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惠州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总复习
1.文言文阅读。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是日更定矣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新浪微博不能发私信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抒发了其怀念故国的深情。
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做铺垫。
C.文中在叙写湖心亭奇遇时运用运用了神态、心理、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D.本文叙事时的情绪变化是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甲)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诸军①俱发,陈②于香积寺北澧水之东。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贼众十万陈于其北,李归仁出挑战,官军逐之,逼于其陈;贼军齐进,官军却,为贼所乘,军中惊乱,贼争趣辎重③。李嗣业曰:“今日不以身饵贼,军无孑遗④矣。”乃肉袒,执长刀,立于陈前,大呼奋击,当其刀者,人马俱碎,杀数十人,陈乃稍定。于是嗣业帅前军各执长刀,如墙而进,身先士卒,所向摧靡。都知兵马使⑤王难得⑥救其裨将,贼射之中眉,皮垂鄣目。难得自拔箭,掣去其皮,血流被面,前战不已。贼伏精骑于陈东,欲袭官军之后,侦者知之,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引回纥⑦就击之,翦灭殆尽,贼由是气索。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诸军:“安史之乱”中唐朝对抗叛军的各路兵马。②陈:同“阵”,阵列,这里作动词,列阵。③争趣:巡夜搜捕,这里有争抢的意思。辎重: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④哈尔滨大列巴孑遗(jié yí):遭受兵灾等大变故多数人死亡后遗留下的少数人。⑤都知兵马使:官名,唐朝时掌军府兵权。⑥王难得:唐代将领,下文中的“仆固怀恩”也是唐朝将领。⑦回纥:唐朝北部的游牧民族政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既克
②再而衰
③所向摧靡
④以身饵贼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日不以身饵贼
A.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
D.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贼 伏 精 骑 于 陈 东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难得自拔箭,掣去其皮,血流被面,前战不已。
②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5)甲乙两文同样表现战争,描写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吾故人黎錞①,字希声。治《春秋》有家法,欧阳文忠公喜之。然为人质木迟缓,刘贡父戏之为“黎檬子②”,以谓指其德,不知果木中真有是也。一日联骑出,闻市人有唱是果鬻③之者,大笑,几落马。今吾谪海南,所居有此,霜实累累。然二君皆入鬼录。坐念故友之风味,岂复可见?刘固不泯于世者,黎亦能文守道不简随者也。
(选自苏轼《黎檬子》)
①黎錞,北宋著名经学家。錞,音chún。②黎檬子,水果名。失落的心情③鬻,音yù,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饮少辄醉
③治《春秋》有家法
④岂复可见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闻市人有唱是果鬻之者,大笑,几落马。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欧阳修便是【乙】文所提“欧阳文忠公”,因他谥号为“文忠”,故称“欧阳文忠公”,他与【乙】文作者苏轼都名列“唐宋八大家”。
B.【甲】文开篇由写全景入手,层层推进,写远景、近景,最后于“峰回路转”处推出主景
﹣﹣醉翁亭。寥寥数语,神形兼备,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C.【乙】文最后一段写出了刘、黎二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共同特点。
D.【乙】文刘贡父戏称黎錞为“黎檬子”,是因为他长得像黎檬子。
(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的作品。请结合两文内容,简析他们在生活态度方面的相同之处。
4.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
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清理手机系统垃圾(乙)
余之梦西湖也,如家园眷属,梦所故有,其梦也真。今余僦居①他氏已二十三载,梦中犹在故.居。旧役小俟②,今已白头,梦中仍是总角③。夙.习未除,故态难脱,而今而后,余但.向蝶庵岑寂,蘧榻纡徐④,惟吾旧梦是保,一派西湖景,犹端然未动也。儿曹诘问,偶为言之总是梦中说梦非魇即呓也。因作《梦寻》七十三则,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
余犹山中人归自海上,盛称海错⑤之美,乡人竞来共舐其眼。嗟嗟!金齑瑶柱⑥,过舌即空,则舐眼亦何救其馋哉!
普洱茶生茶和熟茶的区别(选自张岱《西湖梦寻•自序》)
(注释)①僦(jiù)居:租屋居住。②俟:同“奚”,仆役。③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前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故称总角。④蘧(qú)榻纡(yū)徐:蘧榻,用苇或竹编成的粗席。
纡徐,从容缓慢。⑤海错;海产种类繁多,通称为海错。⑥金齑(jī)瑶柱:金齑,菰(gū)菜,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池沼里,花单性,紫红。嫩茎的基部经黑粉菌寄生后膨大,做蔬菜吃,叫茭白。以其黄,故名。瑶柱,干贝的一种。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梦中犹在故居 |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
B.夙习未除,故态难脱 |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
带宽限制C.余但向蝶庵岑寂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
D.余犹山人,归自海上 |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一派西湖景,犹端然未动也。
(3)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偶 为 言 之 总 是 梦 中 说 梦 非 魇 即 呓 也
(4)(甲)(乙)两文蕴含了作者共同的思想感情,试加以概括。
5.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小题。
(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二)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
张颊竖鳍。鼓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飞鸢过而攫之,磔①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②己,妄肆③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