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
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
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通⽤14篇)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起到的作⽤越来越⼤,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动的⼀种社会结构。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编精⼼整理的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酷美眉
  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篇1
  1.医护⼈员应遵守消毒灭菌和《标准预防》原则。
  2.⼯作时,穿戴好⼯作⾐、⼝罩。
  3.病区空⽓、物体表⾯消毒执⾏院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分册中的《消毒隔离规范》。
  4.定期检测使⽤中的化学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中、低效消毒剂和灭菌剂。
夜宿山寺 古诗  5.加强诊疗操作前后⼿部⽪肤的清洁和消毒。执⾏院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分册中《⼿卫⽣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标准预防》原则。
  6.污物、垃圾执⾏院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分册中《医院污物管理制度》及《垃圾分类管理规范》。
  7.病区应保持环境整洁,物体表⾯应湿式清扫,桌⼦、椅⼦、凳⼦、床头柜等的表⾯⽆明显污染时,采⽤湿式清洁,当受到患者⾎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8.卫⽣⽤具应分区使⽤,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定期消毒。
  9.消毒剂使⽤⽅法遵循产品使⽤说明。
  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篇2
  ⼀、医务⼈员⼯作时间应⾐帽整洁。操作时必须戴⼯作帽和⼝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使⽤合格的消毒器械、卫⽣⽤品和⼀次性使⽤医疗⽤品,⼀次性使⽤医疗⽤品⽤后应当及时进⾏⽆害化处理。
  三、凡接触⽪肤、粘膜的器械和⽤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各种注射器具应当⼀⼈⼀⽤⼀消毒。
  四、⽆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过的物品与未⽤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五、传染病⼈应进⾏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的排泄物和⽤过的物品要进⾏消毒处理。
  六、隔离房应定时通风换⽓,每⽇空⽓消毒,物品定期消毒。
  七、传染病⼈要按病种分开隔离。
  ⼋、必须将⽆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严格按照消毒⽅法进⾏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作。⽂
写友情的诗
  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篇3
  ⼀、必须分清⾮⽆菌区、相对⽆菌区、⽆菌区。
  ⼆、⼿术间分清⽆菌间、有菌间。如⼿术间有限,应先做⽆菌⼿术。再做污染⼿术。
  三、对感染和特异染等⼿术,所⽤的器械、敷料等⽤物要有严格消处理措施。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术后⼿术间地⾯和空⽓严密消。
  四、⼿术室洗⼿、护⼠铺台、刷⼿、穿隔离⾐、戴⼿套和⼿术配合均应贴合⽆菌操作要求。
  五、巡回护⼠进⾏各种注射、拿放⽆菌物品。应贴合⽆菌操作要求。
  六、各种⽆菌包及⽆菌容器中的消液,由专⼈负责定期消或更换,尽量减少⽤浸泡消的器械,丝线、⼑⽚、剪等应⾼压蒸汽消。
  七、⼯作⼈员熟悉各种消液的浓度及使⽤⽅法,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
  ⼋、经常启盖的⽆菌盒,每周重复消灭菌,固定的敷料包、器械包,过期应重新灭菌。
  九、每⽉对各项灭菌项⽬进⾏细菌监测,每⽉对⼯作⼈员作细菌培养,并做好记录。
  ⼗、⽤紫外线杀菌灯消时,应有时数登记和紫外线强度监测并登记。
  ⼗⼀、⼿术室应有定期清洁卫⽣制度,每⽇、每周、每⽉定⼈、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作。定期做空⽓培养,⼿术室空⽓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个/m3。
