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五壮士颁奖词及事迹
感动中国五壮士颁奖词及事迹
  感动中国五壮士颁奖词
  他们,为了保卫人民,为了让大部队安全撤离,毅然选择牺牲自己.他们机智,他们勇敢,他们无所畏惧,他们无私为人民,为党,为战友.把敌人引向了悬崖,到了最后关头,他们还和敌人死拼到底,不留下一,一粒子弹,路上的石块也在他们手里也可以成为杀死敌人的神圣利器.最后,完成任务的他们,果断的跳下悬崖,只留下让世人崇拜,甚至让敌人都敬佩膜拜的一瞬间的身影.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祖国的骄傲,战士的榜样!
  五壮士主要事迹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盐水浮鸡蛋的原理简单  1941年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成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区一分区。
  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成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邱蔚团长根据此作战方案将掩护部队转移的任务交给7连。午夜,邱蔚团长指挥部队及当地众从盘陀路安全地转移到了田岗、牛岗、松岗一带。清晨,日伪军误以为邱蔚团已经被包围,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500多日伪军凶猛地向狼牙山方向攻来。
  7连战士早就在敌人必经的路上埋下地雷,炸得日伪军丢下五十多具尸体慌忙地逃了回去。日军指挥官深信邱蔚团已被围住,命令部队再次疯狂地向狼牙山方向进攻。激战中,7连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为了让大部队及7连受伤的战士能安
全地转移,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为了拖住并吸引日伪军,马宝玉带领葛振林、宋学义等5名战士边打边向棋盘陀方向撤退,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当他们退到棋盘陀顶峰时子弹已经全部打光,他们就举起石块向日伪军砸去。日伪军发现他们已经没有子弹了,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喊道“捉活的,捉活的!”
困难的反义词
  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5人宁死不屈,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与武器落到日伪军手中,砸碎后,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纵身跳下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但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班长马宝玉等五名战士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全军全国,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网络推广是做什么的
五一劳动节手抄报画  1942年5月,晋察冀军区举行了“狼牙山五壮士”命名暨反扫荡胜利祝捷大会,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
  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受到司令员的高度评价,他
说:“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1971年6月26日,宋学义在郑州病逝,享年53岁,长眠于沁阳市烈士陵园。2005年3月21日,在即将迎来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阳,享年88岁。至此,狼牙山五壮士中最后一位在世者也永远离开了人们。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西南部。狼牙山是晋察冀边区东大门,因其峰峦状似狼牙而得名,有5坨36峰,远远望去,峰突兀连绵、壁若刀劈斧凿。它不仅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库。
  1941年9月25日,日军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万众。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决定将连队主力和干部众转移到龙王庙,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
  六班的5名战士,即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为掩护连队和众转移,一边打,一边撤,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坨的悬崖绝壁。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多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当、子弹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
  五壮士跳崖后,马宝玉、胡福才和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一棵横生的树挂住,身体负伤,没有牺牲。他俩苏醒后,不顾剧痛坚持爬上山头,经众帮助,又回到了连队。
  著名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老人因病于2005年3月21日23时10分在湖南衡阳逝世,享年88岁。
  狼牙山五壮士,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士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气概。
  五壮士人物生平
  马宝玉
  (1920年—1941年),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下元皂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入党。1941年9月在易县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众安全转移,他带领全班4名战士奋勇杀敌,同数千日军巧妙周旋一整天,将敌人引上绝路,胜利完成阻击掩护任务,宁死不屈,毅然跳崖牺牲,年仅21岁。
  1920年10月,马宝玉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10月26日,八路军115师杨成武独立团在取得平型关大捷后乘胜北上,光复蔚县全境。马宝玉在西合营镇随本县4000多名热血青年一起参加了革命军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
  1939年他光荣入党,不久后担任班长。从此他更加严于律己,阶级觉悟不断提高,革命斗志更加旺盛。
  1941年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8月为报“百团大战”一箭之仇,日本华北派遣军总司令,调动10万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9月初其先头部队三千人在占领了狼牙山打转,企图寻八路军主力进行决战,由于敌强我弱,上级决定我军主力带领众撤出狼牙山,转到外线安全地区。经数次鏖战,七连完成组织转移任务后,大部撤离,只留六班扼守狼牙山。首长的命令是“在第二天中午之前,不准敌人越过棋盘陀。六班当时只剩5人,
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他们接受任务后,赶到东山口,选择了一个叫“小鬼脸儿”的险要处,准备阻击敌人。
  破晓时分,敌人开始了进攻,马宝玉沉着应战,等敌人走得很近时才令大家一起射击,也接二连三飞进敌,敌人一批批倒下。他们一时搞不清山上究竟有多少八路军,以为是碰上了主力,便下令炮轰。太阳已经偏西,按计划大部队也已转移完毕。马宝玉便下令“撤!”刚走不远,发现前面是个岔路口:向北去是主力部队和众转移的方向,他们可以很快归队,可敌人正尾随其后,肯定会追上来,那无疑将前功尽弃,并使主力部队和众处于危险境地;向南走,通向棋盘陀是一绝路。此刻,宝玉毫不犹豫,果断下令:“向南走!”5个勇士一条心,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证主力部队和众的安全。
  五勇士边打边撤,并有意将行动暴露给敌人。敌人以为我军主力就在山上,紧紧咬住不放。五勇士凭据险要地形,又击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子弹、用光了就用石头砸,最后连能搬动的石头也完了,面对拥上来的敌人马宝玉神情庄严地对战士们说:“同志们,我们都是有骨气的中国人,宁死不投降!为祖国、为人民牺牲是光荣的!”五勇士折断支,从容走向悬崖!21岁的马宝玉整整军衣、正正军帽,大喊一声:“同志们,跟我来!”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葛振林等4名战士也相继跳下悬崖。
  五勇士悲壮之举,令一向骄横的“武士道”信徒们个个胆战心惊,直到这时他们才弄明白,数千日军围攻一天,耗费大量弹药,死伤数百人,原来与他们作战的只有5名八路军。
  五勇士跳崖后,马宝玉等3人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在半山腰被树枝挡住,负伤脱险后返回部队。
  1942年4月,晋察冀军区在棋盘陀上建立了“三烈士塔”,后毁于日军炮火。1959年3月“三烈士塔”重建,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元帅亲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葛振林
  (1917年—2005年)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阻击日军战斗中,葛振林与四位战友宁死不屈,壮烈跳崖,他和宋学义被挂在树上,幸免于难。
  伤愈后,先后投入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屡建战功。朝鲜停战后回国,历任湖南省警卫团后勤处副主任、湖南省公安大队副大队长、衡阳市人武部副部长,衡阳警备区后勤部
副部长,1982年离休。担任全国近200家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
985211大学录取分数线  2005年3月21日23时10分,葛振林在衡阳病逝,终年88岁。
  2005年3月21日,并不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就像1941年9月25日一样。
  那个瞬间之后——当他与四位战友从狼牙山主峰棋盘坨一跃而下,命运又给了这个战士64年的时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