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爱普生彩打印机“特岗计划”的现实困境与破解思路——基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视角
丁宝寅1 孟祥丹2
( 1.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2.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
【摘 要】“特岗计划”的实施在缓解了乡村教师结构问题的同时,也暴露出来无法吸引高水平人才,流动性高,难以稳定的问题。同时,特岗教师进入乡村,也无力从根本上改变乡村教育落后的现实。而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则是城乡二元社会文化结构中,城市文化价值对于乡村文化的宰制。要想实现真正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则需要重新发现乡村价值,将现代性整合进乡村发展的多元现实之中,而不是利用单一的现代化模式对农村进行改造。【关键词】特岗教师;城乡教育一体化;困境
“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是我国基本的教育国情,是当前推进教育公平政策的主要障碍。” (褚宏启,2010)
在这一背景下,“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新思路被提出,相应的乡村教育支持政策被制定及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即是一项旨在改变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改善农村教师整体配置状况的政策,于2006年实施以来,已有10年时间。在此期间,不少学者对于“特岗计划”的成效、政策的落实、教师的专业发展及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然而,却鲜有提及“特岗计划”对于农村教育整体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本文将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视角下,从“特岗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境遇出发进行分析,揭示这一政策在现有的情境下所遭遇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进而为促进乡村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谁做“特岗教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按照“特岗计划”的政策设计,这项政策主要通过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吸引高学历人才从事农村义务教育,逐步解决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部等,2006)。从事特岗教师职业的人,被认为是“中国教育百年现代化历程中最特别的乡村教师,是在中国快速转型、高速崛起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郑新蓉等,2012)。在对于特岗教师的形象建构中,这一体被看作是热爱教师职业的人,为了献身乡村教育放弃城市生活,带着现代文明和丰富的知识,带着现代城市气息,带着数字文化,带着青春梦想和理想分赴艰苦的农村学校。而在现实情境中,特岗教师被描绘为这样的一人:农业户口为主,家庭年收入普遍较低,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学历水平较高,在校成绩良好(郑新蓉等,2012)。刘敏(2016)的研究指出,社会资本的缺
乏是特岗教师入职的主要动机。而当这些来自农村家庭,缺乏充足社会资本支撑自己进入城市的年轻人来说,入职之后的境遇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由于特岗教师这一职位带给他们的经济地位、社会资本和专业地位都处于弱势,他们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体中,仍处于边缘甚至底层的位置(杜亮,2014)。
基于此,关于特岗教师的理想与现实在两个层面上出现了断裂。首先在国家层面,即政策制定者层面,“特岗计划”促进城乡教育师资公平的努力,并没有完全弥补两者的差异,而要求更高的补偿性教育公平更是无法企及。相对于大城市中小学优良的师资配置,“特岗计划”给乡村学校带来的效果则更像是经济学上所说的“涓滴效应”,被大城市激烈的竞争所挤出的求职者进入了特岗教师的行列。在特岗教师的岗位安排上,学历高者安排到相对发达的乡镇,而学历低者进入贫困乡镇,甚至有特别偏远的村级学校无法分配到特岗教师,体现出这一政策在施行中远远不是理想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简单。而另外,从特岗教师自身的层面来看,与其说是为了农村的教育事业和自身的教育理想选择了特岗教师这一职业,不如说是这一体受制于自身原生家庭经济社会状况和毕业学校的弱势地位,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对现实做出的妥协。他们内心深处有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理想,但同时也肩负着改变自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责任。当面对城市的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时,他们对现实做出了让步,选择乡村教育行业作为自己事业的落脚点。
二、如何留住特岗教师:经济理性的局限性
相对于如何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如何留住现有的特岗教师,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根据现有政策,特岗教师聘任期为3年,之后特岗教师将面临新一轮的选择,是继续留任,在乡村担任正式的教师,还是流入到城市做教师?或者实现跨职业的流动,选择公务员等其他职业?已有的研究表明,愿意留任原岗位的特岗教师仅占少数,更多的人会选择进入更高的学校教书或者从事其他职业(黎琼锋、吴清丽,2016)。
特岗教师的高流动意愿反应了这一职位专业发展的困境。针对此现象,不少学者都从改善其生活条件,提高福利待遇,在职业培训和专业晋升上提供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方卉、唐智松,2014)。然而,这些从物质上进行激励的措施,往往并不能促进特岗教师坚守农村教育的岗位。一方面,较高的福利待遇和专业发展前景即使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人才进入农村教育领域,一旦既有的福利待遇降低,或者个人有更好的职业选择,这些怀揣改变自身社会地位梦想的年轻人将会毫无眷恋地逃离这一岗位。另一方面,将纯粹的经济理性和市场原则应用于特岗教师的激励之中,则会给这一岗位带来新的道德困境。正如迈克尔·桑德尔(2012)所说的那样,市场价值观念会把一些值得人们关注的非市场价值观排挤出去,比如道德、公益心等。对于特岗教师来说,从事这一份职业不仅仅意味着一份收入,其中也必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476号)、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2016ZZ027)。
17
然或多或少包含着对于教师职业的热爱,对家乡教育的关切和个人理想的实现。一旦经济理性占据了主导,这一岗位的价值及内涵将会大大降低,特岗教师在工作中的责任心和价值感将会受到损害。有些报考者甚至认为农村地区本身教育水平低下,在这一岗位上工作并不需要付出更多的责任心和努力,从而可以应付了事。由此可见,在教育事业中纯粹的经济理性思考会对乡村教育带来怎样的伤害。
正因为如此,在特岗教师的招聘和留任过程中,并不能仅仅强调这一岗位对于个人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还应该关注并且强调这一份工作所承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孙颖(2012)等学者提出在“特岗计划”进行招募时应该考虑到报名者的农村从教素质和服务意愿,也有学者将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教师作为解决乡村教师外流问题的关键,认为具有乡土情怀的教师应当具有乡土底,并且能够理性认识现代化、消费主义及其后果(刘敏、石亚兵,2016)。但是在现实情况下,乡村的衰落不仅仅体现在建设新农村人才的缺失,更体现在意识形态上城市对于现代化的垄断和农村价值的空虚化(严海蓉,20