  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篇4
  (1)医务⼈员进⼊发热门诊应戴⼯作帽、穿⼯作⾐和隔离裤、换鞋,操作护⼠进⾏、护理⼯作时应穿隔离⾐。医务⼈员的⼿接触病⼈的排泄物或查体、、护理后,⼀定要进⾏⼿的消毒与清洗。
  (2)每⽇进⾏消毒⼱湿扫床铺,⼀床⼀⼱,⽤消毒液擦抹床头柜,⼀柜⼀⼱;地⾯⽤消毒拖地及紫外线照射,每⽇⼆次。
  (3)检验采⾎⼀⼈⼀针⼀带⼀⼱,严格防⽌交叉感染。
  (4)严格使⽤⼀次性医疗⽤品的管理,使⽤后的⼀次性医疗⽤品必须毁形消毒后集中处置。
  (5)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处置。凡被污染的物品或医疗⽤品必须按照先浸泡消毒、再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进⾏处理。
  (6)病⼈的便器使⽤⼀次性的。如不是⼀次性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7)病⼈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及洗涤污⽔流⼊下⽔道后,需经污⽔处理达到消毒要求后才能排放。
  (8)打扫厕所的清洁⽤具与其它场所的清洁⽤具严格分开。
  (9)使⽤后的物品严格按照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的原则进⾏处理。使⽤后的.⼀次性医疗⽤品必须毁形消毒再放⼈医疗废物塑料袋中送往医院指定的地⽅集中处理。
  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篇5
  1、医务⼈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体组织或⽆菌器官的医疗⽤品必须灭菌;接触⽪肤粘膜的器具和⽤品必须消毒。
  2、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物理或化学⽅法进⾏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选物理灭菌法;⼿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选压⼒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选⼲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化学灭菌法。消毒⾸选物理⽅法,不能⽤物理⽅法消毒的选⽤化学⽅法。
  3、医护⼈员上班时要⾐帽整洁,不得穿⼯作服进⾷堂,上厕所和离院外出。接触病⼈前后及进⾏⽆菌技术操作前后应洗⼿,必要时进⾏⼿部消毒。严格遵守⽆菌技术操作规程。
  4、⽆菌物品必须⼀⼈⼀⽤⼀灭菌。注射做到⼀⼈⼀针⼀管,换药做到⼀⼈⼀份,体温计⼀⽤⼀消毒。
  5、各种医疗⽤品定期消毒,消毒液更换。已⽤过和未⽤过的物品分开放置,有明确标记。定期检查⽆菌物品是否过期,过期重新灭菌,不得使⽤过期物品。
  6、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时不得使⽤。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时不得使⽤。
  7、使⽤中消毒剂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置于⽆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经打开,使⽤时间最长
不得超过24⼩时。
  8、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病室的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消毒剂。
  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篇6
  ⼀、早晨来园开窗通风。
  ⼆、传染病流⾏季节或班中有传染病发⽣时每⽇下班后开紫外线灯⼀次,每次半⼩时;其余时间每周五⼀次,每次半⼩时。
  三、⽑⼱:洗净后放热⼒消毒柜消毒,消毒后晾晒,每⽇⼀次。
  四、⽔杯:每⽇先在⼀池中清⽔清洗,再⼆池洗涤剂清洗,再将洗涤剂清洗⼲净后在三池中⽤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钟,⽽后在四池中⽤流动⽔清洗彻底⼲净后,放消毒柜内消毒。在消毒柜内消毒时要求⽔杯⼝朝下,做到⽔杯⾥外⽆污渍、奶渍,⽔杯沿⽆锈渍。
  五、餐桌消毒⽑⼱:每餐前⽤专⽤⽑⼱浸泡在100mg/L的消毒液中后应⽤。
  六、抹布:每⽇⽤100mg/L的消毒液清洗消毒,悬挂晾⼲。
  七、桌⾯:每餐前⽤清⽔擦拭,然后100mg/L的消毒液消毒,4分钟后再⽤清⽔擦拭⼲净。
  ⼋、门把⼿、⽔龙头:⽤蘸有清⽔抹布先擦拭,再⽤蘸有100mg/L的消毒液的抹布擦拭,⽽后⽤蘸有清⽔抹布擦拭。
  九、厕所:随时冲洗,每⽇⽤100mg/L的消毒液消毒⼀次。
  ⼗、玩具:每周五⽤1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后清⽔刷洗。
  ⼗⼀、梳⼦:每周五⽤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钟后清⽔刷洗。
