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婚庆专业为...
第20卷第1期2021年1月
职业技术
巍巍中山陵Vocational Technology
Vol.20No.1
January,2021
DOI:10.19552/jki.issnl672-0601.2021.01.008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婚庆专业为例
程佳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太原030032)
摘要:产教融合是国家明确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也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的必由之路。为了保证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中能够健康快速发展,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基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必定要经历反复实践和仔细推敲,探索出校企双赢的具体方案。文章从高职婚庆专业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势,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探索了产教融合在高职婚庆专业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探索;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2-0601(2021)01-0039-05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New Mode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the Wedding Major of Taiyuan Tourism College as an Example
CHENG Jia
(Taiyuan Tourism College,Taiyuan030032,China)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s the dire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
nt,which is clearly put forward by the state,and also the only way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survive.In order to ensure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and truly become the training base of socialist builder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mode of running schools must undergo repeated practice and careful deliberation,and explore a win一win specific plan for schools and enterpris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from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wedd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Using the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comparison,to explore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wedding major teaching.
Keywords: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practical explor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o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掌握一技之长的工匠体成为祖国建设的主力大军,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学习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工匠精神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
90年代中期,中国职业教育开始萌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校企合作始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然而,如何合作、采取哪种模式合作、合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成为职教领域一直探讨的
问题。“产教融合”理念的提出,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基于一代代职教人的经验总结得来的,并最终确立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将“产教融合”理念更好地融入职业教育,不同专业与企业具体采取何种合作方式,如何调动企业的合作积极性,成为新的研究
收稿日期:2020-04-17
作者简介:程佳(1980-),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婚庆服务与管理。
—39—
第20卷职业技术
课题。
1产教融合思路的提出
建党100周年标语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这些文件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产教融合问题,提出了深化产教融合,是完善人才培养、产业创新等有机融合的重要举措,私家车多少年报废
是推动教育、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生产与教学相互渗透、有利于职业教育与行业生产的快速接轨,有利于保障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双师型队伍的快速组建。
2018年4月,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山西省促进产教融合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8J38号)。2019年3月,太原市被山西省政府列为产教融合试点城市,2019年11月2日,太原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太原市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并政办发[2019J37号),从政策的角度岀发,统筹顶层设计,合理优化布局,强化职业教育基础,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双主体作用,通过加强财税扶持、用地政策、金融鼓励等措施,营造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2高职婚庆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成立于2017年,经过三年的发展,逐步成为师资队伍精良、教学水平过硬、校企合作多元、人才培养完善的专业。尽管婚庆专业人才在市场中需求度较高、待遇优厚,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仍然存在诸多发展中很难解决的实际问题。⑴
2.1招生人数的困境
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22家院校开设婚庆专业(或婚庆专业方向)。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婚庆专业仍然属于小众专业,在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心目中,并没有婚庆专业的概念。另外,受到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北方地区大多数家长并不认为婚庆行业发展前景光明,相反认为从事婚丧嫁娶行业的人
地位不高、收入有限,因此很难认可孩子选择这一专业。从全国开设婚庆专业的院校招生情况来看,也体现出这一特点,北方大多数婚庆专业院校招生情况都呈现持续低迷状态,南方院校则呈现学员爆满,由于实训条件有限而岀现限制招生额的现象。
当然,高职院校生源数量的困境不仅仅体现在婚庆专业,各个专业都有此趋势。究其原因,和高考考生甚至中职生源的锐减都有关系。据山西省招生考试网数据表明,以山西省高考报名人数为例,2012年高考报名人数36.1万人,至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已滑落至31.4万人。
除了生源的持续减少,上文提到的家长对于婚庆专业的认识误区也是制约婚庆专业招生的重要原因。很多家长、考生对婚庆行业的认识还局限在农村地区专门为别人家办红白喜事、敲锣打鼓、吹奏啖呐的服务人员层面,认为这部分人普遍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也不稳定。正是受这样的陈旧观念制约,使得婚庆专业在国内很多院校招生时受到冷落。
2.2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婚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2007年才在国内首次出现,经历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全国也只有二十余家院校开设此专业。由于本科、研究生学历阶段尚未开设婚庆专业,因此各个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都出现了共同的问题—
