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古诗文默写练习
     七年级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
(一)直填性默写
1.水何澹澹                   社保卡怎么激活        。       2.潮平两岸阔                            。
3.几处早莺争暖树                    。  4.国庆对联大全                ,把酒话桑麻。
5.                   ,闻道龙标过五溪。  6.君问归期未有期,                  。
7.                     ,小桥流水人家。   
 8.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9.乡书何处达,                   。     10.                  ,禅房花木深。
11.半亩方塘一鉴开,                 。  12.                     ,常记溪亭日暮。
13.绿树村边合,                  。   
如何修改路由器密码14.                      。夕阳西下几时回。
15.                ,夜泊秦淮近酒家。  16.                ,一山放过一山拦。
17.山光悦鸟性,                 。      18.                 ,邀我至田家。
19.莫言下岭便无难,                 。  20.最爱湖东行不足,                     。
21.                  ,洪波涌起。          22.夕阳下,                         。
23.己所不欲,                。          24.                     ,却话巴山夜雨时。
25.                    ,江春入旧年。26.无可奈何花落去,                       。
27.问渠那得清如许,                     。
参考答案:
(一)直填性默写:
1.山岛竦峙  2.风正一帆悬  3.谁家新燕啄春泥  4.开轩面场圃   5.杨花落尽子规啼
 6.巴山夜雨涨秋池  7.枯藤老树昏鸦  8.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9.归雁洛阳西
10.曲径通幽处  11.天光云影共徘徊  12.常记溪亭日暮  13.青山郭外斜  1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15.烟笼寒水月笼沙  16.正入万山圈子里  17.潭影空人心 18.故人具鸡黍 19.赚得行人空欢喜 20.绿杨阴里白沙堤 21.秋风萧瑟 22.断肠人在天涯 
23.勿施于人  24.何当共剪西窗烛  25.海日生残夜  26.似曾相识燕归来
27.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 
2.《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被后人蕴含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钱塘湖春行》中写春花春草情态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用拟人手法用明月寄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
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论语》中揭示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7.《泊秦淮》中表达诗人忧愤之情的诗句是:,隔江犹唱后庭花 
腾讯会员怎么取消自动续费8.学习中,我们要不断地积累、创新,方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的那样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天净沙  秋思》中直抒游子羁旅之思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0.《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女生适合做什么工作
11.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之时,中国人民向世界张开双臂,绽放笑脸。此可谓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
12.学无常师,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孔子关于这一方面的名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13.春天是诗人最绚丽的一笔,请从课内外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两句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理解默写梳理
                              1、《论语》十则:
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10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⑦ 表达对远方朋友到来的喜悦之情,《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⑧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达乡思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图,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足球比赛时间多长
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填空整理
1.《龟虽寿》
①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含比喻)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④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⑤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
1、《<论语>十则》中,阐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2、《<论语>十则》中,阐述了“吾日三省吾身”内容的句子是:                                                                 
3、《<论语>十则》中,既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又讲学习方法的语句是:                                                                 
4、《<论语>十则》中,含有实事求是精神的语句是:                                                                 
5、《<论语>十则》中,含有“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之意的句子是:                                                                 
6、《<论语>十则》中,阐述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语句是:                                                                 
7、《<论语>十则》中,表达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这一意思的名言是:                                                                 
8、《<论语>十则》中,根据“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一意思,可以概括出一个成语                                               
9、孔子认为,聪明人应具备“              ”的学习态度。
10、在现实生活中,表示要善于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或随时以周围的人为鉴的意思,我们可以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11、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也要善于从反面借鉴这一意思时,我们可以引用《<论语>十则》中的一句:                                     
12、选文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                            。“重”表现在                ,“远”表现在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