  ⼗⼆、图书:每周五在阳光下爆晒。
  ⼗三、拖鞋:每周五⽤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钟后清⽔刷洗。
  ⼗四、床单枕⼱:每⽉最后⼀个周五由幼⼉家长拿回家清洗。
  ⼗五、被褥:每⽉底⽇光爆晒⼀次,⽤紫外线灯消毒⼆次。
  ⼗六、个⼈卫⽣:餐前⽼师⽤流动⽔及⾹皂,按照六部洗⼿法⽔洗⼿,平时勤剪指甲、勤洗头。
  ⼗七、消毒⽤⽑⼱及墩布专⽤,不得他⽤。
  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篇7
  ⼀、环境卫⽣
  1、要建⽴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扫,每周⼀⼤扫。分⽚包⼲,定⼈、定点、定期检查。要消灭蚊、蝇、⿏、蟑螂等害⾍。
  2、幼⼉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清洗。
  3、经常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流通、新鲜,室内要有防蚊、防蝇、防暑、防寒设施。
  4、厕所要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童⽤的便盆,每次⽤后要⽴即倾倒,刷洗⼲净,每⽇⽤消毒液浸泡。三岁以上幼⼉要提倡⽤蹲式厕所。
  5、幼⼉桌椅⾼度应符合要求。
  6、对患传染病的幼⼉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症状者⽅可解除隔离。
  7、幼⼉及⼯作⼈员患传染病应隔离,所在班要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证明⽅可来园。
  8、幼⼉离园⼀个⽉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传染病接触史。
  9、⼯作⼈员家中及幼⼉家中发现传染病⼈时应及时报告园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个⼈卫⽣
  1、幼⼉每⼈⼆⼱⼆杯,⽇常⽣活⽤品专⼈专⽤,做好消毒⼯作。good time中文歌词
  2、幼⼉饭前便后洗⼿,早晚⽤流动⽔洗⼿和脸,经常保持清洁。
宾语从句引导词
  3、饭后要漱⼝,教育幼⼉养成早晚刷⽛的习惯。
  4、定期洗头和洗澡,保持服装整洁,⾐服被褥床单要勤洗勤晒。
diy贺卡
  5、保护幼⼉视⼒,室内要注意采光。看电视⼀次时间不宜过长,看时不要离的太近。电视机安放⾼度要适中。
  6、⼯作⼈员要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和开饭前⽤肥皂洗⼿。
  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篇8
  1、医务⼈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体的或⽆菌器官的医疗⽤品必须灭菌;接触⽪肤黏膜的器具和⽤品必须消毒。
  2、⽤过的医疗器材应根据《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先去污,按六步法进⾏彻底清洗,在选择正确的消毒和灭菌⽅法。
  3、根据物品性能选择物理或化学⽅法进⾏消毒或灭菌。
  4、耐热耐湿物品⾸选物理灭菌法。⼿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选压⼒蒸汽灭菌;油
、膏、粉的功能⾸选⼲热灭菌;各种重复使⽤的导管等不耐热物品⾸选环氧⼄烷灭菌;消毒内镜⾸选氧化电位⽔消毒;活检钳⾸选环氧⼄烷灭菌;灭菌内镜⾸选环氧⼄烷或过氧化氢等离⼦灭菌器灭菌,尽量取消浸泡灭菌。
  5、不可采⽤甲醛⾃然熏蒸法对⽆菌物品进⾏熏蒸灭菌。
  6、采⽤浸泡⽅法消毒医疗⽤品的,应在容器外明显处标明消毒剂名称、浓度、有效时间等。
  7、医务⼈员进⾏各种诊疗操作(包括穿刺、换药、⼿术等)时,应严格执⾏⽆菌操作,按规定洗⼿、戴⼝罩和⼯作帽。
  8、连续使⽤的氧⽓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天消毒,⽤毕终末消毒,⼲燥保存。
  9、不可在病房⾛廊内清点污染被服。
  10、保持环境清洁,定时对空⽓、物体表⾯及地⾯进⾏清洁,必要时消毒处理。地⾯湿式清扫,拖洗⼯具使⽤后应先消毒清洗,再晾⼲。
  11、严格按《传染病防治法》执⾏,传染病⼈应专科收治,普通病房不可混住传染病病⼈。
  12、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应严格隔离措施,器械、被服及病室都要按常规严格消毒处理,敷料应焚烧后深埋。
  13、传染病⼈⼊院按常规隔离,疑为传染病者应隔离观察。病区发⽣传染病时,及时会诊、传科或转院,病⼈转出后的病房及床单位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14、传染病⼈的各类污染物品和排泄物按有关规定处理。
  15、病⼈出院或后的床单位,严格终末消毒处理。
  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篇9
  1、有专⽤保健室、观察室,保健⽤品专⽤。
  2、幼⼉园内的餐具、⽑⼱、玩具、便器和室内空⽓等必须按“消毒隔离⼯作常规“定期进⾏消毒处理。