师资队伍匮乏。在职教师由于专业不对口且缺乏工作经验,主干课程不得不外聘教师。然而,外聘教师虽然工作经验、生活阅历丰富,却往往学历不高,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教学理论,在授课时逻辑条理不清、控班能力不强,从而无法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由于代课经费、行业号召力等因素,学校也很难请到大量行业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
2.3实训条件面临的困境
实训场所是职业院校必备的教学条件,是学生们锻炼职业技能,检验所学知识的重要基地。近些年来,各大职业院校都加大了实训场所的建设、投资力度,实训设备投入普遍增加,但由此出现的管理不到位、毁损、荒置现象也时有发生。另外,建立实训场所除需要实训设备外,实训场地也是目前职业院校存在的一大问题,由于职业院校大多专业都属于技能应用型专业,都需要通过集中实训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因此尽管各院校
—40—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第1期
房产证查询
实训条件逐步改善,但实训教学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部需求。
与高职院校大多数专业一样,婚庆专业是一个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同时婚庆行业岗位较多(涉及婚礼
主持、摄影摄像、化妆造型、花艺场地布等),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实训室和实训设备,这些实训设备造价高、更新淘汰率快。因此,婚庆专业又是一个投入相对较大的专业。
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势分析
3.1从企业角度来看
鉴于以往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时常常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企业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现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企业积极投身职业教育。如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在2019年3月印发的《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中明确提出对于进入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的企业,国家政府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奖励,并按照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紧接着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鼓励措施,如《太原市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
除了政府给予的鼓励性政策,不少企业也体会到产教融合政策带来的实际利处,将员工培训提前到学院中,不仅能培养学生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大限度地扩充人力资源库,增大人才的选择范围,还能通过与学校的合作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地位。
3.2从学校角度来看
首先,招生方面,结合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鼓励校企联合招生。在原有招生途径的基础上,利用合
作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带动招生人数的提升。在实训场地建设中,根据产教融合企业筛选条件,要求企业必须为学院投资100万元以上或相应实训设备,从企业需求角度建立市场急需人才必备的实训条件,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现有的资源,校企共享实训资源。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可以聘请行业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学院专职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企业挂职锻炼,兼任企业一线管理人员,推进专业教师的成长速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定向培养,采取招生招工一体化的方式,在入校之初就初步确定学生的实习去向,定向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学到的知识,即可在企业进行实践,工学交替,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课程体系的健全完善,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参与课程、教材、考核方案、实习实践方案,1+X证书的开发,等等。⑵
3.3从学生角度来看
产教融合理念的有效落地,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专业技能和市场信息,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仅具有理论高度,还有应用性、实践性。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将所学技能通过合作企业平台及时运用到工作中,给学生带来实际利益;同时工学结合,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产教融合项目的渗透,学生和企业在学生入校就开始相互了解、磨合。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认可企业文化,端正职业态度,明确就业方向,避免了学生对就业产生的“迷茫”,更有效率地投身于学习当中。
4产教融合新模式的合作重点
4.1成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委员会
在合作之初,即成立“校企合作教育专家委员会”,共同制定合作方案、订立合作协议,制定符合学院、企业、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及教学计划等。从教学、实训、师资、就业等多方面协同入手,为企业和学生搭建互通“桥梁”,使企业深切感受到教学育人的重大责任,促使企业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都能积极参与。
随着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学院可以和多家企业、行业共建校企合作联盟委员会,委员会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对校企合作的有序推进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又是连接企业和高校的桥梁,促使学院以企业的需求作为教学办学的标准,促使企业在发展中能够得到学院的学术研发支持。另外,来自委员会企业的资金、设备和信息也是学院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4.2施行招生招工一体化
近些年,由于整体生源数量的持续缩减、本科院校分数线一路走低,加之受以往民众“重仕途、轻技术”的陈旧观念影响,使得全国每年高职院
—41—
第20卷职业技术
校招生情况普遍不乐观。产教融合理念促使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和实施招生招工方案,规范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学生入校即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两种身份,这样学生毕业时除了拥有毕业证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学生和企业双向再选择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入校时就明确自己将来的就业去向,有目的地学习知识技能。同时,企业也可以将自己的员工送入校园进行再培训,解决了企业专门设立培训中心的成本问题。
4.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往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通常是学校方制定岀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实践方案,企业被动执行,学校处于主动地位。这样做的后果是,忽视了学生和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不积极、企业不主动。产教融合型校企合作,要求校企双方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原则培养学生,实施弹性学习时间和学分银行管理。以婚庆专业为例,婚庆行业的旺季是每年的5~6月、9~10月,如果按照以往集中的半年制实习实践,学生势必会错失很多难得的实践机会。应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实践时间,工学交替,让学生在职场中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儿童理发剪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采取“专兼结合+理实一体”模式,即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利用
