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orthwest population
2009年第5期第30卷
一、非洲的人口动态
非洲在过去数百年中,经历了残酷的殖民掠夺和统治,人口长期停滞,甚至减少。早在15世纪末期,非洲人口就已达到4600万,占世界人口的
11%。到17世纪中期,非洲人口大约增至1亿人,但
由于殖民战争、奴隶贸易、饥荒和流行病的蔓延,使非洲人口逐渐减少,到19世纪初期,非洲人口减至
9000万人左右。进入20世纪以后,非洲的人口开始持续增长。据统计,从1900年到1950年,非洲人口
由1.3亿人增长到2.2亿人(见表1),非洲人口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0%,超过了世界人口的平均水平(0.8%)。从人口的自然增长来看,在20世纪前20年,非洲的人口增长较为缓慢,但在20年代和30年代,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年平均增长率均为1.5%,在世界各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仅低于拉丁美洲。到20世纪40年代,世界人口的增长有所放缓,年平均增长率为0.9%,而非洲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依然显示了1.4%的高水平。
埃及作为非洲人口大国在20世纪前30年人口增长迅速,据人口普查资料,埃及人口从1907年的1129万人增至1930年的1477万人。随后,出生率长期保持在44.0‰左右的高水平,随着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增长进一步加快,到1950年上升到2045万人(见图1),比1930年增长38.4%,年平均增长认识你真好
非洲的人口动态与分布
李
仲
f系坦克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北京100026)
摘要:非洲的人口动态长期以来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非洲的人口动态由高出生
高死亡模式向高出生中死亡模式转变,死亡率的持续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数种过去危害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的结果。正是死亡率的下降和持续的高出生率导致非洲人口迅速增长。在非洲人口增长的过程中,人口分布是极不平衡的。非洲人口分布的变化与经济因素的人口定期迁移是密切相关的,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这种独特的迁移模式均与经济活动和生产方式直接相关。关键词:非洲;人口动态;人口分布中图分类号:C9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09)05-0023-04
收稿日期:2009-04-24
作者简介:李仲生,男,北京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菲律宾卡威迪国立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日本早稻田大学特约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人口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人口学。
资料来源:布鲁克.世界人口──民族与人口手册[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和大洋洲卷(1790—1993)[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的资料作图。
DOI:10.15884/jki.issn.1007-0672.2009.05.009
2009年第5期第30卷
N orthwest population
地区人口数(百万人)
1950196019701980199020001950-601960-701970-801980-901990-2000亚洲140217022147264131813683 2.0 2.3 2.1 1.9 1.5欧洲547605656693722729 1.00.80.60.40.1非洲221277357467615784 2.3 2.6 2.7 2.9 2.5北美洲172204232255282310 1.8 1.3 1.1 1.00.9拉丁美洲167
218285361440519 2.7 2.7 2.4 2.1 1.7大洋洲
13
16
19
23
26
30
2.2 2.1 1.6 1.5 1.4全世界252130223696444052666055
1.8
2.0
1.9
1.7
1.4
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率为1.9%。
南非共和国在20世纪头几十年里人口增长较快,据人口普查资料,南非人口从1904年的517万人增至1911年的597万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2.1%。随后,南非人口在1921年增至693万人,到1946年进一步增至1126万人,仅25年期间增长62.5%。这一时期,南非共和国的人口大幅度增长,教师节送啥礼物
是因为人口的高出生率和高自然增长率所造成的,而各种族的出生率有显著差别。例如,1936年,南非欧洲人的出生率为25.3‰,南非亚洲人的出生率为
41.0‰,而混血种人的出生率则高达46.6‰。
在非洲的其他地区,如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人口增长较快。根据人口普查资料,阿尔及利亚人口从1901年的473.9万人增至1911年的
556.4万人,在1921又达到580.4万人。突尼斯人口
从1911年的193.9万人增至1926年的216万人。东非的赞比亚、西非的尼日利亚和加纳等国在20世纪头几十年里,人口增长也比较快,根据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的普查资料,尼日利亚人口从
1911年的1600万人增至1931年的1955万人,年
平均增长率达到1.1%,而赞比亚人口从1920年的
军婚重生的小说95万人增至1930年的132万人。中非大部分国家
则人口增长速度较低而且不稳定。如刚果(现在的扎伊尔)从1900年到1920年人口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数百万人。居民恶劣的居住条件、经济的落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频繁流行等导致这里的死亡率水平是世界上最高的。30年代以后,这些国家的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和传统的以手工业劳动为主的小家庭生产方式是导致其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在这种状况下,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不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它直接刺激人们早婚多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殖民主义体系土崩瓦解。非洲大部分国家以此为契机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许多国家获得独立以来,非洲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人口高度增长。70年代以后,世界其他各洲的人口增长率由于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下降都呈现逐渐减缓的趋势,而非洲由于持续高出生率的人口效果则仍在明显上升。从表2可以看出,自50年代以来非洲的人口增长率基本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90年代虽有所下降,但明显高于其他各洲的人口增长率。
