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数据生态城市的实践者
曾几何时,贵阳在宣传自己的时候,总会提及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旅游资源。而如今,旅游、会展等招牌已远抵不上“大数据”这张名片,不少人认为如今的贵阳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数谷”。
文 / 本刊记者 张利娟
“因为工作的变动,我去年从合肥来到了贵阳。来之前我很犹豫,因为在我的印象里贵阳就是一个落后的山区。在这里生活了一年,我发现贵阳的气候非常好,即使在夏天,平均气温也就20多摄氏度。而且这边绿化很好,森林覆盖率很高,水很甜。最有意思的是,在贵阳,即使是在外面吃饭,也会经常听到有关‘大数据’的讨论。耳濡目染,一年下来,我也明白了大数据的概念,而且发现在贵阳的日常生活中大数据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一位在贵阳的同学如是说。
爽爽的贵阳不止爽爽
“绿绿的贵阳,爽爽的贵阳,感受着你的气息;和和的贵阳,爽爽的贵阳,我醉倒在惬意的天堂……”
孙楠早在2008年演唱的“避暑季”主题曲《爽爽的贵阳》让人们记住了“爽爽的贵阳,避暑的天堂”。
伴随着“爽爽的贵阳”和贵阳生态旅游名片的输出以及近两年来多条高铁线路的开通,贵阳旅游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5月20日,工作人员向媒体记者介绍即将投入使用的中国移动(贵州)大数据
海誓山盟亦会分开歌词
中心。
16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贵阳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68.62万人次,同比增长37.06%;旅游总收入10.57亿元,同比增长43.61%。短短三天接待游客近370万人,而贵阳全市常住人口也才400多万。
在2009年的炎热夏季,以普及生态文明理念为切入口,贵州召开了首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2013年升格为国家级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从那时开始,贵阳真正启动了将会展经济打造为新兴支柱产业的征程。”贵阳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副主任吴宏春说。
“十二五”以来,贵阳市着力打造“夏季会展名城”,办展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自2012年起,会展业每年带动综合经济效益均在100亿元以上,成为贵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优势产业。
通过会展活动,贵阳与国内外交流合作明显增加。2015年数博会上,贵阳市共签约项目40个,总投资210.65亿元,当当电商云呼叫中心、首信数据中心(一期)、贵州乌当智慧城市及呼叫中心一体化建设等项目顺利落地。
曾几何时,贵阳在宣传自己的时候,总会提及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旅游资源。而如今,旅游、会展等招牌已远抵不上“大数据”这张名片,不少人认为如今的贵阳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数谷”。
2013年9月8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拉开了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序幕;2015年4月14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挂牌,成立一周年,交易金额突破7000万元,会员突破300家,单笔交易突破1000万元;2015年5月24日,中国首家“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在贵阳成立,实验室首创性提出“块数据理论”,并在贵阳发展大数据实践中得到应用;2016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函批复,同意贵州省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这是全国首个获批建设的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2016年5月,《贵阳市大数据“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出台。
面对新常态,迎接新挑战。在大数据产业尚未
形成垄断、整个行业处于竞相布局阶段的背景下,贵
阳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踏上
了逐梦之旅。
大数据产业化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大数据是全球生产力、竞争和创新的前沿领域,
蕴含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市场机会,将改变新
一轮产业格局,促进信息消费和互联网经济发展,带
动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同时,大数据应用具有高
渗透性和倍增性。为此,贵阳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大
数据产业,将大数据与资本、政策、园区等要素紧密
融合,以信息化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带动经济社会
全面发展。
“贵阳发展大数据并不完全是发展IDC,而是
致力于围绕大数据这一原始的基础在做一些相关产
业。而且我们以
大上”
么都是最高端的,而是坚持高处着眼、低处着手,紧
密结合贵阳实际,在高起点设计、高起点规划的基础
上,从最具优势和最容易入手的环节抓起。”上述相
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在大数据产业化方面,贵阳致力于“抓
两头促中间”,即抓数据中心、呼叫中心,促进大数据
加工、交易、金融等核心产业发展。
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贵阳协力建设了长江经
图纸标题栏济带数据中心,汇聚了一批国际级、国家级、行业级
数据中心(灾备中心),打造了全国一流的数据汇聚
应用新高地。目前贵阳市数据中心服务器超过3万
台,世欣蓝汛科技30万台服务器的数据中心、惠普
数据中心等一批项目已经启动建设。
“345333”
关于环保的英语作文即围绕“数据从哪里来、数据
放在哪里、数据谁来应用”三个
问题,坚持“数据是资源、应用
是核心、产业是目的、安全是保
障”四个理念,重点打造“基础
设施层、系统平台层、云应用平
影流台层、增值服务层、配套端产品
层”五个层级产业链,发展大数
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
生业态”三大业态,建设“国家
级大数据内容中心、服务中心、
大金融中心”三个中心,实现
“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以大数据推动转型升级、以大
数据服务改善民生”三个目的。
LINKS
17
封面故事
按照“出台政策—建立机构—产业布局—资金保障—招商引资—教育培训”的发展路径,贵阳市出台了《关于支持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2015年全市呼叫中心总体规模达到10万座席。
在软件与服务外包方面,朗玛、东方世纪、货车帮等本地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实施“数据铁笼”、国际农业云、惠普金贸云等工程,成功引进优步、九次方、科大讯飞等知名企业落户贵阳,启动贵阳(国际)大数据软件园建设。