部分时间在企业做兼职员工,用有劳有酬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培养模式,必须赋予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教学管理、教学计划、实习实践等相应的权利。⑶
4.4教学资源共建
根据国家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要求,企业应当以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或者捐赠教学设施设备等,三年内累计投入100万元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发改社会〔2019〕590号,2019年3月28日)。
基于此,校方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借鉴企业、行业的岗位要求,提升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⑷当然,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选择可以在校内,可以在企业,甚至可以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实训基地可以是创业中心,可以是研发中心,甚至是服务技能演练基地。实训环节可以引入“现代学徒制”.成立由企业专家、技能大师和专业教师组成的实训实践辅导团队,负责学生学习的统筹安排,指导学生更好地锻炼所学技能。⑸除了建立实训基地,对于活页式教材的编写,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能体现出独特的优越性。职业院校的教材既要体现技能训练要求,又要有一定的理论拔高,还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这就要求教材决不能由某一方面的专家闭门造“书”,而应该集校企之力、众人之长、量身定制,并且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教材也应不断保持其先进性和灵活性。
在教学方法上,突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入企业实践教学环节,既充分利用企业技能操作的实用性,又结合教师所熟知的教学规律、教学手段,与企业共同开发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现有的科技手段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⑹
4.5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新兴行业迅速崛起,与之相适应,职业院校也诞生了诸多适应市场要求的新专业。这些新专业对技能要求更高,部分高职教师由于其知识体系的滞后无法胜任新专业的教学工作,这就需要高职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高职院校要重组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吸引更多符合市场要求的专业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要想短期内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必须奉行“送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训练,结合自身知识结构适时做出调整,掌握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新技艺、新科技的相关信息;将企业专家请进学校,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总指导,对企业兼职教师进行综合考核,保证他们的教学质量。
5结语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适应市场发展进行改革探索的
42—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第1期
必经之路。职业院校必须主动把握政策导向,抓住产教融合这一良好契机,与企业、行业、合作院校建立共生共赢关系。以市场为导向,确立职业院校的改革方向。通过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推广,将职业教育办出特,主动和企业共谋发展之路;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将职业竞争理念传递给教师和学生。最终,让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树立危机意识,建立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推进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潘海生,宋亚峰,王世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框架
建构与困境消解〔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69-76.
(上接34页)
生评价和用人单位评价。形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访查机制,建立学校、学生、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循环系统。
(4)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长效改进机制(A)。完善基于“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将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对毕业生满意程度等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并且根据毕业生评价和用人单位的回访结果、专业发展前景与发展水平及国家政策与行业环境及时修正和调整培养方案。积极开展人才培育的过程管理,不断完善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制,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确保能够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
5结语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敬业专注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的价值理念,在高职院校人才的培育中凸显岀越发重要的地位。“双高”建设是“工匠精神”培育的优良平台和有力抓手,高职院校整合各种现有教育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工匠精神”培养方案及教学制度,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工匠之师”,为毕业生具备时代所需要的“工匠精神”提供基础保证。
此外,高职院校还要提升自身治校水平和服[2]张量.现代学徒制在婚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
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80 -82.
赛尔号怎么
[3]王福建,王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问题及深化策略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2):59-63.
[4]吴脊.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模式困境与解决思路研
究[J].纳税,2020(6)=29&
[5]李玉明.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就业服务精准对接
研究[〕]•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08 -110.
[6]陈令霞.混合所有制办学视域下对“深化产教融合、校
企合作”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02): 103-104.
(编辑刘茗沅)
务能力,这同样需要政府的主导,形成重视职业技能的氛围,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到高职教育中,搭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从培养技术工人向培养技能型大学生、研究生延伸拓展,创办适应我国国情的双元制大学,满足专科、本科等不同层次人对高职教育不同选择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让髙职教育由层次向类型转变,真正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
参考文献
[1]朱爱胜.立足区域和行业的中国特高水平高职学校
建设一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8):20-24.
[2]胡俊平,顾京,吴兆明.高等职业教育“双高”建设的要
义、表征和策略[J].江苏高教,2019,(11):119-124.
[3]刘传喜,李秉强,黄磊.高职院校“双高”建设的逻辑、
内涵与行动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9,19(40):50 -54.
[4]庄西真.中国特职业教育““双高”计划”:怎么看、
如何干[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9)=50-54. [5]柴草,王志明.“双高”建设视域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
的困境与出路[J].成人教育,2019,(11):59-65. [6]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8(3):53-56.
(编辑文新梅)
—4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