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景阳冈》教案_图文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景阳冈》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武松打虎场面的精彩。
2.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
3.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可惜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场面的精彩。
2.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注重阅读体验)
3.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品读课文精彩段落)
教学方法及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法:(信息技术导入渲染法)
ppt课件:通过课件的设置提示、引领学生清晰明确的学习课文,探究人物形象。视频《武松打虎》片段:充分利用视频的形象性、重现性特点,让学生通过感官
进行观察和分析,更加感性的理解打虎的精彩场面以及武松英勇无畏的英雄形
象。
2.情境创设法:音频《好汉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利用激情昂扬的《好汉歌》把学生引进水浒的想象中,让学生有种强烈被感染的感觉,为学习课文做好情感铺垫。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法: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落实学生真正成为
学习的主人。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蔺怎么读课时目标
1.会认2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绰”“呵”“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课题
1.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歌,师生随曲同唱。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曲吗?
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水浒传》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师:看得出同学们对《水浒传》中的人物挺感兴趣的。《水浒传》是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塑造了一百零八位个性鲜明的英雄好汉形象。今天,我们锁定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中的一位(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武松打虎的图
片),通过《景阳冈》中的故事来认识一下这位打虎英雄武松。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阅读要求:请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不懂的词句可以结合上下文猜一猜。
2.教师小结:这篇课文有很多古今异义的词句,有些读不懂的词句老师让同学们结合上下文来猜一猜,接下来请同学们看课件上的这些词语,你是不是读懂了
呢?
(1)理解难读难懂和古今异义的词句,猜一猜词语的意思。
筛一碗酒(倒一碗酒)、梢棒(行路防身用的棍棒)、吃那一惊(吃惊)、一兜
兜将回来(打了个转,转了回来)、坐了半歇(稍作休息)、吊睛白额大虫(老虎)、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
(2)教师用多媒课件出示“吊睛白额大虫”“请勿自误”等词语的意思,指导
学生与原词比较,体会原词的特点。
(3)指名朗读词语:半夜三更、武艺、耻笑、胸膛、寻思。
(4)学生出多音字,读准字音:
“泊”,读“bó”,组词“漂泊”“泊车”;读“pō”,组词“湖泊”。
“绰”,读“chuò”,组词“绰号”;读“chāo”,绰起一根棍子。
“呵”,读“hē”,组词“呵斥”;读“ā、á、ǎ、à”,同“啊”;读“kē”,组词“呵叻”,泰国地名。
(5)生字学习,教师指导,生字在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字:
饥:jī,部首是“饣”,注意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组词“饥饿”“充饥”。
坠:zhuì,部首是“土”,上下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左右结构;组词“坠落”“坠
马”。
膛:táng,部首是“月”,与身体有关,如“胸膛”。
截:jié,部首是“戈”,半包围结构;组词“截止”“截断”。其形近字组词
有“戴帽子”“下载”“栽树”。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到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或段落,做好标记。
(2)学生分别朗读自己认为最难读的句子或段落,其他成员予以帮助。(断句、
纠正字音、读出相应的语气、领读段落中难读的词语等)
(3)学生组内练习朗读课文,其他成员认真听读,适时鼓励、表扬或提出意见。
4.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划分段落结构。
5.思考:将分段内容连起来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作业布置
课后细读课文,画出刻画人物形象的词句和表现人物心理的重点词句,作好相应
的标记。甜甜草是什么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1.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武松打虎》图片资料,学生欣赏。
2. 武松在梁山排行第十四位,人称“行者”。武松行侠仗义、刚直不阿、知恩
图报、疾恶如仇、敢作敢当。就是这样一位好汉,在返乡探望哥哥武大郎的途中,经过景阳冈时,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猛虎。这个故事,可谓无人不知、无
人不晓。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这个故事,感受武松打虎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二、合作探讨,精读重点
1.学生默读第6、7自然段,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思考题目:
(1)请大家细心搜索描写武松初遇猛虎的内容中,共出现过几次“闪”?仔细
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2)作者在描写武松打虎的场面时,用了很多精彩的动词,请你们一,体
会下这些动词运用的效果。
(3)武松打虎时,一开始“以守为攻”,后来“转守为攻”,由此可以看出他
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默读课文,解决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多媒体课件中相应内容,点拨引领,指导朗读。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
(1)学生到描写武松初遇猛虎的部分。
①学生通过同桌合作读、分组读、齐读的方式来熟悉课文的内容。
②通过自己研读句子,体会这大虫给你什么感觉。(凶猛)
③面对突如其来的这只又饥又渴、兽性大发的大虫,此时的武松是怎么应对的呢?(教师板书“闪”“躲”“闪”)
④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归纳:
老虎一“扑”,武松一“闪”;老虎一“掀”,武松一“躲”;老虎一“剪”,
武松再“闪”。
⑤学生再读句子,感悟武松的机智灵敏。(齐读)
(2)学生到描写武松打虎的部分。
①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出武松打虎的场景的精彩。
②教师引导学生圈出动词:“轮、劈、揪、按、踢、提、打”等,引导学生体
会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和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教师板书动词“轮、劈、揪、按、踢、提、打”)
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交流“以守为攻”“转守为攻”的意思。从中可以看出武松的机智勇敢。
依山尽④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觉得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
⑤教师小结: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动词的运用很有特。
第6自然段用“闪”“躲”“闪”,写出了武松的机智敏捷,运用多个动词凸
显了武松的勇武机智。
4.师:打虎是文章的重点,本文具体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还写了武松“喝酒”与“上冈”的详细过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1)请同学们默读第1、2 自然段,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武松?
(2)请同学们默读第3~5 自然段,用笔圈画出表现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作者写武松害怕、好面子是不是会有损他的形象?(这样写使武松的形象
淘宝一键上传
更真实可信)
(4)“喝酒”与“上冈”两部分有什么作用?省略掉可以吗?(这两部分虽然
不是重点,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两部分的描写,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而且充分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为写他勇斗猛虎埋下了伏笔)
5.对于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
ps滤镜怎么安装
虎山行”;有人说他很要面子,有些鲁莽,不听别人善意的劝告,虎口逃生只是
侥幸。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三、趣讲故事,巧设作业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感受武松打虎的细节。
2.小组内练习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然后派代表发言。
3.教师总结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师:同学们,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的学习方法呢?
故事复述,加深印象;抓住动词,体会人物形象;根据上下文来猜词义……)
4.布置作业:搜集《水浒传》中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故事,读一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板书设计
6 景阳冈
喝酒——喝了十八碗(倔强豪迈)
上冈——只管上去(无所畏惧)
打虎——闪、躲、闪(机智勇敢)
轮、劈、揪、按、踢、提、打
下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