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
案
所属频道: 六年级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
1.读拼音、写词语。(10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店铺(pù) 间断(jiān)
B.分外(fēn) 迫不得已(yǐ)
C.搅和(he) 娴熟(shú)
恢复回收站清空文件D.亲戚(qi) 响彻(chè)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1)日暮汉宫传蜡烛( ) ①傍晚;②(时间)将尽,晚;③沉下去。
(2)纤纤擢素手( ) ①提拔;②伸出;③洗。
(3)今夜月明人尽望( ) ①完;②达到极端;③全,都.
哪种动物会冬眠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日夜不绝绝无仅有
B.随心所欲摇摇欲坠
C.万象更新更名改姓
D.归根结底张口结舌
5.补全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9分)
善舞
两()三()独出()()一()所()师传身()
(1)类似画“_”的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我还能再写一个:_______________。
(2)画“~”的词语含有一对________,我还能再写出一个类似的词语:_______
______________。
(3)这个建筑设计得______________,十分引人注目。(选词填空)
6.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3分)
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因为……所以……只有……才……
(1)()你们都不知道这个消息,()我要传达给大家。
(2)()你们已经知道了,我()不在重复了。
(3)()劳动()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7.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分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两岸的青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晃悠悠地,无一例外地倒映在澄清、透明的江水里。
A.石壁的丛林、青山的石壁,丛林中的藤蔓芳草
B.青山的石壁,石壁的丛林、丛林中的藤蔓芳草
C.青山的石壁,丛林中的藤蔓芳草,石壁的丛林
D.丛林中的藤蔓芳草,石壁的丛林,青山的石壁
8.《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下面哪项也表达了思亲之情?( )(2分)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陕西旅行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房屋买卖协议
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他的鼓动,使全班同学都积极地投入到冬季长跑活动中。
B.由于他的鼓动,全班同学都投入到积极地冬季长跑活动中。
C.由于他的煽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地投入到冬季长跑活动中。
D.由于他的鼓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地投入到冬季长跑活动中。
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撩妹套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5分)
(1)_ __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2)河汉清且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
(3)《北京的春节》一课是按___________顺序写的,先写北京春节的开始,紧接着重点描述了腊八、__________、除夕、__________、正月十五这几天的活动。
(4)《腊八粥》一课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__。农历____________这天,家家要做腊八粥。
(5)《十五夜望月》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的皎洁。
(6)时光流逝得迅速,所以我们要在少年时抓紧时间学习,奋发努力,只有这样才不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长歌行》中名句)
12.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2分)
()藏戏中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面具形状相同,颜不同。( )
(2)寒食节在清明节前1-2天,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
二、阅读与理解。(共22分)
(一)北京的春节(节选)(8分)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吧、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文中画“__”的句子在文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选文第一自然段是按照
______________的结构来描写的。(2分)
2.阅读文中画线部分.文中画“~”的部分说明了元宵节时灯的(),画“=”的部分说明了灯的( )。(2分)
A.种类多
B.数量多
3.对于老舍着力描写元宵节的灯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B.突出元宵节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C.说明他小时候家庭条件优越
D.烘托出元宵节的欢乐气氛更换手机号码短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