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区⽼城次分区临江⽚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批前公⽰
为进⼀步深化完善城乡规划,科学指导城市建设,根据《城乡规划法》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宁波市镇海区⽼城次分区临江⽚区(ZH03)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编制⼯作。为⼴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集思⼴益,在规划报送审批之前,我局将规划草案在宁波市镇海区⼈民政府官⽅⽹站和蛟川街道办事处现场予以公⽰。根据《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中有关条款的规定,公⽰时间30天,为2020年5⽉13⽇-6⽉11⽇,共计30天。在此期间,欢迎⼴⼤市民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并以书⾯形式反馈,便于我局汇总和整理。
1.书⾯意见请邮寄⾄宁波市⾃然资源和规划局镇海分局法规科收(地址:镇海区民和路789号城投⼤厦810室,邮编:315200,:86371289、86371284,传真:86371260)或送达属地政府(蛟川街道)转交宁波市⾃然资源和规划局镇海分局。
2.意见反馈截⽌时间:2020年6⽉11⽇
3.反馈意见须注明反馈者真实姓名、、联系地址,否则不视为有效反馈意见。
1、总则
1.1修编必要性
根据甬江科创⼤⾛廊的产业定位及细分产业选择,临江⽚区作为江湾智创⼩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从零散的⽼城功能外拓区域,转变为创新带上链接新城⽼城两⼤中⼼和甬江南岸北岸两⼤区域的关键载体,它所承载的区域功能使命已经转变。新农村建设中,蛟川北⽚五村统⼀安置于临江及相邻⽚区,优化居住环境、完善配套设施需求迫在眉睫。同时,轨道2号线⼆期已启动建设,⾸通段将于2020年通车,势必会对整个区域的⼈⼝结构、⼈居环境、出⾏环境等造成影响;电⼚已计划搬迁,势必对⽼城次分区的总体格局产⽣较⼤影响,同时随着电⼚搬迁其电⼒⾛廊的拆除,使原本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具备开发可能,为更好的落实⽚区的发展诉求,需重新考虑空间⽤地布局,统筹协调发展。另外,《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5年修订)》和《宁波市镇海-⼩港⽚分区规划》对临江⽚进⾏了建设⽤地全覆盖,但现⾏临江控规东侧⽤地未编制过控制性详细规划,亟需进⾏建设⽤地控规全覆盖。综上所述,需对临江⽚进⾏控规修编,进⽽合理有效利⽤⼟地,更好地指导规划⽚区下⼀步的建设。
1.2规划依据
(1)《中华⼈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城市⽤地分类与规划建设⽤地标准》(GB50137-2011)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4)《中华⼈民共和国⼟地管理法》
(5)《⼟地复垦条例》
(6)《基本农⽥保护条例》
(7)《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
(8)《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015年修订)》
(9)《宁波市镇海区国⼟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在编)
(10)《宁波市镇海区空间发展规划》
(11)《宁波市中⼼城区管廊带布局专项规划(2015-2020年)》
(12)《宁波市镇海-⼩港⽚分区规划》
(13)《宁波市镇海区⼟地利⽤总体规划(2006-2020 年)》(2014调整完善版)
(14)《宁波市镇海区⽼城次分区临江⽚区(ZH03)控制性详细规划》
(15)《宁波中官路创业创新⼤街(甬江科创⼤⾛廊镇海段)建设规划研究》
(16)《镇海甬江北岸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
(17)《蛟川街道整体空间发展规划研究》
(18)其他镇海区相关规划
