、崛起,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人民众当家作主以后。浦沿人民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使得浦沿在政治、经济、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