长期以来,非洲的人口动态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非洲的人口出生率始终保持在45‰—48‰的高水平上,其中西非的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东非的马拉维、埃塞俄比亚和卢旺达的人口出生率更高,在这一时期保持在50‰—52‰的高水平。1981年世界上出生率超过50‰的国家有11个均在非洲,最高的肯尼亚达到53‰,死亡率超过22‰的国家有12个,其中有11个在非洲,最高的埃塞俄比亚高达25‰。由于高死亡率部分抵消了高出生率,因此非洲人口增长率在50年代和60年代低于拉丁美洲,但70年代以后在各大洲中是最高的。80年代以后,非洲的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到90年代后半期仍高达38.7‰。非洲人口出生率高,与大部分非洲国家不实施计划生育密切相关,人们往往倾向于多生多育,早生早育,认为子女多,劳动力多,家庭经济才能兴盛发达,一些国家还鼓励提高生育率。同时在非洲的一些宗教观念中,堕胎和流产被认为是对生命的亵渎,是对无辜生命的残害,因而不提倡计划生育。此外,非洲重男轻女现象严重,在一些部落和地区,还存在多妻制、早婚、未婚先育、性关系混乱等陋习,这都促使非洲人口急剧攀升。非洲的死亡率则从60年代前期的25‰下降到90年代后期的14‰。死亡率的持续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数种过去危害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的结果。正是死亡率的下降和持续的高出生率导致非洲人口迅速增长。
目前,非洲人口正处于空前高速增长的新时期。
2002年,非洲人口已达8.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3.5%,居各大洲的第二位。在非洲各地区之间,人
口动态有一定的差异。北非与撒哈拉以南的东非、中非、西非和南非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而北非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北非各国节制生育的低出生效果初见成效,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The 1998Revision;United Nations,Year Book of National Accounts Statistics,1980;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各年版.
表220世纪后半期非洲与各大洲人口增长的比较
N orthwest population
2009年第5期第30卷
埃及、突尼斯、摩洛哥等国已有40%—60%的已婚妇女采取节育措施,使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据统计,1980—2000年期间北非地区的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突尼斯、苏丹、摩洛哥等6国的人口总数仅增长57%。而撒哈拉以南的东非、中非、西非和南非地区除了南非共和国、津巴布韦等少数国家外,已婚妇女节育率均很低,导致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很高,同期上述撒哈拉以南地区总人口仅20年期间增幅高达73%。
除少数国家外,撒哈拉以南非洲具有当今世界上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并存的显著特点。
1990—1995年期间非洲的平均出生率为
42‰,死亡率为14‰,在各大洲中均遥遥领先。2004
年全世界出生率超过45‰的14个国家有12个在非洲,最高的尼日尔高达55.4‰。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在死亡率上比出生率大,反映了各自不同的经济环境。全世界死亡率超过15‰的国家有29个,其中有28个在非洲,最高的博茨瓦纳高达26.0‰(见图2),由于该国死亡率过高,平均预期寿命仅为
37.3岁,在世界上名列最末位。而一些经济环境改
由于非洲总体上高出生率部分为高死亡率抵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口增长的速度,但非洲人口的
平均自然增长率仍高达28.0‰,比世界平均数高出13.0‰。显而易见,人口增长过快,给非洲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未来非洲人口增长速度仍将明显偏高,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预计从现在的13.1%提高到2020年的17.0%,可以肯定,非洲作为各大洲中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人口膨胀尚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二、人口分布与经济因素的定期迁移
非洲经历了漫长的殖民地统治时期,致使非洲许多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这种状况至今仍未发生根本变化。非洲的自然环境也有许多独特之处,它既有大片的多雨区,又有大片的干燥区,热带雨林约占非洲面积的1/5,沙漠则占到2/
5。作为一个典型的热带大陆,非洲许多地区都有严
重的地方疾病,全洲有一半居民生活在疟疾流行区,而传播锥虫病、对人危害极大的萃萃蝇分布范围也超过全州的1/3以上。这些都对非洲的人口分布产生重大影响。
非洲人口分布是极不平衡的。据统计,1978年非洲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人,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2,但由于历史因素和自然条件的共同影响,各地人口疏密极不平衡,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在面积仅占1%的区域里,尼罗河谷地、西北部地中海沿岸等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达500人以上,成为世
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而人口密度小于每平方公里4人的地区占全洲总面积的60%,这里仅居住总人口的6%,其中撒哈拉、卡拉哈里和纳米布三大沙漠的人口密度均低于每平方公里0.5人。2070年代以后,随着非洲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口,到2001年增至每平方公里27人,但1978年的水平,其中、卡拉哈里和纳米布、半沙漠地带的人口密度1人,这些沙漠人口都高度集中在
,是世界人口最稀疏的地区之一。而大。据研究,在撒哈拉沙
,有数百个绿洲,如埃及的锡瓦绿洲、哈里杰绿,利比亚的库夫拉绿洲、济甘绿洲,阿尔及利亚的2/3以上的沙漠人口,有的绿洲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0人以上。绿洲以
外的浩瀚沙漠实际上都是无人区。除三大沙漠外,热带雨林密布的刚果盆地人口也很稀少。
一般来说,非洲的滨海地带、内陆高地和铁路沿线人口分布较为集中。大多数滨海地带,尤其是地中海、几内亚湾和西北非沿海地带人口比较密集。如阿尔及利亚沿海地带宽仅120公里,面积占全国
5%,却集中了80%以上的人口和全部大中型城市。
这是由于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时期多数从海上侵入,在沿海地带建立一些统治中心和据点,并发展了为掠夺服务的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经济比较发达,从而集中了较多的人口,特别是城镇人口。据统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06世界发展指标[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国
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06/2007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资料作图.
