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江西省情 助推研学旅行“课程化”
摘要:2017年以来,在省教育厅、省旅发委的多方统筹下,我省各地区充分利用当地旅游文化特开发研学旅行资源,研学旅行得到显著发展。本文在分析设立研学旅行课程必要性的同时,立足江西省独具地方特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红教育资源,着眼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探讨研学旅行“课程化”的实施路径,开发本土化研学旅行课程模式。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化课程评价近年,一部名为《银河补习班》的电影引发了大众对教育的思考,
主角不以书山题海铺就青云之路,而是让孩子快乐学习,用眼睛切实去感受“草遥看近却无”之美。这正与教育界倡导的“研学旅行”不谋而合,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研学旅行不够课程化、规范化,时常出现“只学不旅”或“只旅不学”的尴尬现象。下面将从研学旅行“课程化”的背景出发,立足江西省独具地方特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红教育资源,结合我校研学旅行的实际情况,助推“研学旅行”
课程化。一、研学旅行“课程化”背景及其在省内实施状况
1.研学旅行“课程化”背景。研学旅行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新词,指的是基于旅行的研学,
旅行是形式,研学才是本质。我国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使用“研学旅行”
的概念在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
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研学旅行应该既能凸显出研学课程的特征,又能够融入学校地区的特。
2.省内实施状况。
2017年以来,江西省教育厅协同多个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推进全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要结合我省特有的红、
绿、古文化,建立一批适合中小学生的、
包括知名院校在内的研学基地、营地和课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指导,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精心设计课程,灵活安排时间,建立课程体系。
有数据统计,
南昌市400所中小学校已有5万余学生参加了研学旅行。我校也依托我省丰富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探访抚州名人雕塑园,触摸千年临川文化;走进南昌西湖李家,感受浓郁的民俗文化魅力,各类主题特研学活动开展地如火如荼。虽说研学旅行很火热,
但纵观青山湖区研学现状,许多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红旅游等活动,虽带有研学性质,但尚未达到课程化,甚至仅仅停留在春秋游的阶段,带学生到野外外出走走看看,放松一下,称不上真正意义的研学旅行,更别谈课程化了。
二、立足省情,研学旅行“课程化”实施建议
作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种课程组织形态,研学旅行课程理应遵循课程建设与编排的要素设计原则,
即从课程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评价的实施三个方面实现研学旅行课程化。
1.制订详略得当的课程目标。
(本图片来自百度,仅做举例之用)结合上图“旅行行程单”,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知道景点,不知道要干什么;知道去了哪里,不知道学了什么,这便是教学目标缺失的问题。从目前的研学旅行市场来看,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上海游览一圈,美其名曰是领略魔都风光,
鲁迅故里挤一挤,就可以说是跟着课本游绍兴,但实则都是走马观花。
一个明确的课程目标才能保证课程的有效落实。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同时由于我国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所以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也进入了研学旅行的视野。
研学旅行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体验性,学校设计活动应从核心素养倡导全面发展的人的维度出发,结合学段特点、班级、小组、个人的特点来设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核心素养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思考。以体验婺源茶文化为例,偏向认知目标,比如就是观赏一段茶道表演,而忽视了能力目标、
情立足江西省情
助推研学旅行
“课程化”南昌三中罗家校区(青山湖区义坊学校)成
旅游行程单
上午下午晚上住宿Day110∶17到达贵阳黔灵公园问侯猕猴、甲秀楼感人文变迁
贵阳太空
舱青旅
Day211∶36到达镇远
探秘铁溪、
赏古镇夜景镇远星空微舍
Day3
镇远→凯里→西江千户苗寨
尝百家宴观特婚礼
黔东南红旗客栈Day4
搬迁补偿14∶24到达安顺转车到达滑石哨逛黄果树瀑布
重走《致青春路线》
黄果树滑石哨客栈Day511∶00到达金沙县城
购置家访物资、
学活用品上山家访调研
树正沟学校支教老师宿舍
Day6做农活、吃农家饭、睡农家屋、体农家情农家屋
(待定)Day712∶30到达龙里
领队家欢迎午宴出发草原策马奔腾
领队家Day8贵州省最大的天然氧吧
森林公园户外烧烤
狂欢舞蹈尽兴而归
领队家
Day9各自返程袁各自精彩
2021感目标和核心素养目标。在活动中应增加普及婺源“农家茶”“富室茶”和“文士茶”的区别,同时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在采茶、炒茶、品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的诗意,陶冶性情、提高素养。看一下走人,犹如“囫囵吞枣”,只追求“好玩”不是研学旅行。
2.科学选择课程内容。
