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 7
38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教学德智融合探索
——以《陈太丘与友期》为例
养猪利润李志东
t236次列车一、统编本文言教学的价值使命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统编本初中教学的根本任务和价值追求,初中文言教学策略注重深度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编本文言课堂建构已经开始从侧重知识教育转向德育智育兼修的德智融合。德智融合的文言教学策略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新时代统编本初中文言教学的时代使命。德智融合的文言教学策略,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路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前言提到:语文课程要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全面提高发展学生听说读写和言语思维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升审美品位,培育积极人生态度、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和道德素养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关系个人命运,也与祖国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诚信与爱国、敬业、友善是共同构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核心元素。诚信是中华儿女的基本品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诚信不仅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党和国家的立业之本。什么是诚信?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不仅是德、善的根
本和保证,也是“为人之德”的基础和核心。《说文解字》曰:“人言为信。”程颐说:“以实之谓信。”作为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语文学科,不仅肩负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还要引导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基于新时代教育新使命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变化,统编本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策略,包括文言教学在内,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要借助统编本初中文言课程的人文内涵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与爱国精神、敬业意识、友善个性作为重中之重。
德智融合的文言教学策略成为新时代统编本初中文言教学的根本任务和价值追求。分析统编本初中文言教学的德智融合,主要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策略践行等三个维度探索,其中教学策略践行主要体现在情境激趣、批文入情、口语交际、合作探究、综合学习等五种路径。
二、统编本文言教学的德智融合探索1.教学内容选择德智融合
文言教学内容选择上,统编本初中文言课程中的“育德”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有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对理想的追求,有赤子之心、师长之爱、朋友之谊,还有对诚信美善的弘扬、对公平正义的伸张、对道德法律的坚守等,特别是诚信方面的典范素材:如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中聪慧方正的古代少年陈元方,《<;论语>十二章》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包含诚信治学的追求;八年级下
文言文教学
39
2018 . 7
册《<;礼记>二则》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儒家大同社会理想……
《陈太丘与友期》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篇文言文。初学文言文,“言”“文”兼修,首先把教学内容选择重点放在文言词语积累与运用上: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进而借助注释把握文意;同时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还应该把对学生的育德教育扛在肩上,注重深度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学生在文章字里行间中感受诚信的可贵,品味诚信的醇美,初中生学习力强,会被文本所蕴含的诚信力量所打动。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内容选择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体验,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意识、分步骤,潜移默化进行德智融合渗透,帮助学生完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生活态度、人生理想、精神旨趣、完美人格的建树。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选择德智融合,注意寓教于文言,从形象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发挥统编本文言文教学潜移默化的德智融合教学效果。
2.教学目标追求德智融合
在文言文教学目标达成上,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从智育、德育等不同的角度深入思考,努力发现统编本文言文本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因素,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形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编本德智融合文言文教学目标。
《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章在文言文教学目标达成上,从知识与能力维度引导学生积累文言实词,能准确识别并翻译文中重要实词,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断提高朗读能力;从过程与方法维度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逐步走进文本,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性格。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两个智育维度上都强调朗读,披文入情。在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德育维度则要着重学习古人诚实、守信的美德,学会尊重他人,友善待人,争当诚信之人。
初中是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理想与信念扣子的关键时期,应把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敬业意识、诚信品质、友善个性作为重中之重。统编本经典文言文的学习意义深远,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情趣、人格健全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经典文言文篇目的学习,我们可以体会到许许多多穿越时空的浩然正气及其背后的思想光华,利于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健全人格,实现统编本文言文教学的德智融合目标。
3.教学策略践行德智融合
情境激趣达成德智融合。《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容易把握。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统编本文言文学习还是有畏难情绪的,且由于成长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学生间文言素养的层次差别较大。如果我们一味要求学生重复记忆和机械练习,过繁过细咬文嚼字文言字词,就很可能一下子毁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干劲和信心。统编本初中文言课文均是传世佳作,
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可采用形式多样的学科素养活动,如课本演读、经典咏流传等。《世说新语》可读性很强,在进行文言教学情境激趣上,或从文本背景入手,或从对后世影响入手。如对文本情境激趣,也可用生动有趣的诚信故事导入,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自然引出“诚信”主题,让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性,进入课文学习,情境激趣达成统编本文言文教学的德智融合。
批文入情达成德智融合。朗读应该贯穿统编本文言文教学的全过程,文言文教学所依赖的内容是一篇篇由典雅的古汉字书写而成的文章。《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我们要带领学生批文入情,在古汉字中徜徉,
文言文教学
2018 . 7
40
吊顶铝扣板在古汉语中涵歌,进而领悟文言文句读所蕴含的饱满感情。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初
中文言文的文本内容和初中生实际情况,在《陈太丘与友期》课堂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批文入情,歌咏朗读,建立语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朗读接力赛”等课堂活动,研学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遣词造句,通过文言字词教学过程中的“渗”与“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渗透到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知识教育中,进而实现坚持立德树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披文入情达成统编本文言文教学的德智融合。
口语交际达成德智融合。知悉并积累敬辞与谦辞的概念,是《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重点之一。“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发展的核心能力,要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抓住“明礼诚信”这条主线索,引导学生在言语交际中进行辩论:文中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元方这样做是否过分?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辩题,非常适合进行听与说的口语交际互动训练。学生小组讨论、辩论观点、明确理由。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有的认为元方并非无礼,有的认为元方举止过分。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口语交际活动,积极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诚信导向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及时捕捉情境,重视在文言教学过程中践行口语交际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并积累文言敬辞与谦辞,培养学生言语能力,同时,切实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好品德。口语交际达成统编本文言文教学的德智融合。
合作探究达成德智融合。学生是学习的永恒主体,在《陈太丘与友期》的课堂实施中,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诗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
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大胆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陈太丘与友期》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篇。方正,指人的行为、品性正直,遵循道义。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哪些细节体现出元方的“方正”,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与学生对话,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进行文言作品人物评价时,通过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做出个性化的评价,既激活了学生思维,实现课堂互动,让课堂充满活力,又开拓了文言文本的人文价值,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逐渐明白:做人应讲信用,对人应有礼貌。这种潜移默化的诚信渗透,确实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境。合作探究达成统编本文言文教学的德智融合。
综合实践达成德智融合。语文是实践性学科,在综合实践中落实文言知识建构运用,文言思维发展提升,文言审美鉴赏创造,实现文言传承发展。文言素养实践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文言综合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策划、设计、组织、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合作研究的全过程。并在互联网+时代,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基于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环境下的学习路径,拓宽学生文言文学习与实践的时空平台,达成文言文教学的德智融合。在完成《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开展“我喜欢的诚信故事”演讲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开展基于互联网搜集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俗语等综合学习。文言文教学的综合学习,既有利于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文言文语言建构与运用,又有利于初中生文言文思维的发展与
联想一键恢复江西科技学院怎么样提升、文言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诗意牧养。综合实践达成统编本文言文教学的德智融合。
压脚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361000)
文言文教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