2009年第5期第30卷
N orthwest population
计,距海200公里的沿海地区,面积约占全非洲的
19%,居住着非洲近一半的人口。在内陆高地,如东
非高原、埃塞俄比亚中央高原、尼日利亚北部高原以及南非和津巴布韦的高草原地带,地势高亢,气候较暖和湿润,疾病较少,农牧业比较发达,也居住着较多的人口。
而内陆高原,如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尼日利亚北部高原和南非高原,地势高亢,气候较暖和湿润,疾病较少,农牧业比较发达,也居住着较多的人口。干燥地区的沿河地带和绿洲,以尼罗河、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奥伦治河最为典型,浇灌农业比较发达,人口也相应集中,而苏丹北部的尼罗河谷地绿长廊,宽度平均不到1平方公里,长度达到名侦探柯南怪盗基德出场集数
1600公里,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600人以上。
在铁路沿线,殖民者为了掠夺非洲的资源,先后修筑了几万公里的铁路,沿线经济发展较快,人口也较密集,如赞比亚中央铁路两侧20公里内,居住的人口占全国的42%。此外,在印度洋中的一些小岛,自然条件较好,人口稠密,如毛里求斯每平方公里人口为
486人,留尼汪岛每平方公里也超过200人。
非洲人口分布的变化与经济因素的人口定期迁移是密切相关的,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这种独特的迁移模式均与经济活动和生产方式直接相关,一般不受国境线的限制。第一种经济因素的人口定期迁移模式是迁移农业和游牧业造成农牧民在一定范围内作周期性的迁移,其中仅游牧民大约有25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5%左右,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与荒漠的交接地带,如索马里、毛里塔尼亚、苏丹、尼日尔等国,这些国家的迁移都造成了广泛的影响,与此相关的一些集散中心人口也呈现同样周期性的变化。如索马里的帕培拉在不同季节人口相差1倍。近年来,游牧民的人数呈现下降趋势,由于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使一部分游牧民不得不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流入城市。第二种经济因素的人口定期迁移模式是某些农业区在播种或收获期引起的大量季节性迁移,如苏丹的吉齐拉植棉区、加纳的可可区等。这种移动较为普遍,以西部非洲热带草原带的农民向南部沿海地带可可产区的移动规模为最大,它对于可可产区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季节性移动呈现减少趋
势,而人口向经济作物产区的永久性移动不断增多,因而扩大了地区间农业发展的不平衡。第三种经济因素的人口定期迁移模式是大采矿区吸引了为期约数年的定期移民。典型的有赞比亚的铜矿区、南非的金矿区和津巴布韦的采矿区,其中南非金矿区在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鼎盛时期,吸引了斯威
士兰、莫桑比克等周边国家的数十万合同制劳动力,
21世纪初期以来因世界金价持续走低,南非采金业陷入萧条,对外国劳动力的需求已明显减少。筝
参考文献:
[1](英)B.R.米切尔.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卷(1790—1993)[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陈才,李文华.世界经济地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9.
[3]胡焕庸,张善余.世界人口地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1982.
[4]黄培昭.非洲人口增长敲警钟[N].人民日报,2007-04-07.[5]李仲生.非洲的农业发展与人口因素[C]//求是先锋:领导干
部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理论与实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6](苏)T.M.莫伊谢耶娃.南非共和国经济地理概况[M].郑州:河
南人民出版社,1976.
[7](苏)乌尔拉尼斯.世界各国人口手册[M].成都:四川人民出
版社,1982.
[8]张善余.世界人口地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Africa ’s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distribution
LI Zhong-sheng
句子的拼音(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 100026)
Abstract :Population dynamics in Africa a long time with high fertility,high mortality rates characteristic of the 20th century,after the 90’s,Africa's population dynamics by high-born high-death model to the high birth death model,mortality continued to decline in large extent due to a number of past crimes against the most serious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s had been largely the result of effective control.It is the decline in mortality rates and continuing high birth rate leading to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in Africa.Population growth in Africa,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s extremely uneven.Changes i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Africa and economic factors of the population regularly migr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ree cases,this unique migration patterns are related to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modes of production are directly related.Key words :Africa ;population dynamic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