作为拥有丰富人文资源、红资源的江西,完全可以立足省情、市情,开发出趣味盎然的研学课程。如从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南昌舰”感受强军梦,从海昏侯墓的惊世大发现理清历史的演变。
不过前提是要准备一份详尽的任务清单或者研学手册,其中包含此次研学旅行的主题、目的、行程介绍、行程地图、研学内容(包括核心问题),让学生对研学课程了然于心。以研学滕王阁为例,滕王阁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一篇《滕王阁序》更是名流千古。在研学之前,让学生自行了解滕王阁的历史,然后照着任务清单进行现场学习体验感受,登滕王阁,看秋水共长天一的美景;赏《滕王宴乐》,来一场沉浸式体验的穿越秀;寻梦滕王阁,在瑰玮绝特的七梦七境中拥抱千年;坐滕王阁游轮,将视角拉远,感受现代与古典的碰撞,全方位多角度的游览滕王阁,真正呈现一堂生动的“行走的课程”,远比去融创主题乐园之类的有教育意义的多。
江西是一片红的热土,独具特的红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以游览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例,可以设置“八一起义第一”历史回顾———我眼中的‘八一起义’社会调查———“小军人游展馆”智慧大比拼———“践行八一精神”我行动———团队协作生成研学报告等几大环节,
顺应学生思维逻辑,自然生成游学结合的课堂,践行红文化的深度研学。
3.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不少研学旅行结束后,似乎就像旅游散场了,要么就是各回各家,要么就是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研学日记,
或者拍几张风景照配上诗句,这样的作业无疑过于简父亲节的祝福语言简短
单,起不到提升认知、锻炼思维的功能,也不能很好地评价出研学旅行课程效果。
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
研学旅行课程理应如其他课程一样,以“为了学习的评价”为课程评价的理念,真正发挥“以评促学”的作用。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多角度、积极地评价自我,
建立自信心。
如表所示,研学旅行课程评价绝不仅仅关注成绩,甚至不以分值论英雄,从“成果呈现”“成果交流”和“成果评价”三个维度搭建层次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以“人”为核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与小组合作能力。此外,还可以结合研学课程的时间节点,
设计研学前准备大PK ———演说我是研学小能手———研学后总结答辩分享会等评价策略,甚至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突出团队作战,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增加趣味性。
评价结果只是一个参考的指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能够学、
思、践、悟。三、多措并举,助推我校研学旅行“课程化”
1.加强人才储备,培养研学指导师。随着研学旅行深入开展,
“研学指导师”这一行业逐渐兴起。研学指导师的职业能力,是一次研学旅行成功的关键。除了聘请专门人员,加强自身人才储备也尤为重要,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老师以扎实学识深受研学旅行市场青睐。我校可结合校情,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研学指导师队伍,培养其课程开发能力,设计既有体验性又有教育意义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同时建立“大研学”概念,全员动员、全员参与,面向全校教师组织开展研学旅行的主题
确定、组织管理、后勤保障、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
设。
2.强化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大教育部门与旅游部门的合作,
中秋经典祝福短信
加快“研学旅行课程研发设计与实施”的推进,加快与研学基地、营地、主体性实践教育基地合作。以基地为重要依托,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打造一批研学旅行精品线路,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例如我校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区,
奥妙消毒液
短篇历史故事可以组织学生“寻访青山湖”,从设区历史到今日腾飞,激发学生的乡土情结。
3.规范组织管理,安全快乐出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研学旅行活动管理平台,制定工作流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各中小学要成立专门部门,
确定相应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作为研学旅行活动负责人,建立完善的有关制度,保障研学旅行组织实施;各学校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建立安全出行责任保障机制,安全是学校的生命线,学生安全是重中之重,我校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方案,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责任到人,绝对保障出行安全。
研学旅行课程,使课堂学习变成了“与学生生活发生链接”
的活动,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变成现实。我校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针对中小学生特点和教育现状开发一系列研学课程,
做孩子知行世界的陪伴者,在行走的课堂中,不放弃纯粹,亦追求缤纷。
参考文献:
[1]金山.江西推进研学旅行:“教育+旅游”的新形式[N].江西日报,2020.01.22.
[2]王晓燕.加强实践育人,“研学旅行”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J].新课程导学,2019,(0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