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行为习题
危害行为习题
ID(1832): 下列甲、乙、丙、丁的行为,属刑法中的危害行为的是
A.甲与王某素有仇隙。一日,甲对王某的朋友江某说:“终有一天,我非杀死王某不可!
B.乙女下夜班时,路遇歹徒薛某抢劫。搏斗过程中,乙女取出口袋中的水果刀将薛某刺死。原来,乙女为防止坏人袭击,口袋中一直放有一把水果刀
C.丙受雇为臧某照顾小孩。一次带小孩出去游玩时,丙不负责任,见危不救,致使小孩身受重伤 
D.博物馆保安丁在与入室抢劫的两
歹徒搏斗时,被歹徒按倒在某贵重文物上,将该文物压碎
正确答案:C   
评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危害行为的理解。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有其独立的内涵,是指在人的意志或者意识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危害行为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危害行为在客观上是人的身体动静。现代各国刑法坚决反对“思想犯罪”,只以行为作为惩罚的对象。甲仅仅是真实犯罪意思的单纯流露,属犯意表示,不是危害行为。(2
危害行为在主观上是由行为人的意志或者意识支配下的身体动静。丁虽然将贵重文物压碎,但这是在其身体受强制的情况下实施的,是违背其主观意志的,因此不是危害行为。(3)危害行为在法律上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身体动静。乙女面临现实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对不法侵害者薛某本人进行损害,致其死亡,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的规定,属特殊正当防卫,不是危害行为。此外,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了作为与不作为。丙受雇为他人照看小孩,却不负责任,见危不救,属刑法上的不作为
ID(1830): 行为人在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时,其罪过
A.只能是故意
B.只能是过失
C.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D.只能是间接故意
正确答案:C   
评析:答案及解析:刑法理论一般将不作为犯罪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纯正不作为犯或真正不作为犯,即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二是不纯正不作为犯或不真正不
作为犯,即行为人以不作为形式实施的通常为作为形式的犯罪。其罪过可以是故意或者过失,如故意杀人罪不作为犯的罪过为故意,过失致人死亡罪不作为犯的罪过为过失。
ID(9967): 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结果,歹徒杀害了其妻。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 
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乙躺在血泊中。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甲虽然没有将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罪 
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正确答案:C   
评析:不作为犯罪要求行为人有作为的义务,而这一义务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二是职务的业务上要求的义务,三是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本题A项中甲警察的义务来自于上述第二个方面,构成不作为犯罪,而卫生局局长则没有这一义务,不构成犯罪。B项中甲将乙带出,在乙受伤后当然有求助的义务,这一义务来自于上述第三个方面,所以,构成不作为犯罪。C项中甲在发现其拾到的是时,立即倒入马桶,不存在明知是而持有的故意,所以,不构成非法持有罪。D项中,虽然消防法规定了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但这一规定并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强制性,因而也不能以此作为不作为犯罪的定罪规定。因此,C项入选
ID(1876): 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lol排位赛段位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怎样恢复视力正确答案:B   
评析:【答案】B【考点】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解析】选项A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选项B只是犯意表示,不构成犯罪;选项C属于为了盗窃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选项D中影协回应百花奖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也构成犯罪预备。
ID(1862): 张三与李四有宿仇,因此,一直希望杀害李四,某日得知李四要出差,于是,劝李四乘坐飞机前往目的地,其真实想法是希望李四乘坐的飞机发生空难,李四乘坐的飞机在起飞半小时后果然发生空难,李四因此丧命。问:张三的行为性质是( 
A.故意杀人罪既遂
B.由于李四死亡的结果与张三的劝说行为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所以,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C假面骑士迦武斗.无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C   
第三种爱情票房评析:【答案】C【解析】认定犯罪应当坚持从客观到主观的方向,对于故意杀人罪而言,
首先应当确认是否存在杀人行为,本案中,劝说他人乘坐飞机的行为不是杀人行为,因此,无罪
作为与不作为习题
甲爱好游泳,且技术高超,一日,甲声称愿帮助乙学会游泳,乙欣然答应。甲遂将乙带到河流深水处去游,在乙刚学会游时,甲即弃之不顾,独自游回河岸,乙无力游回,面临被淹死的危险状态,甲能够援救却不援救,致使乙被淹死。此时,站在河岸上旁观的丙,游泳技术很好,完全能够及时援救乙,但丙不认识甲乙两人,不愿跳入河中救人。本案中,甲和丙的行为
A. 构成共同犯罪
B.甲的行为构成犯罪,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C.均不构成犯罪
D.应分别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正确答案:B   
电脑屏幕下方闪烁
评析:本题涉及不作为。有作为义务的人不作为才构成不作为犯罪,如本案甲因先前行为而有了作为义务;丙无作为义务,而又不与甲有共同犯罪意图,丙不构成犯罪。
下列哪些犯罪,既可以由作为方式构成,也可以由不作为方式构成?
A.放火罪     
B.故意杀人罪
C.遗弃罪   
D.抢劫罪
不作为犯罪要求的特定义务是指下列哪些情况
A.社会义务
B.由行为人先前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权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
C.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D.职业上或职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正确答案:B,C,D   
评析:不作为犯罪要求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义务。这种义务一方面要求是法律性质的义务,另一方面要求的内容是实施特定的积极行为。这种义务的来源主要有:(1)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义务。如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因此,拒不抚养、赡养的行为,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2)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义务。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履行相应职责的义务,值勤的消防人员有消除火灾的义务等等。(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如合同行为、自愿接受行为等可能导致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义务。(4)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这是指由于行为人的某种行为使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处于危险状态时,行为人负有的排除危险或者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特定积极义务:如成年人带着儿童游泳时,就负有保护儿童生命安全的义务。所以本题选择BCD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A.甲对身患重病的父亲长期不送医院就医,结果其父因延误而死亡。甲的行为构成不作为形式的犯罪
B.甲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应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C.甲系盲人,对于甲的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有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种基本形式
不作为犯罪中行为人的罪过形式
A.可能是故意     
B.可能是过失
C.只能是故意     
D.不可能是过失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