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
浅谈我国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
内容摘要: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的情况来看,建筑领域都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在“双碳”背景下,如何推动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文章在深入分析建筑领域碳排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建立保障机制、实现建材低碳化和全面执行新建建筑绿标准、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和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建筑运行电气化、加大城市绿化面积提高碳汇能力的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主要路径,对促进我国建筑领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建筑领域  碳中和  路径
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的情况来看,建筑领域都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中国“双碳”目标,在此“双碳”背景下,如何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大规模建设和大量消耗、大量排放长期以来是我国建筑领域存在的普遍现象。据《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
2020年,全国建筑与建造的能耗为22.7亿吨标准煤、碳排放量为50.8亿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5.5%、50.9%。因此,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
机电排灌工程技术
芃怎么读一、建筑领域碳排放基本情况
从国际上来看,建筑领域的碳排放占比超过30%。根据2020全球建筑现状报告,2019年源自建筑运营的二氧化碳排放约达100亿吨,占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8%。加上建筑建造行业的排放约10%左右,这一比例约占到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近40%。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居民和商用建筑的化石能源使用,即直接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9%,电力和热力使用,即间接碳排放占 19%,另外建材加工及建筑建造过程的碳排放占10%。美国、欧盟、英国、德国等国家均出台了相应的低碳发展政策和方案,建筑领域实现超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从国内来看,近年来我国建筑领域低碳发展稳步推进。随着《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绿建筑行动方案》《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绿建筑评价标准》《超低能耗建筑评价标准》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促进了我国建筑领域绿化低碳化的快速发展。据建筑行业有关数据显示,如果仅仅考虑建筑用能产生的碳排放,其排放总量不到总排放的10
%,但如果考虑建筑建造及建筑材料的排放,那么建筑领域的碳排放将超过总排放的50%。总体来看,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可分为建筑运行阶段直接消费的化石能源带来的建筑直接碳排放、建筑运行阶段消费的电力和热力两大二次能源带来建筑间接碳排放、建筑施工和建材生产带来的建筑隐含碳排放三大项,三项全部之和统称为建筑领域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50.8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0.9%。其中: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28.2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为28.2%; 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1.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为1.0%;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21.6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为 21.7%。从2005-2020 年的情况来看,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由22.3亿吨二氧化碳上升至50.8亿吨二氧化碳,扩大2.3倍,年均增速为5.6%。这一组数据表明,建筑领域碳排放总量大,减碳潜力巨大,转变建筑领域发展模式、推广绿建筑、有效实行节能减排,实现建筑领域的碳减碳是实现整体“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
二、我国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
“十四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期,从当前我国各领域碳排放实际来看,建筑领域仍是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较重、难度较大的环节。近年来,国家层面陆续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发展的意见》《“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建筑发展规划》相关政策,明确提出了强化建筑节能、提高绿建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节能降碳等有关要求。鉴于建筑领域主要是建材生产阶段和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的实际,我国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主要路径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建立保障机制
近年来,国家和多地政府已纷纷出台了诸如《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 51350-2019公告”、《绿建筑创建行动方案》《近零能耗建筑规模化推广政策、市场与产业研究》等一系列相关发展引导激励政策,从节能建筑、绿建筑、生态建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为形成我国自有近零能耗建筑体系、指导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国多省区也相继出台了绿建筑相关政策文件,引领建筑领域向绿低碳方向发展,推动绿建筑规模不断壮大。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加快推进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和引导的同时,还需建立保障机制,有效促进建筑领域绿低碳发展。一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主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快建立以公租房、保障性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的三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充分发掘空置房和烂尾楼,加大对既有建筑的绿改造力度;二是制定和完善建筑绿低碳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绿建筑统一标识制度,深化执法体制改革,加强管理能力建设和执法能力建设;三是加大建筑领域绿低碳发展的宣传力度,开展绿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形成良好的争创绿低碳的行业风气;四是鼓励推广应用绿低碳发展新技术,提倡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及建筑低碳运行等新技术。
(二)实现建材低碳化和全面执行新建建筑绿标准煜读什么
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约25%以上,实现建材低碳化是建筑领域降低碳排放的重要环节,聚焦建筑材料工业板块,据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水泥产量23.77亿吨,约占全球55%,排放CO2约12.30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12.1%;钢材产量13.24亿吨,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以水泥、钢材等为主的建筑原材料,用量大、能耗高、碳排放量大,从建材端减碳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
是调整优化建材产业产品结构,推动建筑材料行业绿低碳转型发展;二是加强建筑建材行业的绿低碳技术研发和加大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三是避免大拆大建,尽可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新建建筑量;四是从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再生处理、资源化利用等环节加大循环利用率,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利用;五是大力发展二氧化碳的收集、储存、利用技术并推广应用。
根据测算,截至2019年底,我国新建和完成节能改造的建筑,每年可实现节能能力近3亿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4亿吨,有效减缓了建筑能耗总量增长速度,因此,全面执行新建建筑绿标准也是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未来继续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新建绿建筑标准实施力度,将对降低建筑领域尤其是建筑运行阶段的节能降碳发挥重要作用。
(三)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和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
从目前我国城镇建筑能效水平看,节能建筑的比重大约为30%左右,有大约70%左右的城镇建筑需要改造。新建房屋中的大部分尚属高耗能建筑,因此,亟需提升建筑的能效水平。从建筑类型来看,居住类房屋能源消耗比重最大,占建筑总能耗的约70%左右。积极
开展超低能耗建筑、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也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比传统现浇建筑节约5.86%碳排放量,其中建材准备、建筑施工和建筑回收阶段碳排放节约10%以上。大量建筑构件和配件在预制工厂中生产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并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将构件组装而成,这样可以低碳高效的完成建筑物。装配式建筑也是提升建筑能效的有效手段。
(四)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建筑运行电气化
最好听的歌曲有哪些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标准体系,加快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阶段的技术标准,将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建筑节能也是实现建筑绿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快推广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直接或间接为建筑物提供热水、采暖、空调、动力以及照明等,可以大幅降低传统一次能源的消耗。
在建筑运行碳排放中,供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环节消耗化石能源相关的直接排放占比达总量的一半。电气化供暖、生活热水及空调的电气化与使用化石燃料提供同样服务相比,能够为用户在电器的寿命周期内节约成本并能减少碳排放量。随着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
占比的提高,电力需求弹性的价值也很有可能会提高。用户通过智能设备实现电力需求弹性的能力还能够进一步降低电气化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建筑电气化的技术路径包括:建筑用能需求的减少;用电设备的能效提升;用热需求的经济高效电能替代等。通过建筑电气化可减少建筑运行期的碳排放,助力建筑领域尽早实现碳达峰。一个人心累无助的说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