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乃”“且”和翻译练习二 已完善
文言文虚词积累和课外短篇练习(二)
一.虚词
【乃】
(一)用作副词。
1俄黑海舰队倾巢而出 外媒分析3种可能.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 """这才"
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2柯尼赛格ccxr.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条件,可译为""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逆转相背.可译为"""竟(然)""反而"等;
油电混合车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品味女人
③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4.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三个火是什么字5.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约吧大明星徐璐"。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三).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而且""可是""于是"等。
略:①非独聂政能,乃其姊者烈女也.( "而且")
②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可是""; 子都, 美男子;狂且.狂行愚拙之人)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于是",)(<<小石潭记>>)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⑤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将近。)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二、判断“且”在文中的意义。
(一)“存者1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2且委政非人。则李唐3且亡,必矣。于斯世,河水清4且涟矣,尚可,朝中人若如此,则必危。纵有“死5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有何用?
                                                                                                   
                                                                                                     
(二)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2翁”
一句,大为感佩,其真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
                                                                                             
                                                                                             
三.文言文语段练习:
(一)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注:[管仲、隰(xi)]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
1.解释画线的词。
反(        迷惑(          山之阳(            山之阴(     
2.翻译。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3.文中故事是成语             的来历,现比喻                                                         
                                                                                               
(二)席上啖菱
北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 坐:因为。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或曰:“食菱须去壳。”                              
2)其人自护其短                                
2、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4、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 分)
                                                                                       
                                                                                       
四.布置作业:文言文语段翻译
1. 荥阳人姓何,忘其名,有名闻士也。荆州辟为别驾,不就,隐遁养志。常至田舍,人收获在场上。忽有一人长丈余萧疏单衣角巾来诣之翩翩举其两手并舞而来。语何云:“君曾见《韶舞》不?此是《韶舞》。”且舞且去。何寻逐,径向一山。山有穴,才容一人。其人命入穴,何亦随之入。初甚急,前辄闲旷,便失人,见有良田数十顷。何遂垦作,以为世业。子孙至今赖之。
1.翻译下列加点的字词
                      隐遁           角巾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荆州辟为别驾,不就,隐遁养志
                                                                                               
忽有一人,长丈余,萧疏单衣,角巾,来诣之,翩翩举其两手,并舞而来
                                                                                               
语何云:“君曾见《韶舞》不?此是《韶舞》。”且舞且去。
                                                                                                 
3.断句:
忽有一人长丈余萧疏单衣角巾来诣之翩翩举其两手并舞而来
(三)韩娥善歌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枥,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