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谢丹)
第7课 《变中求“公”---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 学 设 计
【选题缘由】
钱穆先生主张,对本国历史持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他认为,“我们应该正视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加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教学立意】
本课立意:有别于过分强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本课以挖掘制度创新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关注隋唐三大制度凝练的“公开公平公正”理念,是历史给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课明线:隋唐制度的整合、创新与辐射。
本课暗线:制度创新与国家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体现出的“公平公正”的理念。
【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要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是,“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
是什么星座2.教材内容及地位:
教材内容:包含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和赋税制度等三大制度;
教学内容的地位:
(1)回答了上一课“隋唐出现盛世的原因”这一问题,有利于构建完整的隋唐史知识体系;
(2)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体现,在中国制度发展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内容的缺陷及教学策略
教学内容缺陷:历史概念多且难以理解,知识逻辑结构不够完善;
自定义表情
教学对策:应精选史料、设置情境,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高一未分文理科且没有接触过部编版新教材的学生。
知识储备: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等三大制度有一定了解。
思维能力:初步具有独立思考意识和一定的探究能力。
学情问题:知识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知识联系性不够。
应对策略:
1.借助史料,构建完整的历史发展线索,理解隋唐制度的变化,培养学生历时性思维。
2.借助史料和情境,探究隋唐三大制度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共时性思维。
3.借助史料和问题,感悟三大制度凝练的“公开公平公正”理念,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史料阅读的对比,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隋唐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赋税制度的作用,学会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2.时空观念:通过解读史料,认识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
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设置情境和问题解读,分析隋唐制度变化的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培养学生以史料为依据,对隋唐时期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赋税制度等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这段历史,让学生明白隋唐时期制度的创新性,培养学生民族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感悟到践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和评价隋唐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等三大制度。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简单
确定依据:教学立意、课程标准、学情和教材分析
2.教学难点:认识隋唐制度创新中体现的“公开公平公正”理念
突破策略:
(1)精选史料、创设情境,通过历史比较,构建知识体系。
(2)通过多元评价认识三大制度凝练的“公开公平公正”理念。
【教学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史料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布置课前自主预习,任务如下:
1.回忆隋唐以前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动脑),通过教材了解隋唐选官制度的创立与发展过程,分析其影响(动手)。
2.回忆秦汉以来中枢机构的变化过程(动脑),结合教材了解隋唐中枢机构的构成、特点及影响(动手)。
3.根据教材内容,梳理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实行的背景、主要内容(动手)。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隋唐制度的渊源;通过学生自主梳理新课内容,初步了解隋唐三大制度的概况;让学生养成课前“动手、动口、动脑”的习惯,践行“不预习、无学习”的理念,为高效学习打下前置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述:北大教授袁行霈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华文明史》一书中提到:隋唐时期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文明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在整合中创新,在创新之后显示了空前的辐射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隋唐制度的整合、创新与辐射的过程。
端午假期不需调休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借用学者对隋唐历史特征的经典评述,告知学生本课的学习线索,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带着清晰的思路完成本课的学习。
(二)新课内容
1.隋唐制度的整合与创新
(1)选官制度的整合与创新
(过渡)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
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的确如此,一种制度的产生需要量变的积累,是对以往的制度进行广泛整合的结果。隋唐制度既是前此数百年建置的条贯和折中,也是南北朝以来国内不同民族互相交流、不同文化融会整合而产生的某些制度的延续和发展。                                 
材料一  隋唐以前的选官制度
时期
主要选官制度
汉代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方今选举……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二曰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
魏晋
“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人弃德而忽道业。”
教师设问:材料一反映了汉至魏晋中国推行了哪些选官制度?
这些制度有哪些不合理之处?(参考答案: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选拔范围主要集中在
士或世家大族;选拔权力主要集中在地方。)
(过渡)选贤举能是中华民族亘古的追求,为了选拔有用之才,历代统治者进行了不断的尝试。
材料二: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高腰裤——《阎步克自选集》
请根据材料二,分析魏晋时期针对九品中正制的弊端,统治者做了哪些调整?(参考答案:增加文化考试
教师总结:通过文化考试选取人才,这种方法为隋唐统治者所整合继承,从而够成了科举制的渊源。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知道科举制度的产生来源于魏晋时期的历史反思,理解制度创新并不是截断众流、无所依傍地突然发生,从而达成教学目标1。
材料三  隋唐科举制度的演进历程
教师设问:结合材料三及教材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伤心的情歌
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选官权
选拔方式
选拔标准
选材范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材料三信息的提取,从选官权、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材范围四个方面梳理魏晋至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用表格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根据表格并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创新之处,引导学生感悟科举制体现的公平、公正的理念,达成教学目标2。
(过渡)有西方学者认为: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四 教材39页学思之窗
材料五 《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
教师设问: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材料四、五,你如何看待“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观点。
(学法指导教师对学生作关于历史评价类问题的学法指导:
(1)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评价历史事物;
(2)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视角;
(3)把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评价。
答题思路:
(1)赞同观点,从科举制历史进步性角度思考;
(2)反对观点,从科举制的局限性角度思考;
(3)总结环节:一分为二看待科举制度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对教材史料的深度挖掘,运用开放性问题驱动教学,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全方位评价科举制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达成教学目标3。
小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
(设计意图)总结梳理,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可视化,帮助学生知识建构,感悟制度创新推动历史发展。
(过渡)人才选拔与培养的公平公正,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从而促进社会发展与国家的全面繁荣。唐朝很多著名的宰相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都是通过科举入仕的。在隋唐时期,宰相由哪些人构成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隋唐的中枢机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