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常识12-汉代察举制度与魏晋九品中正制
文史常识12-汉代察举制度与魏晋九品中正制.txt机会就像秃子头上一根毛,你抓住就抓住了,抓不住就没了。我和你说了10分钟的话,但却没有和你产生任何争论。那么,我们之间一定有个人变得虚伪无比!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相遇是缘,相知是份,相爱是约定,相守才是真爱。  文史常识-汉代察举制度与魏晋九品中正制
汉代察举制度与魏晋九品中正制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稳定政治,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从隋唐到明清主要实行的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以前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汉代的察举制度和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
所谓察举制度,实质上是一种推荐制度,即州郡等地方长官在自己管辖区内考察、选拔人才,按照一定的科目如孝廉、贤良方正、秀才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中央政府推荐合乎相应标准的人才,经过适当的考核,授与官职。察举制度的形成,大约是在西汉文帝到武帝期间。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成为主要的选官制度,但察举制度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九品中正制衰落后,察举制度在隋唐之际逐步演变为科举制度。有的学者认为,察举制度是科举制度的前身和母体。察举制度作为主要选官程序的时间,达七八百年之久。
索尼a6300汉代的察举,一般先由皇帝诏定科目,当时科目名类繁多,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科,
即常科或经常性的科目,常科是指岁举性科目;另一类是特科,即特定或特别指定的科目。现在我们简要地介绍一下这两大类中的主要科目。先看常科中的孝廉。
按照孝子、廉洁之士的标准察举人才的科目,称作孝廉。孝廉是两汉最主要的察举常科。它起源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由董仲舒奏请而兴起。西汉时每郡岁举孝廉两人。由于汉代各郡国人口数量相差很大,大郡人口多至百万以上,小郡只有几万人,一律按每郡岁举两人的规定察举,就存在名额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东汉和帝采纳丁鸿、刘方的建议,实行按口率岁举的办法,“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后汉书·丁鸿传》)。后来又照顾别郡,规定“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后汉书·和帝纪》)。有的学者统计,实行上述按口率察举的规定,全国每岁所举孝廉数约为228人(参看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第98页)。
陈奕迅有哪些歌好听
西汉孝廉中,大都是官僚、贵族以及富豪的子弟,但也有不少布衣平民。孝廉本人的身份则以儒生为最
多。被举的孝廉,一般先在郎署供职。然后由郎官升迁为尚书、侍中、侍御史,或外迁县令、丞尉、再迁刺史、太守等。
其次看看常科中的茂才。茂才又作茂材,也是汉代较为重要的察举科目。西汉时称作秀才,东汉时因
避光武帝刘秀之讳改为茂才。察举茂才,也始于汉武帝时。西汉时举茂才为特举,东汉时改为岁举。不过,近有学者考证西汉时在特举之外,还有岁举(参看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第40-44页)。作为一种推荐制度,察举科目不同则推荐人即举主的身份以及推举方式也有所不同(被推举的人称为举主的门生或故吏)。汉代察孝廉,一般都由郡国举荐,而察茂才,举主则是多方面的。西汉时茂才主要是州举,但也有郡举,还有派员专举,列侯、丞相、光禄勋、御史、中二千石察举等。东汉时察茂才的举主有三公、将军、光禄、司隶、州刺史等等。
茂才的资历与孝廉也有所区别。孝廉大多是从未仕者中察举,而茂才中既有已仕官吏,又有州郡吏与被察举的孝廉以及太学生、平民等。茂才绝大多数被任以县令或相当于县令一级的官职。这一级别的官职显然高于孝廉只被任以郎官的级别。汉代的茂才是比孝廉高一级的察举科目。因此,每年察举茂才的人数是很有限的。有的学者据《后汉书,百官志一》注引《汉官目录》所载建武十二年八月乙未诏书统计,每岁三公举茂才三人,光禄举一人,司隶举一人,州牧举十二人,共计十七人,加上位比三公的将军所举,也不过二十人左右,还不到孝廉的十分之一。汉代的岁举常科,还有察廉、光禄四行等,不在此一一列举。
现在我们谈谈特科中的贤良方正。所谓贤良方正,它是特科中最主要的科目。意为德才兼备的人。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询问政事得失,中者即授以官职。贤良方正作为科目,从这时正式产生也以此为标志。两汉贤良方正科大多是在遇到日食、地震、奇特星象以及
各种自然灾害以后举行。因为古人认为各种灾异是上天对人间帝王的谴告,遇到灾异皇帝就得招纳贤才,广开直言进谏之道,以匡正自己的过失。
贤良方正在名目形式上颇多变化。有时可单独说“贤良”或“方正”,有时也可以在“贤良方正”、“贤良”或“方正”的后面连接其他名目,如“直言”、“直言极谏”、“可亲民者”、“有道术之士明政术达古今”等等。贤良方正科的举主范围较宽,列侯、特进、三公、将军、诸卿、中二千石、二千石、司隶校尉、州牧、郡国守相之中,由皇帝指定。诏举贤良方正的人数大都为“各一人”。贤良方正的资历一般
入团申请书格式模板
均为现任官吏,或故官出身者以及州郡的属吏。
察举出来的贤良方正,还必须送到京师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对策。被举人的对策如引起皇帝的特别兴趣,还要进行反复策试,即所谓“两策”或“三策”等。对策的地点没有固定,有时在太常寺,有时在公车,有时在白虎观。对策的内容大都是国家大事,如治国兴邦的道理、历代兴亡变化的原因等等。对策后授以官职的级别一般较高,高第者所授官职基本上都秩比六百石以上,如县令、中大夫、谏大夫、议郎等等。贤良方正下第者授官情况大致与孝廉相当。
