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联盟校(九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 1965年5月,地质工作者在元谋县大那乌村发现了元谋人的左右中门齿,还发现了17件石器制品。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炭屑和一些被烧焦的骨头。据此可知,元谋人()
A.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B.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C.开始大规模饲养家畜D.会打制石器和使用火
2. 中华文明从有人类开始,单居到居,进化到氏族社会,由三皇五帝,尧舜禹汤逐步统治成为国家,成为有秩序的人类。在上述演进过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B.中华文明的传
承
C.私有制度的出
现
D.优越的政治制
度
3. 占卜是商王通过贞人(专职占卜的人)借上天以神化王权的一种手段。从已发现的卜辞来看,商代占卜的范围非常广泛,商王对国家大事的决策,事先都必须向鬼神占问。这主要反映出商代()
A.王权与神权的结合B.中央集权的初步建立
C.宗教组织相当完备D.祭祀和占卜开始流行
4.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
5. 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律性。以下主张体现孔子“仁”的精神内涵的是()
下沙歌词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兼相爱、交相利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6. 商鞅两次颁布“分户令”,系统整理了全国户籍,明确规定“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颁布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
A.维系嫡长子继承制B.抑制贵族势力的膨胀
C.革新中国婚姻制度D.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
7. 秦朝重视道路交通建设,不仅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系统,而且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秦朝的这些做法()
A.开启中国路网建设新时代B.利于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
C.表明郡县制优越于分封制D.旨在满足秦始皇巡游享乐
8. 孟德斯鸠说过∶“权力应该被用来限制权力”,塞·约翰逊指出权力不易确定之处始终存在危险。为此,汉朝推行()
A.察举制B.刺史制C.九品中正制D.行省制
9. 《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该史料可以用来解释汉初实行()
A.休养生息政策B.郡国并行制C.盐铁官营制度D.中外朝制度
10.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接受桑弘羊的建议,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将五铢钱的铸造权收归中央统一管理,建立皇家铸币厂。这一做法
()人事文员岗位职责
A.避免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B.大大加快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有利于遏制地方势力的膨胀D.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11. 下表为汉代部分大司马大将军(中朝官员核心)概况,据此可知两汉时期()
A.察举制逐渐流于形式B.宦官势力威胁皇权
C.外戚政治具有两面性D.皇帝昏庸乱象丛生
12.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
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去。司马迁此举意在()
A.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B.实现华夷之别完全消失
C.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D.构建同源同祖思想观念
13. “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
A.证明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personality作文C.为“学在民间”创造了条件D.推动两汉科技领先于世界
14. 史学家指出“自今三家鼎足四十有余年矣,吴人不能越淮、沔(汉水)而进取中国(中原),中国不能陵长江以争利者,力均而智侔,道不足以相倾也”。这表明三国鼎立的出现()
国庆诗词大全100首A.缘于人才因素的均衡B.具备客观的自然条件
C.有利于中原经济发展D.是走向统一必要步骤
15. 下表是东汉永寿三年到西晋太康元年著籍人口变化表(部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频发B.寺院经济的膨胀
C.专制皇权的衰落D.豪强士族的发展
16. 下表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姓氏改革()
A.体现了少数民族的趋势B.导致了北魏政治的动荡
C.意在争取鲜卑贵族势力支持D.有利于黄河流域的统一
17. 隋朝在洛阳的运河附近修建了兴洛仓、回洛仓等大型粮仓用于存储来自江南的粮秣;至唐代后期更是有“国家用度尽仰江、淮,若(运河漕运)阻绝不通,则上自九庙,下及十军,皆无以供给”之说。由此可见()
北辙南辕人物关系图A.运河漕运是隋唐时期唯一的远程运输方式B.运河漕运的兴起,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C.东南地区是隋唐时期国家的赋税收入重地D.东南地区的税收极重,导致农民起义频发
18. 780年,唐代实行两税法,规定“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其社会意义在于()
A.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B.杜绝了土地兼并问题
C.将“人文关怀”政策化D.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
19. 五代时期花蕊夫人在其《宫词》诗中有“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之句。回鹘文化在中原内地的流行反映了()
A.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B.中外交流开始触及生活领域
C.大一统国家意识形成D.汉人普遍喜好少数民族文化
20. 自唐代开始,原本产于中国南方地区的茶叶开始流向北方,许多贵族、士人开始享受饮茶的乐趣,在唐诗中,频可见关于“贡茶”“饮茶”“种茶”的描述,这些描述也被后世的史学家当作研究唐代茶史的重要史料。这说明()
A.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B.豪门士族生活日益奢侈糜烂
C.唐诗全面反映了唐社会风貌D.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源于唐朝
21. 公元七世纪初曾西行取经、回到中国之后口述《大唐西域记》一书,后被明代著名小说《西游记》当成唐僧一角原型的唐代高僧是()
A.鉴真B.法显C.悟空D.玄奘
22. 安史之乱爆发后不久,唐朝都城长安失守,唐玄宗在流亡四川的途中,下诏赋予各节度使以自调军粮、任免辖区内官吏、主管辖区内赋税徭役征发等职能。这一措施的实行()
A.促成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B.导致唐朝统治土崩瓦解
C.使得安史叛军被迅速平定D.造成“三冗”问题严重
23.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4. 元朝至正年间陈信惠被实授担任澎湖寨巡检,驻扎于澎湖岛,管辖澎湖和台湾,隶属新设的福建行省。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开启了海峡两岸的交往B.革新了地方行政体制
C.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D.加强了西南边疆管理
花心校草霸上我二、论述题
25. 秦泰山刻石,为秦始皇嬴政封禅泰山“以颂秦德”所立。影响最大的秦代刻石有七块,其中六篇载于《史记》,《峄山刻石》因拓本而流传至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刻石节选
峄山刻石: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一(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琅琊刻石: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除疑定法,成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轻易……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对极北地区的泛称)。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材料二《峄山刻石》局部∶皇帝立国,维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