与此同时,贵阳把电子商务作为大扶贫和大数据战略行动的最佳结合点来抓,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社区,2015年全市电商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按照2017年形成1000万台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规模的目标,贵阳市通过“抓软件促硬件”迅速做大产业规模,重点发展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领域,促进软硬件协调发展,为大数据核心产业提供硬件支撑。
在大数据金融方面,贵阳则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众筹金融等新兴金融模式。成立了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成立贵阳众筹金融交易所,规划建设了贵阳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建立贵阳大数据与金融投资市场。
在安全产业方面,贵阳启动编制《贵阳市大数据信息安全产业规划》,规划建设大数据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基地,正式注册组建了大数据信息安全产业协会,推进大数据安全技术的创新汇聚。目前已与中国网安、360等企业加强合作,引进爱立示、网秦等优强企业,初步形成了大数据安全产业的基础支撑。
依托大数据发展的贵阳很有魅力
去年5月,贵阳市一栋9层居民楼发生垮塌,由于事发突然,无法确定被埋人员信息。对此,相关部门通过对比公安基础户籍、电信动态手机信令、网格化
管理等数据迅速确认失联人员数据及信息,第一时间向社会通报。而且还通过采集事故现场手机信令,获取失踪人员位置和高程信息,及时搜救出失踪人员。
“大数据应用在哪里,就会给哪里带来革命性变化。”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陈刚的这句话一语破的。
陈刚坦言,贵阳市以块数据理论为支撑,以数据汇聚为基础,以数据融通为手段,以数据应用为目标,进而推进政府部门业务流程再造。同时,以商用、政用、民用为导向,加大大数据在各个行业的应用。
据介绍,在政用方面,贵阳市重视数据汇聚共享和以数据应用推动流程再造,进而提升政府决策和治理能力。目前已建成的贵阳市市级网上办事大厅,搭建了集政务公开、网上办事、效能监察、互动交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互联网服务平台,覆盖了具有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职能的各市直部门。而建成的公共资源交易互联互通电子服务系统,能够实现电子交易全程监管和服务。
“数据铁笼”行动计划则围绕“数据在哪里、问题在哪里、办法在哪里”三个问题,以部门自身业务流程和权责规范为出发点,在原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编织权力的笼子,规范权力运行,把权力运行全程电子化、处处留“痕迹”,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大数据工作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
在扩大数据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应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贵阳市围绕解决“民生十困”,建设“数据民生”综合平台和管理体系,充分整合政府各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如精准帮扶、“社会和云”、卫生、交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服务应用、数据和资源,探索民生领域数据开放,打造民生服务超市,培育民生服务新业态,利用大数据洞察民生需求,推动公共服务的深度延伸,促进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
18
贵阳大数据运用遍地开花。贵阳市全面开展的花溪青岩古镇、南江大峡谷景区等旅游景点信息化改造,
借助多种信息推介平台打造“爽爽的贵阳”城市旅游品牌,纵向整合省内旅游资源,面向全国游客提供在线查询、预订、销售等多种服务;初步建立的基于数字病理的远程服务平台,启动了“居民健康卡”应用试点,建设的贵阳人口健康信息云平台涵盖全市470万居民人口信息,包括8家市属医院和16家区县医院;在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则整合交通综合服务信息,为乘客出行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
“数据生态城市”解决方案落地贵阳
伴随城市化的进程,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突发事件增加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技术、方法和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信息类应用日益普及到城市管理、企业运营和民生服务的方方面面,并源源不断地产生能够深度反映城市运转规律的海量数据。这为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一种新型的、以数据为驱动的城市生态系统,解决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各类主要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含马的成语“我们的目标是把贵阳建成创新型中心城市,其中以大数据为最大的特和引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把大数据这件事情紧紧的抓下去,不但要抓出影响,更要抓出效果。其次就是要营造城市创新创业的氛围,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更加注重搭建平台,比如搞孵化器、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种各样的平台服务,让更多的创业者、投资机构到贵阳都有发展的机会。”陈刚说。
5月26日,在2016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专注于互联网综合数据服务的公司——数据堂首次举行政府大数据“数据生态城市”解决方案发
布会。据了解,“数据生态城市”解决方案是贵阳建
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举措,也是贵阳市
政府与数据堂大数据战略合作的核心引擎。
对于这一解决方案的诞生,数据堂CEO齐红威
告诉本刊记者,地方政府产业升级、产业转型的诉求
正在苏醒,这一诉求的本质可以通过数据的应用提
升原有产业的效率,或者打通原来无关的多个产业,
实现整个城市整体产业的生态化。
据悉,“数据生态城市”的建设核心在于基础设
施、采集汇聚、加工处理、资产运营和应用培育五大
环节。而基于该五大环节所打造的闭环生态系统以
摇号买车及对多方协同推进、数据安全分级、数据标准化、制
度机制建设等关键问题的研究探索,“数据生态城
市”将实现“惠民”、“善政”和“兴业”三大效用,全
面覆盖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等城市活动主体,为我
国新时期城市管理和发展提供最佳实践路径,为调
整地方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激发区域市场活力
构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贵阳生态良好,加上政策引导和扶持,目前是
国际、国内最适合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地区之一。作为
‘数据生态城市’解决方案的合作伙伴,大数据产业在
贵阳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齐红威告诉记者。
责编:张利娟
在贵阳市高新区创业园,创
客在展示无人机。
19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