石油大王哈默的故事05)。在整个社会都在追求所谓的城市化、现代化的背景下,空谈乡村教师的乡土本和服务意愿,无异于建立一种精神上的乌托邦,而缺乏现实的意义。怎么创建自己的博客
形容女子美貌的词语三、困境的根源:现代性建构中乡村价值的缺失
从表面上看,“特岗计划”这一政策的施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至少从政策本身的出发点来看,乡村教师的结构和素质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而“特岗计划”所面临的上述这些问题,一方面,通过对政策的不断调整和修正可以逐渐缓解,另一方面,这些所谓的“困境”也并不对政策本身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构成挑战。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即从政策对于乡村教育的整体处境以及对于农村发展来看,“特岗计划”显然很难改变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差距,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可以看到,在“特岗计划”的内部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教师分层的现象,一些艰苦地区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而条件较好的地区则能吸引到相对高水平的特岗教师。而跳出“特岗计划”来看,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在很早的时候就可以离开乡村,选择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特岗计划”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显然并不具有什么意义。所以说,“特岗计划”并没有改变布迪厄提到的社会地位对于教育的影响,即“教育系统客观地进行着淘汰,阶级地位越低受害越深。”(布迪厄、帕斯隆,2002)
之所以“特岗计划”并无力弥合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则在于乡村教育背后所存在的城乡二
元社会文化结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城市本身作为现代化的唯一表征,代表着乡村发展的方向和目的。乡村教育不过是对城市教育的粗劣复制,农村学校则成为城市文化对于农村文化进行改造的场域(翁乃,2009)。如果说费孝通说提到的“文字下乡”,是现代化进入乡村的首次实践,“特岗计划”带来的现代化的改造,则带有明显发展主义的意味。城市作为乡村改造的目标和样本而存在,对于现代性进行着垄断,乡村似乎只有按照城市的样子发展才能实现现代化。对于乡村教育而言,则意味着乡村教育的目标要将孩子送入城市、走出农村,乡村教师要具有城市的现代文明意识,教学设施则需要向城市学校看齐。而当地乡土知识,则作为落后和需要改造的对象,与外来的现代文明割裂甚至对立起来。
从此视角出发,就不难理解本文所提到的“特岗计划”中存在的困境,或者说其内部的矛盾。城市在文化价值上对于乡村处于支配地位,乡村作为一个虚空的需要改造的对象而存在,也就意味着从城市来到乡村的特岗教师,只能将自身在城市所接受到的现代化知识和文明意识单向地传递给乡村,而无法从乡村汲取一丝营养。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特岗计划”类似的美国
的TFA(Teach for America)计划,所招募的教师除了致力于消除教育不公平外,更多强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身个体的价值的提升(彭佑兰、许树沛,2010)。正是由于乡村主体性的虚空,导致了无人愿为乡村而教,而之后提出的一系列基于物质利益和经济理性的优惠政策和待遇,无疑是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现有的价值理性。
四、结语:走向价值平等的城乡教育一体化
杨东平(2015)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并不意味着城乡教育一样化,并不应该按照城镇化的思路来发展乡村教育,而应到乡村教育自身的特点。对于乡村教育而言,要想发现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则必须破除城市为本位的外向型教育模式,意识到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好的乡村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发掘”出多少人才输送的城市,而应该以社区为基础,传承乡土文化,发挥经济功能、整合功能(叶敬忠、孟祥丹,2010)。对于乡村教师而言,其所扮演的角并不应该是来自于城市的“救世主”,高举现代化的明灯试图拯救乡村于水火。而应该是在充分尊重乡村社会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使教育回归生活、回归社区,将现代性整合进乡村发展的多元现实之中。只有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才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J].教育研究,2010(11):3-11.
[2]《教育部 财政部 人事部 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
[3]郑新蓉,杜亮,魏曼华等.中国特岗教师蓝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17-21.
晋是哪个省的简称
[4]刘敏,石亚兵.乡村教师流失的动力机制分析与乡土情怀教师的培养——基于80后“特岗教师”生活史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6(6):15-19.
[5]杜亮.教师分层、社会流动与教育政策的完善:以“特岗教师”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1-15.
[6]黎琼锋,吴清丽.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生存与发展状况调查[J].教学与管理, 2016(6):24-26.爱文章
[7]方卉,唐智松.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边缘化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4 (4):50-53.
[8][美]迈克尔·桑德尔著,邓正来译.金钱不能买什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XVII.
[9]孙颖,陶玉婷.特岗计划的现实困境与破解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2(7):14-16.
[10]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J].读书,2005(7):74-83.
[11]布迪厄,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2]翁乃主编.村落视野下的农村教育——以西南四村为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
[13]彭佑兰,许树沛.美国TFA计划及对我国“特岗计划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0(10):69-73.
[14]杨东平.未来农村教育的新图景[J].人民教育,2015(22):32-25.
[15]叶敬忠,孟祥丹.对农村教育的反思——基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影响的分析[J].农村经济,2010(10):3-6.作者简介:
丁宝寅(1986—),男,博士,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
孟祥丹(1987—),通讯作者,女,博士,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农村留守人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