(19)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及规划⽂件等
1.3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北⾄雄镇路、西⾄绕城⾼速、南⾄镇海区界、东⾄俞范东路。规划总⽤地⾯积约为359.4公顷。 1.4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与宁波市国⼟空间规划保持⼀致,⾄2035年,规划基准年为2018年。
1.5规划成果
本规划成果包括法定⽂件、技术管理⽂件和附件三⼤部分。法定⽂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本和法定图件;技术管理⽂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控制内容,包括技术管理⽂
本、图纸和地块图则;附件是对规划内容和规划过程的必要补充和说明,包括规划编制与修改情况说明、会议纪要等。
1.6法律效⼒
本规划经宁波市⼈民政府批准后⽣效,并⾃公布⽇起实施。本规划由宁波市⾃然资源和规划⾏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1.7其他规定
技术管理⽂件的所有内容应遵循法定⽂件的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应遵守《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规定》的要求。
2、功能定位和空间结构
2.1功能定位
江苏高考成绩查询入口 临江⽚区的功能定位为:江湾智创⼩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居住配套为主的蛟川街道核⼼区。
2.2规划⽬的
(1)整合区域⽤地,合理进⾏功能分区;
(2)提供满⾜本⽚区发展要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3)加强招宝⼭-蛟川区域组团的融合,实现⽚区与甬江北岸区域的联动发展;
(4)改善⽚区环境,实现⽚区可持续发展。
2.3发展规模
本次规划建设⽤地⾯积318.25公顷,规划⼈⼝约4.7万⼈。
2.4规划结构
规划与周边区域结合,形成“⼀核三轴三⽚区”的总体功能布局结构。
“⼀核”: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布局的临江⽚区综合服务核⼼;
“三轴”:⼤运路南北通廊联系⼩港⽚区与镇海新城,是区域动脉,宁镇东路与中官路城市发展轴是甬江科创⼤⾛廊的重要功能轴线,东西向拉结庄市⽚区与⽼城⽚区;
“三⽚区”:⽣态智创⽚、街道核⼼⽚、⽣活服务⽚。“⽣态智创⽚”:联合镇海经济开发区等,打造中试-智造协作⽀持核⼼;“街道核⼼⽚”:由居住区与综合服务中⼼形成街道⽣活服务中⼼;“⽣活服务⽚”:打造临江与⽼城的配套服务核⼼。
3、控制单元
3.1控制原则
控制单元提出“总量控制、分量平衡、弹性开发”的控制原则。通过严格控制单元建设总量,来控制整体的开发强度,⽽单元内各地块分量允许突破并相互平衡,由此来增加地块的开发弹性。
3.2单元划分
过人技巧 规划将本规划地段划分为3个控制单元,单元编码为ZH03-01、ZH03-02、ZH03-03。
北京什么地方好玩 3.3控制内容
控制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控制单元的主要⽤途、总建设容量、公园绿地⾯积、配套设施控制要求等。本次规划区域总⽤地⾯积359.44公顷,总建设容量417.32万平⽅⽶,在建设过程中,每个控制单元的总建设容量不得突破。
4、⽤地规划
4.1居住⽤地
规划居住⽤地133.54公顷,占城市建设⽤地的41.96%。其中,规划⼆类居住⽤地109.25公顷,规划商住混合⽤地中⼆类居住⽤地部分20.75公顷,规划居住商业商务混合⽤地中⼆类居住⽤地部分3.54公顷。
标准差怎么算 4.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地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设施⽤地21.25公顷,占规划建设⽤地的6.68%。其中,规划⾏政办公⽤地1.46公顷,规划中⼩学⽤地⾯积约16.90公顷,规划医疗卫⽣⽤地0.59公顷,规划社会福利⽤地1.82公顷,规划宗教⽤地0.48公顷。
