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腔剧种简介
茂腔剧种简介
八年级语文工作总结
茂腔是山东省地方戏曲,流行于山东半岛地区,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在多年的演化与发展过程中,吸收当地民间文化的精髓,形成了茂腔剧种,以其质补率真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深受广大众所喜爱。当地民谣:“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沿上,锄头锄在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
一、历史渊源
茂腔以前称“肘鼓子戏”(一做周姑子),与山东省地方戏曲“肘鼓子系统”中的其它剧种柳琴、柳腔、五音戏、灯腔、东路肘鼓子及苏北的淮海戏等,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肘鼓子戏”可上溯至“山东姑娘腔”,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发展纲要”中说:“巫娘腔似即姑娘腔。……或谓今之柳琴戏,亦名周姑子,即为此一唱调的遗声。(周姑子流派颇多,如山东的柳腔、茂腔、五音戏、灯腔,在昔皆名周姑子,亦作肘鼓子。)”。
“山东姑娘腔”最早的记载见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抄本《钵中莲》传奇,该传奇的创作年代是在明嘉靖元年(新土味情话1522年)。山东姑娘腔的兴盛年代当是在清乾隆年间,清李声振在
《百戏竹枝词》(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中记载了山东姑娘腔在北京演出的情况。另据苏州老郎庙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历年捐款花名碑》载,“梨园总局”分局中刻有“胶州局”,说明在当时该地区的梨园行业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
“肘鼓子戏”的称谓是指曲调演唱时的伴奏乐器及演奏方法。“鼓”据考证有两种,一是“单皮铁环鼓”,一是“鼗鼓”,此两种鼓在演奏时均需“扭”或“拧”的动作以发出声响,这两种的动作在山东方言中念“肘”(借用字),由此而产生了“肘鼓子戏”的称谓。
流行于胶州、高密、诸城一带的“肘鼓子戏”又称“本肘鼓”,意思是“本地流行的肘鼓子戏”。本肘鼓的表演形式与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的描述基本一致。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苏北艺人“老满州”(佚名,约1884—1914年)举家北迁,与“本肘鼓”艺人丁家结亲,在莒县、诸城一带组班演唱。他们把“南路肘鼓子”的曲调融于“本肘鼓”中,加进了丝弦乐器伴奏,使女腔尾音翻高八度演唱,观众称之谓“打冒”,由此“冒肘鼓”的称谓开始出现。由本肘鼓到冒肘鼓的嬗变,迎合了人们求新求变的审美特性,使冒肘鼓得以普及流传,这一改变期约在1896—1906年之间。
七夕文案朋友圈简短
茂腔的称谓是由冒肘鼓的“冒”字谐音而来,取繁茂兴盛之意。时间约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正式定名为茂腔。
二、流行情况与基本内容
茂腔流行区域为:青岛市市区及所辖胶州、胶南、即墨、平度等县(市)、区;潍坊市市区及所辖诸城、高密、安丘、昌邑等县(市)区;日照市市区及所辖五莲县等地区。总面积两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万。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有茂腔社班“顺和班”、“宿家班”在东北地区的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唱多年,甚受山东籍居民的欢迎。
茂腔起源于农村,在农村有着广泛的众基础。二十世纪初,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青岛,茂腔戏也随之而入。亲切的乡音使劳累之余的人们听得如痴如醉,很快让茂腔戏在青岛扎下根来,成为中下层市民欢迎的戏曲剧种。然而,在流行者眼里,茂腔艺人只能是些“唱小戏”、“下九流”之人,他们只能在贫民聚集区,集贸市场公园等地盘凳子,唱门子,微薄的收入不足以维持温饱。
新中国成立后,在青岛市人民政府的关怀和组织下,于1950年率先成立了青岛市金光、光
明两家茂腔专业剧团。1954年,青岛市金光茂腔剧团在上海参加了“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受到广泛好评并获得大奖。此后几年里,胶南、高密、诸城、五莲、安丘等县也相继成立了职业茂腔剧团,成为山东省影响较大,专业剧团较多的剧种之一。
“”初期,茂腔曾一度被禁演,从1972年以后才逐渐恢复上演。2006年茂腔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茂腔的传统剧目,以“四大京”、“八大记”最为流行。“四大京”分别指:《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记”分别指:《罗衫记》、《玉杯记》、《绣鞋记》、《火龙记》、《金簪记》、《钥匙记》、《风筝记》、《丝兰记》等。
1953年春,在周贻白先生的支持下,编成《茂腔剧目百种(提要)》一稿,对经常上演的剧目(66种),已不演出剧目(15种),从评剧,河北梆子等移植的剧目(8种),失传剧目(9种)做了记录与梳理,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建国后,茂腔的新创作剧目日趋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仅大型剧目就有60多种,为古老的传统剧种增添了新的活力。
茂腔的声腔音乐结构为板腔体结构,共有两个调式,分别为B重本一本和二本的区别徵调式和B林中小溪ppt>海南岛旅游宫调式,一般称做正调,反调,男女同调不同腔。主要板式有原板、二板、大悠板、散板、摇板等,另有少量曲牌。由于运用声腔基调的主次、多寡不等,形成了茂腔声腔变化体的三种结构形式,分别为单腔系板式变化体、复腔系板式变化体和主插体板腔结构。
茂腔的伴奏乐器为中国民族乐器,主弦乐器为京胡、京二胡、月琴,与京剧相同。打击乐器有板、皮锣、锣、钹、小锣等,伴奏反调唱腔时加堂鼓和碰铃。
茂腔剧种在数百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鲜明的地域特征,为观众所熟知的民俗特征,严格的戏曲程式特征,独具特的表现特征,直抒民意的代言特征,风格迥异的音乐特征,丰厚的兼容特征。
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中,茂腔的前身“山东姑娘腔”首次采用了严格的七字句格式唱词,而七字句、十字句格式唱词,是戏曲唱腔由曲牌体向板腔体转化的重要契机。在山东省的地方戏曲中,茂腔是较早使用“反调”唱腔的剧种,这对推动地方戏曲音乐的改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都是茂腔人引以为自豪的。
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说:“世之腔调 ,每三十年一变(《曲律》)。”茂腔从乡村走向城市,又从城市走向农村,循环往复,        不断地变化着,发展着,不仅丰富了自身,又在相互的关照中,成为和谐的平衡体。这不仅是前人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继往开来的精神财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