  3、幼⼉园内的⼉童活动室、卧室、厕所、营养室、隔离室、观察室,应采⽤含氯消毒剂每⽇⼀次预防性消毒。
4、幼⼉园发⽣传染病或在医学观察期间,应根据不同病种及时严格地做好消毒隔离⼯作,消毒⽅法按“消毒隔离常规“要求进⾏。
5、幼⼉⼀⼈⼀⼱⼀杯⼀餐具,⼀⽤⼀消毒,⼤便便盆亦⼀⽤⼀消毒。
  6、幼⼉园的环境、物体表⾯、空⽓等消毒均应符合卫⽣标准。
  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篇10
  1、幼⼉及⼯作⼈员患传染病⽴即隔离,所在班级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证明后⽅可回园。
  2、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等综合措施。
  3、控制传染源
  (1)、根据传染病流⾏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病⼈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隔离病⼈,及时登记上报。病源携带者亦应及时隔离并。
  (2)、对接触者进⾏医学观察及适当管理,在观察期内不并班、不升班、不收新⽣、不转园。
  4、切断传播途径
  (1)、配合防疫部门对托幼机构的环境及各种物品进⾏终末消毒或随时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2)、针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饮⾷卫⽣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消灭蚊⼦等媒介昆⾍以预防⾍媒传染病,保持室内空⽓流通或进⾏空⽓5、保护易感⼉童
  (1)、掌握易感⼉名单,传染病流⾏季节加强晨间检查及全⽇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
  (2)、合理安排幼⼉⽣活,提供平衡膳⾷,加强户外锻炼,提⾼幼⼉对疾病的抵抗⼒。
  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篇11
  ⼀、护理⼈员上班时⾐帽整洁。
  ⼆、护理、前后均应洗⼿,必要时⽤消毒液浸泡。
  三、⽆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菌操作规程。⽆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要定期灭菌与更换消毒液。注射时做到⼀⼈⼀针⼀筒。
  四、房定期通风换⽓、定期空⽓消毒、地⾯湿擦,床、床头桌椅每⽇湿擦,抹布应专⽤,⽤后消毒。
  五、被褥定期更换,脏被褥应放固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
  六、各种器械⽤具,使⽤后均需消毒,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使⽤,便器应每次⽤后清洗消毒。
  七、脏器移植的⼿术病⼈和有强烈传染性的病⼈,应安置在单独病室,病室应事先消毒。
  ⼋、对出院病⼈,必须做好终末消毒。床、桌、椅等应⽤消毒液擦拭,床垫、被褥洗晒消毒。
  九、传染病⼈按常规隔离,病⼈的排泄物和⽤过的物品要进⾏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许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使⽤,病⼈⽤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房清洗。
  ⼗、传染病房按病情分区隔离,⼯作⼈员进出污染区要穿隔离⾐,接触不同病种时更换隔离⾐并洗⼿,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
  ⼗⼀、住院传染病⼈应在指定范围活动,不得互串病房和外出,到其他科诊疗时要做好消毒隔离⼯作,出院、转院及死亡后应进⾏终末消毒。
  ⼗⼆、对受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应严格消毒,被接触过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严格消毒处理,⽤过的敷料应焚烧。
  ⼗三、进⼊室、换药室应⾐帽整洁并戴⼝罩,私⼈物品不准带⼊室内。⼗四、室与换药室应每天通风换⽓,地⾯、桌椅⽤消毒液擦洗,每⽤紫外线对空⽓消毒或⽤消毒剂喷雾消毒,每周彻底⼤扫除1次,每⽉作细菌培养1次。
  ⼗五、定期检查⽆菌物品是否过期,⽤过物品与未⽤过物品应严格隔开,并需有明显的标记。
  ⼗六、室抹布、拖把等⽤具应专⽤。
  ⼗七、换药车上的⽤物要定期更换和灭菌;换药⽤具应先消毒处理,然后再进⾏清洗消毒。
  隔离点安全管理制度篇12
  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员上班时间要⾐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作服。
  2、诊疗换药处置⼯作后均应洗⼿,必要时⽤消毒液泡洗。⽆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菌操作规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