4.3商业服务业设施⽤地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地21.61公顷,占城市建设⽤地的6.79%。其中,规划商业⽤地5.89公顷,规划商业商务混合⽤地3.36公顷,规划加油加⽓站⽤地0.44公顷,规划商住混合⽤地中商业⽤地部分9.55公顷,规划居住商业商务混合⽤地中商业商务混合⽤地部分2.36公顷。
4.4⼯业⽤地
规划⼯业⽤地44.89公顷,占城市建设⽤地的14.10%。为⼀类⼯业⽤地。
4.5其他⽤地
其他建设⽤地包括道路与交通设施⽤地、公⽤设施⽤地、绿地与⼴场⽤地、⽔域、农林⽤地等。
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蜂蜜水什么时候喝效果最佳
5.1配套原则
根据城市社区管理和空间布局体系,城市社区配套设施遵循“分级配套,共建共享;分类实施,公益优先;因地制宜,弹性引导”的原则。
5.2规划内容
本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按配套类别进⾏市区级、街道级(15分钟⽣活圈)和社区级(5分钟⽣活圈)三级进⾏分级配置,主要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化、公共体育、医疗卫⽣、商贸服务、社会福利、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市政公⽤等⼋类设施。
6、绿地⽔系
6.1绿地系统
(1)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T字形主廊、⼆横两纵四条通道、多点”的绿地系统结构。“T字形主廊”为沿中⼤河和⽣态廊道的绿化主廊道;“⼆横两纵四条通道”为沿宁镇东路、绕城⾼速、雄镇路、东港四条绿化通道;“多点”为多个公园绿地节点。
(2)绿地布局端午假
规划绿地与⼴场⽤地27.09公顷,占规划建设⽤地的8.51%。其中,规划公园绿地13.05公顷,规划防护绿地13.59公顷。
公园绿地包括公园和街头绿地。公园主要包括蛟川体育⽂化公园、中⼤河公园、中⼀公园和中官公园等。
防护绿地的控制线为:沿雄镇路南侧控制20⽶防护绿地;沿宁镇东路⼤运路以西段北侧控制21⽶防护绿地;沿绕城⾼速公路东侧控制35-40⽶防护绿地。
6.2⽔系
本⽚区河⽹⽔系有中⼤河、东港河、中⼀河、下赵河和其它⽀流。中⼤河、东港沿河空间应公共开放,其它⽀流沿河空间宜公共开放,形成连续的游憩绿廊。
(1)中⼤河:为城市主⼲河道,河道最⼩控制宽度30⽶。
(2)东港河:为城市主⼲河道,河道最⼩控制宽度15⽶。
(3)中⼀河:为城市⼀般河道,河道最⼩控制宽度10⽶。
(4)下赵河:为城市⼀般河道,河道最⼩控制宽度10⽶。
(5)⽀流:现状宽度⼩于10m的河道规划按不⼩于10m的河道宽度控制。
7、道路交通规划
7.1道路等级
7.1道路等级
分为快速路、主⼲路、次⼲路和⽀路四个等级。
(1)快速路
雄镇路,道路红线宽68⽶,设计车速80公⾥/⼩时;俞范东路,道路红线宽40⽶,设计车速80公⾥/⼩时。
(2)主⼲路
宁镇东路(60-64⽶)、中官路(40⽶)、⼤运路(40⽶)。主⼲路设计车速60公⾥/⼩时;
(3)次⼲路
⾦丰路(30⽶),设计车速40公⾥/⼩时;
(4)⽀路
红线宽度为16—24⽶。⽚区内部⽀路主要承担地块出⼊⼝设置,集散路⽹交通流量的功能,以及完善路⽹功能结构的作⽤。⽀路的设计车速为30公⾥/⼩时。
7.2道路交叉⼝
交叉⼝标⾼分两类,⼀类靠近河道和铁路的交叉⼝,通过桥梁底标⾼和铁路净空计算桥⾯标⾼,采⽤2%—3%坡度,确定交叉⼝具体标⾼;第⼆类为远离河道的交叉⼝,⼀般根据周边⽤地情况确定。规划坐标采⽤宁波市2000坐标系,标⾼采⽤1985国家⾼程基准。
8、防灾规划
8.1消防
(1)消防站设置
规划区内不再增设消防站,依托规划范围外的镇海区消防⼤队消防站提供服务。⼤型企业规划要求⾃设消防点,配备相应消防设施,以备应急使⽤。
(2)消防⽔源规划
消防⽔源以城市市政给⽔管⽹供⽔为主,积极利⽤河道等天然⽔源。消防⽤⽔量⼤的建筑应修筑⼈⼯⽔池确保消防⽤⽔。
(3)消防车通道规划
消防车通道的主体为规划区范围内的次⼲道和⽀路。规划区应重视消防车通道建设⼯作,切实保障畅通⽆阻,保证消防车通道通畅、安全,重视供⽔、供电和通信的配套建设。
8.2抗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规定,本规划区的地震动参数为0.10g(Ⅶ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