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抬头是什么意思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三课时
这是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三课时,是优秀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三课时第1篇
一、自学环节
1、知识链接:
作者作品简介: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
代表作品《宋学士文集》。
背景简介:洪武十一年(1378),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他应召入朝觐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军则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了这篇序文,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珍惜太学的学习条件,刻苦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篇选的是序文的前半部分。
题目解说:所谓序,一种是写来评介住做的,叫书序;一种是赠送别人的,叫赠序。本文属后者。
2、知识检索:(A级)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嗜血逾约加冠叱咄俟负箧曳屣皲裂
僵劲媵人衾容臭烨然蕴袍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B级)
一读:学生听录音范读,听准字音;
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
三读:各组派代表有感情的读。
思考:①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②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4、通译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A.解释加点的字。
⑴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⑵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功能 ⑶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⑷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⑸俟其欣悦,则又清焉
B.翻译句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
五险是哪五险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俯身倾耳以请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翻译下列通假字。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同舍生皆被锦绣。
D.指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录毕,走送之。
媵人持汤沃灌
日再食
二、展示环节
1.作者简介2.生字词3.通译课文
三、检测环节
四、总结评价:学法指导:
阅读相关信息,了解作者作品,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
结合书下注释或查字典掌握加点字读音,
读通课文,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
检查签字
结束。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三课时第2篇
一、简介作者。
二、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正音正字。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略)
三、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
四、分析课文。
本文写法上的特点是对比论证,第1、2两段内容层层相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的见解。第2自然段可分为5层,前4层从四个方面与第1段相对照,第5层从对照之中得出结论。第1层凛稍之供,葛裘之遗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緼袍敝衣;第2层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行深山巨谷;第3层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未有稍降辞;第4层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第5层结论:在艰难困苦中,尚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如不能有所精,有所成,不是智力低下,而是用心不专。
文章第3段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为了进一步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向学。
五、总结、扩展
课文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求,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结合课文,谈谈自己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二段。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三课时第3篇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家长的感谢老师的话
梅兰竹菊诗句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比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