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质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遥感地质学
课程代码
0813********
课程属性
专业知识
课时/学分
32/2
课程性质
必修
体育锻炼实践学时
0
责任教师
课外学时
0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面向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介绍遥感基本原理与应用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海洋测绘方向开展遥感信息处理与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地学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开展高级地学应用(如: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热红外遥感、定量遥感、植
被遥感、海洋遥感、环境遥感、地质遥感等)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重点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图像获取与处理、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具备运用所学遥感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为今后从事面向陆海统筹以解决全球性问题为导向的地质调查生产工作(如:防灾减灾、环境监测、资源勘探开发等应用)以及地球空间信息与分析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设计思路 
课程内容包括四部分(1)遥感物理基础:介绍遥感技术与应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遥感电磁辐射物理基础、地物波谱特性;(2)遥感图像获取与处理:介绍遥感数据(光学遥感、微波遥感等)的获取、传输机理、成像规律、遥感图像几何与辐射处理等;(3)遥感信息提取与分析介绍遥感图像判读方法、遥感图像自动识别分类方法等;(4)遥感技术的地学应用结合理论、方法与实例,介绍遥感在地形测绘、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地质调查等领域的应用。
3.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磁场理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字地形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摄影测量学基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学等。本课程涉及上述课程的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在完成先修课程基础上才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主要概念和应用
二、课程目标淘宝怎么退款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遥感技术基础理论与方法,熟悉常用遥感卫星数据和数据处理软件,具备使用遥感图像分析方法开展地质调查应用基本能力,比如:地形测绘、矿产勘查与开发、地质灾害监测与调查等领域培养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三、学习要求
通过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重点熟悉遥感理论基础、图像获取与处理方法、信息提取与分析方法,能够通过遥感软件、编程语言等途径开展遥感地学应用。具体要求:
1)课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典型案例分析等;
2)保质保量完成课下作业,通过实践锻炼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最好的空间留言
序号
主题
计划课时
主要内容概述
1
绪论
2
 遥感基本概念与特点、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
2
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
6
电磁波的基本特征、电磁辐射源、地球大气对电磁辐射传输的影响、大气窗口与遥感波谱通道、地物波谱特征
3
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
4
遥感平台种类、卫星轨道参数及特点、各类遥感平台
4
遥感传感器及其成像原理
4
遥感传感器的种类、成像原理与图像特点
更改mac地址
5
遥感图像数字处理基础知识
2
图像表示形式、坐标系统、图像存储、处理系统
6
遥感图像几何处理
3
遥感传感器构像方程、图像几何变形、几何处理方法、自动配准与数字镶嵌
7
遥感图像辐射处理
3
辐射误差、辐射定标、遥感图像辐射增强、图像融合
8
遥感图像判读
2
景物特征判读标志、目视判读一般过程与方法
9
遥感图像自动识别分类
4
模式识别、特征变换与特征选择、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分类后处理和精度评定
10
遥感技术与应用
2
地质调查应用(如:地形测绘、环境与地质灾害监测、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利用与地物覆盖制图、地质和土壤制图、农林牧渔应用、水文应用等)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三版)/孙家抦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参考教材
[2] 遥感与图像解译(第七版)/Lillesand等著/彭望琭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
[3]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二版)/赵英时等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
[4] 遥感地质学(第二版)/田淑芳、詹骞主编/地质出版社/2013年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A. 闭卷考试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比例%
1、课堂讨论、平时作业成绩清朝历史
20%
2、闭卷考试成绩
80%
注册公司办理总计
100%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行为。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                              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