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_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冬至暖心话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3月1日起、支付宝个人收款码将受限!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可不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四月的一句话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
每天每天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还要青
立冬 吃什么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译文:声音并没有变大,可是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译文: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动词,可不译。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甚。《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
译文: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
这也是一个单句,主干是:“智叟止之”,“笑”与“止”同时发生,“笑”修饰谓语“止”的状态作状态状语。
3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文言文中的"而"一般是作连词, 表承接的“而”一般放在承接复句中,将有先后关系的两件事或者说有先后关系的两个动作连接起来。而表示修饰关系的“而”,却是放在单句中,将两个同时发生且前一个动词修饰后一个动词作状语的两个动作连接起来,或将单句中修饰谓语动词的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与动词连接起来。)
如:庄宗受(之)而藏之于庙。 倚柱而笑。
7、表示因果关系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但我也后悔跟他出来,因而不能尽情享受那种游览的乐趣。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游褒禅山记》)
译文:(因为)那下面平坦开阔,有泉水从旁边涌出,(所以)来这游玩并题名的人很多。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以便”,“来”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译文:耐心地久立远视,(来)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译文: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来等待将军。
(二)用作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人口普查不在家怎么办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