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打印胶片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瑞典人口面积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子书 ________
哦累累哦啦啦
②非宁静无以远________
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偶像练习生出道成员
②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B.在书信的前半部,他则以慈父的口吻淳淳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C.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鲜明地突出了做人治学的经验。
D.“悲穷守庐,将复何及”一句是以父亲身份告诫儿子要珍惜光阴,努力成才,为社会所用。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解释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非学无以广才  广________    ②非无以成学  志________
③年与时      驰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砺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3)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作者通过概述做人治学的经验,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在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忌荒唐浮躁,只有这样才可以做一个可以治国接世之人。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C.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D.《诫子书》是一封语言质朴的家书,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
3.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小制作图片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仓皇:惊慌。②跑:同“刨”,兽类用足扒土。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相数十步/一狼径
B.目似瞑,暇甚/甚仓皇
C.刀劈狼首/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D.一犬坐于前/及家穿井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志”是记述的意思, “异”指奇异的故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是: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
C.(甲)文中的“屠”是指屠户,即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乙)文中的“竖”是“童仆”的意思,“牧竖”指牧童。
D.(甲)文“顾野有麦场”和(乙)文“跑号如前状”分别是省略句和倒装句。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大狼身上体现出伟大的母爱,牧竖杀狼的行为是出于无聊的残忍,表现的是人性中的恶的一面。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迷惑屠户;(乙)文中开篇写牧竖“谋分捉之”,下文写狼的行动,从正面体现牧竖的聪明机智。
D.(甲)文结尾部分作者指出狼的狡黠,而嘲笑其“顷刻两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4.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文)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  , 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选自《狼三则》其三)
(注释)①行室:临时搭盖的住所。
(1)(甲)(乙)两文都选自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人名)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   
(2)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野有麦场________
②令不可 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4)(甲)(乙)两文中的屠夫都是________、________的人。狼虽然凶残,但(乙)文中屠夫却以一把“________”的小刀,最终以“________”(方法)战胜了它。   
5.课外阅读 
蔡洪赴洛
    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  , 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  , 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仓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  , 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蔡洪:字叔开,三国时吴人,吴亡入晋,有才名。②仄陋:同“侧陋”,指出身卑微。③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吴人,西晋灭吴,所以这样说。④盈:满,满满的。⑤璧:圆形的玉。⑥常:通常的、固定的。⑦邑:城市、县。⑧苗裔:后裔、后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采俊于岩穴/哉,回也
B.国之余/处亡气
C.有何异才而应举/逝者如
D.必常处/将复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3)选文中的蔡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陈元方,面对无礼的刁难都能有力回应。请分析两人的回应方式有什么不同?   
6.课内阅读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本文选自________,六年级第二学期所学的古文________也出自这本书。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3)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中国名山
C.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
D.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会中心主任李韬葵在文章中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
7.课外阅读 
朱文公受骗
    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  , 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  , 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注释)
①朱文公:朱熹,宋代哲学家、教育家。谥“文”,世称朱文公。 ②熨:中医外治法之一,用药热敷。 ③旋:一会儿。 ④筇:一种竹子,可用来做手杖。 ⑤勃窣:跛行,一瘸一拐地走。⑥径:就,即。 ⑦亟:急忙,赶紧。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厚谢    之________
欲追索其诗  但________
(2)将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文。(注意加点字的意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