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东北冰雪旅游产业差异化协同发展研究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东北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由于疫情的持续周期尚不明朗,严重冲击了东北冰雪旅游市场的信心。因此,在后疫情时期,为了实现东北冰雪旅游产业的“质”与“量”齐步发展,实现在危中求机,差异化协同发展将成为产业的首选之路。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东北冰雪旅游;差异化;协同发展
中秋节祝贺语当前,东北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然而,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各大冰雪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却协同不够,另外,产业间的冰雪项目活动同质化严重,为了促进东北冰雪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企业应该清晰地明确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本质,实现后疫情时期东北冰雪旅游产业差异化协同发展。
一、差异化协同下东北冰雪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商品隐形降权查询
(一)差异化不明显
今年中秋节高速免费吗东北冰雪旅游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以冰雪为主题设计研发了旅游产品,东北地区具有充足的冰雪旅游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设计开发的旅游产品本应该独具特,深受游客欢迎,但由于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和创新度等问题,阻碍了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1]。比如,东北三省内具有国际知名的大牌冰雪旅游产业,黑龙江的帽儿山、亚布力,吉林省的北大壶、长白山以及辽宁省的东北亚、白清寨等著名滑雪场,但这些冰雪旅游产业的区别度不够明显,创新程度也难以吸引游客的目光。
(二)协同不充分
东北区域的冰雪旅游产业在政策方面、区位方面、文化方面以及资源方面等都具有协同发展的优势,但却并没有充分结合这些优势条件来积极建立机制协同、组织协同与市场协同,难以全面彰显东北冰雪旅游产业的合作优势。比如,在组织协同方面,政府与相关旅游行政部门的沟通尚且停留在倡议层面,冰雪旅游产业也没有建立合作联盟,导致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在市场协同方面,企业与人才没有实现顺畅的对接,出现“散兵作战”的情形,而在机制协同方面,产业的发展忽视了风险共担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的构建,不利于产业的协同发展。
(三)差异化与协同互动不足
在体制机制障碍与思想观念的束缚下,东北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受到了阻碍,导致冰雪旅游产业的差异化协同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开机慢怎么解决[2]。同时,由于东北区域的跨区行政指导意识不够,企业指导能力有限,导致冰雪旅游项目结构失衡,难以充分吸引冰雪旅游爱好者。另外,冰雪旅游产业的升级步调难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缺乏个性化与差异化的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服务。
二、东北冰雪旅游产业差异化协同发展路径
(一)打造差异化:有效发挥东北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东北三省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的区域优势,冰雪旅游产业应该结合地区特来进行差异化定位,以此来打造特旅游品牌产品。比如,黑龙江省的高山居多,可以利用其地势优势来建设大型雪场,发展滑雪健身度假类项目,利用其气候优势来发展冰雕项目,融入俄罗斯异国风情的冰雪文化可以有效调动游客的兴趣。另外,利用其文化优势打造森林冰雪风光游;再如,中国雪乡冰雪旅游小镇的构建,给东北的冰雪旅游
如何彻底删除文件产业增添了绚丽的彩。而辽宁省相比于黑龙江省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其冬季的气温相对较高,适合家长带领孩子外出游玩,因此,结合这一气候优势可以推出冰雪亲子游项目。另外,辽宁省具有独特的温泉资源,充分挖掘这一资源来开发冰雪温泉旅游,使游客产生“冰火两重天”的体验感,实现东北区域的冰雪旅游产业差异化发展。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过后,对其差异化品牌的塑造和宣传也是十分关键的工作,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实行整合营销。通过宣传,可以使对冰雪旅游感兴趣的消费者明确旅游特,进而成为改造冰雪旅游形象的动力,严谨落实冰雪特旅游[3]车险注意事项。
(二)建构协同模式:全面彰显东北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合作优势
区域协同发展理念的建立是实现东北地区冰雪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前提,各区域的旅游产业应该达成区域合作共识,充分利用东北地区在政策、区位、资源和文化基础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协同模式的构建。增强协同发展的观念应该从政府主体和企业主体两方面着力,其中,在宏观层面上,政府主体应该推行区域整体发展,从而促进区域冰雪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实现区域共同利益;而在微观层面上,企业主体应该随时注重彼此间在经营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沟通,在统一经营、受益、开发理念的影响下,不仅要重视本企业的发展,也要关注同行业的整体性发展。
在区域协同发展理念的创新建立后,及时建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保障东北冰雪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首先,需要建立协同组织,构建由政府主导的东北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联盟,通过冰雪旅游产业相关组织的积极参与来提高其企业化运营的运行效率;其次,建立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市场的构建流程是利用体育云平台来展现东北地区的冰雪产业增长极,而云平台的建立结合了公私合作模式,平台的优势是能够实现跨区域的协同管控,从而完成冰雪旅游信息市场、冰雪旅游规划市场、冰雪旅游基础设施市场以及冰雪旅游人才市场的一体化构建,提高东北区域冰雪旅游协同效应;最后,建立冰雪旅游企业的风险共担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推动区域的长期性协同发展。
(三)推动差异化与协同互动:激活东北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东北冰雪旅游产业的差异化与协同互动的发展模式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区域互补发展的同时实行协同发展,才能有效推动东北区域冰雪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为了实现区域冰雪旅游的价值共建,首先,要以价值共创的观念为发展理念,主张各主体间的“互利共赢”发展模式,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旅游发展观念;其次,通过对资源流通渠道的打造来实现人才、技术、设施、信息等方面资源在区域内的流通;最后,结合东北区域内具有不同
优势的各个冰雪旅游产业主体的资源条件来确定价值共创过程中的价值链分工,为整体价值的提升提供动力。
游客的消费标准和消费水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升级趋势,因而,东北冰雪旅游产业应该结合游客的实际情况加强供给侧的改革,推进冰雪旅游结构的动态平衡[4]。比如,在供给内容方面,要尽量避免供给重复性的旅游资源,实现特化冰雪旅游产业体系的构建;在供给方式层面,创新并打造现代化的冰雪旅游产业,融入多元化和智能化的供给方式,促进冰雪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打造适应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创新性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从全局的视角出发推动东北冰雪旅游差异化与协同互动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而疫情过后随之而产生的是阻抑的需求,国民消费会迅速增长。为了对疫后恢复性增长的国民消费行为未雨绸缪,东北冰雪旅游产业应该以全新的姿态准差异化定位,做好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推进东北冰雪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剑生.沈阳市冰雪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沈阳干部学刊,2020,22(6):62-64.
[2]马旭,徐淑梅.辽宁省满族民俗冰雪旅游产业区域联盟的构建与发展[J].冰雪运动,2020,42(5):56-59+79.
[3]冯晓苏,黄建庭,胡顺鼎.中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辽宁体育科技,2020,42(4):1-6.
[4]贺子轩,王庆生.基于文旅融合视角的我国东北三省冰雪旅游开发策略[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3):87-90+98.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