灰空间我是谁两汉中特举的科目很多,除贤良方正外,还有贤良文学、明经、明法、至孝、有道、敦厚、尤异、洽剧、勇猛知兵法以及明阴阳灾异等,限于篇幅,我们不能在此详细介绍。
毛巾发粘
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两汉的察举制度与后来的科举制度相比,有几个较为重要的特点:一是它与学校教育没有紧密关系;二是察举为主,考试为辅,先选拔后考核,经过策试也只有高下之别;三是没有设立选官的专门机构和专职官员;四是入仕、铨选、升迁、考课等常常混为一体。
察举制度虽然对两汉社会的政治稳定、官僚阶层的更新换代等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制度本身以及实行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少流弊。比如一些人为了出名而被举荐,不惜弄虚作假,瞒上欺下;一些人钻察举制度缺乏严格的考试程序的空子,营私舞弊,滥用职权;一些人利用被举人与举主之间门生、故吏的私人关系,组成大大小小的私人集团,进而发展为各种门阀士族集团。所有这些弊端都严重危害了封建选官制度本身的、原初的相对开放性和相对公正性,使面向一切吏民中贤者的察举制度最终被少数特权阶层的人所垄断,所破坏。尤其是东汉后期,君主昏庸,外戚宦官专权,察举制度日益腐败。正如《抱朴子.审举》所批评的:“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夫选用失于上,则牧守非其人矣,贡举一轻于下,则秀孝不得贤矣。故时人语日: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产生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针对东汉后期察举制度的流弊所制定的,它企图打破汉代大族名士主持乡间评议、控制选举过程的局面。所谓九品中正制,又称作九品官人法,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的建议后开始实行的。根据杜佑《通典》和学者们的研究,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是:各州、郡、县设置大、小中正。所谓中正,是掌管某一地区评选人品的负责人。大、
小中正,都由中央选派当地有“识鉴”才能
的官员担任。中正对自己所管辖的人物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或九品。中央政府根据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授与相应的官职。
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是中正的人选和职责。曹魏时,郡中正都由各郡长官推选。到了晋代,州、郡的大小中正都由中央三公中的司徒选任。中央政府不仅控制着中正的选任之权,而且有的朝廷官员还兼任中正,如有以司徒兼中正的,有以吏部尚书兼中正的。另外,还有一个人兼任数州中正的情况。中正的主要职责是评品人物,向中央政府提供被评品人物的各项材料以作为授官的依据。有关的评品材料大致包括三个部份:一是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父祖辈的资历和仕宦情况。家世的记载材料称作“簿世”或“簿阀”。中正一般都详细掌握所管辖地区士人的家世谱碟,以便随时查考呈报。二是状,即行状,主要是指对一个人的品行和才能的评价。选举过程中要参考被选人的行状,早在秦汉时就己实行,只不过汉代的行状叙述很具体,而魏晋的中正之状的评语却是极为简约概括的。显然,这与魏晋玄谈祟尚简约含蓄的风气有关。我们可以举晋人孙楚为例,州中正王济给孙楚作的状只有“天才英博,亮拔不”八个字(参看《晋书·孙楚传》),而孙楚年少时有一次与王济交谈,居然能将“漱石枕流“的口误曲解新意(参看《世说新语.排调})),可见当时的清谈风气对人物行状的评语风格的影响。
中正评定人物的材料的第三个部份就是品,也就是定品级。上文我们已介绍九品的名称,用九品来给
人物进行等级分类,其法由来已久。《汉书·古今人表》即如此。品是根据状来决定的,同时又必须参考家世,而且越到后来家世就越成为品第高下的一主要依据,因此,就必然出现品状不一的矛盾。中正品第人物与官位级别有直接联系。升品意味着升官,降品意味着降官。由于品第与官位密切相关,所以,中正对人物的品第,需要定期调整。魏晋时期三年一次调整品第是常例。不过,中正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升降品第。中正评定的品级,要用黄纸写好,收藏在司徒府。如有升降变化,都应上报司徒府改写黄纸。所谓黄纸,实际上相当于一种注明记载品第的簿册。人物的品第虽然可细分为九品,但据当时的时尚可以把九品看作两大类别,即上品和卑品。上品包括一品(上上)、二品(上中)、,三品(上下)。一品一直徒有其名,无人能获得。二品就是最高品级。三品以下则算作卑品。中正自身也有品第,一般说来,中正应该是二品。如果是品第较低的人出任
中正,就要升品。中正如果给人物定品不当,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伊能静不雅九品中正制在实行初期,对于选举制度的专职化,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它在实行过程中特别是后期,却必然产生类似于察举制甚至比察举制更为严重的弊端。比如中正本身多贪赃枉法、行贿受贿,搞裙带关系。中正职位大都被门阀士族所垄断。中正评品人物,专重家世,崇尚虚名,以族取人,以名取人,最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极为不公正的局面。早在西晋,刘毅就在《请废九品疏》中全面抨击了九品中正制的种种弊病,要求废除这一制度。由于这一制度有利于门阀士族,它在晋代不可能被废除。从曹魏时兴起到两晋时鼎盛再到南北朝时衰落,九品中正制
前后实施了近四百年之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