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资料
dnf狂战90刷图加点第一章
1.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解: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通信设备的物理或逻辑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的物理实体。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2.说明高级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的差别以及联系。
解:高级语言——由用户编写的程序。
汇编语言——符号式的程序设计语言。
机器语言——用0、1代码表示的语言。
3.解释概念:主机、CPU、主存、存储单元、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字、存储字长、存储容量、机器字长、指令字长。
解: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MM(主存或内存)组成;
CPU——中央处理器(机),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控制器组成;(早期的运、控不在同一芯片上)锦鲤鱼的饲养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又叫存储基元或存储元,不能单独存取;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代码的总量;(通常主、辅存容量分开描述)
机器字长——CPU能同时处理的数据位数;
指令字长——一条指令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第二章
1.通常,计算机的更新换代以什么为依据?
解: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硬件技术为依据。
第一代,时间:1946-1957 硬件技术:电子管
第二代,时间:1958-1964 硬件技术:晶体管
第三代,时间:1965-1971 硬件技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时间:1972-1977 硬件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五代,时间:1978-现在硬件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三章
灭蟑螂最好办法有哪些1.总线如何分类?什么是系统总线?系统总线又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作用,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它们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存储单元有何关系?
解:总线的应用很广泛,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数据传送方式可分为并行传输总线和串行传输总线。若按总线的使用范围划分,则又有计算机(包括外设)总线、测控总线、网络通讯总线等。
2.什么是总线标准?为什么要设置总线标准?目前流行的总线标准有哪些?什么是即插即用,哪些总线有这一特点?
解:总线标准为系统与各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的一个互连的标准界面。
总线标准的设置主要解决不同厂家各类模块化产品的兼容问题;
目前流行的总线标准有:ISA、EISA、PCI等;
即插即用:任何扩展卡只要插入系统便可工作。EISA、PCI等具有此功能。
第四章
1.解释概念:主存、辅存、Cache 、RAM、SRAM、DRAM、ROM、PROM、EPROM、EEPROM、CDROM、Flash Memory。
解:主存——可以和CPU交换信息;
辅存——主存的后援存储器,用来存放当前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不能和CPU直接交换信息;
Cache ——比主存速度更快,容量更小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RAM ——可读/可写存储器;
SRAM ——静态RAM;
独善其身是什么意思啊DRAM——动态RAM;怒的拼音
ROM——只读存储器;
PROM——可以实现一次性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EPROM——一种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
EEPROM——既可局部擦写,又可全部擦写的EPROM;
CDROM——只读光盘,是一种在电脑上使用的光碟;
Flash Memory——闪速存储器,具有EEPROM的特点,而速度比EEPROM快得多。
2.说明存取周期和存取时间的区别。
解:存取周期和存取时间的主要区别是:存取时间仅为完成一次操作的时间,而存取周期不仅包含操作时间,还包含操作后线路的恢复时间。即:存取周期= 存取时间+ 恢复时间
3.Cache制作在CPU芯片内有什么好处?将指令Cache和数据Cache分开又有什么好处?
解:Cache制作在CPU芯片内主要有下面几个好处:
1)可提高外部总线的利用率。因为Cache在CPU芯片内,CPU访问Cache时不必占用外部总线;2)Cache不占用外部总线就意味着外部总线可更多地支持I/O设备与主存的信息传输,增强了系统的整体效率;
3)可提高存取速度。因为Cache与CPU之间的数据通路大大缩短,故存取速度得以提高;
将指令Cache和数据Cache分开有如下好处:
1)可支持超前控制和流水线控制,有利于这类控制方式下指令预取操作的完成;
2)指令Cache可用ROM实现,以提高指令存取的可靠性;
3)数据Cache对不同数据类型的支持更为灵活,既可支持整数(例32位),也可支持浮点数据(如64位)。
第五章
1、I/O设备与主机交换信息时,共有哪几种控制方式?简述它们的特点。哈里森琼斯
解:1)程序查询方式:使CPU和I/O设备处于串行工作状态,CPU的工作效率不高;
2)程序中断方式:和PU和I/O是串行工作的程序查询方式相比,CPU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3)DMA方式:与程序查询和中断方式相比,进一步提高了CPU的资源利用率。
2.什么是I/O接口,它与端口有何区别?为什么要设置I/O接口?I/O接口如何分类?
解:I/O接口一般指CPU和I/O设备间的连接部件,端口是指电路中的一些寄存器,若干个端口加上相应的控制逻辑才能组成接口;
设置理由:1. 实现设备的选择,2. 实现数据缓冲达到速度匹配,3. 实现数据串行传送数据并格式转换,4. 实现电平转换,5. 传送控制命令,6. 反映设备的状态(“忙”、“就绪”、“中断请求”);
I/O接口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按数据传送方式分有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两种;
按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分有程序控制接口、程序中断接口、DMA接口三种。
3.简述I/O接口的功能和基本组成。
解:功能:选址功能、传送命令的功能、传送数据的功能、反映设备状态的功能;
对应的基本组成:设备选择电路、命令寄存器和命令译码器、数据缓冲寄存器、设备状态标记。
4. 解释周期挪用,分析周期挪用可能会出现的几种情况。
解:周期挪用即周期窃取
DMA 访问主存有三种可能:1、CPU 此时不访存2、CPU 正在访存3、CPU 与DMA 同时请求访存此时CPU 将总线控制权让给DMA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