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店铺装修开题报告
旅游管理
试论宁波市城市旅游形象的定位及推广策略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高晓松背景
《1》国外研究动态:
1.1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1)20世纪70年代,外国学者开始了对旅游形象理论的研究,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放在供求关系的“求”方,即研究旅游者为什么会选择某一个地方进行旅游,克尔顿研究认为某一个旅游地的形象是旅游者选择停留在这个旅游地的重要依据。美国的“I love NEW YORK”运动使得旅游目的地在营销过程中更加重视一个城市的旅游形象问题。
(2)20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对旅游形象问题的研究由以前单一的“求方”逐渐转向为“供”方,即把重点放在研究某个旅游地应当如何树立旅游形象以吸引游客上,以便开拓更多的客源市场。冰雹砸了车保险赔吗
(3)1989年,chon提出“推引力”模型,强调某个旅游地的自然、人文等资源的吸引力程度才是真正使游客做出选择去该地旅游的重要原因。
(4)1998年,Lubbe在Chon“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为何某一个旅游目的地能满足游客的动机、需求而使游客选择该地为他(她)的旅游目的地。
1.2推广策略研究
(1)20世纪60年代,旅游地的推广策略主要手段为广告、宣传、推进性推销。
郭麒麟:我开跑车怎么了(2)20世纪60年代末,旅游地的推广策略仍然以推销活动为主。
(3)20世纪70年代,旅游企业开始根据人口的分布特点、旅游者的兴趣、生活方式等对旅游者进行了分类,市场定位理论得到了推广。
(4)20世纪80年代,旅游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针对市场竞争、旅游者旅游动机、旅游企业在市场中的不同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
(5)20世纪90年代以后推广策略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产生了网络推广方式、绿营销方式、旅游文化营销、关系营销等。
《2》国内研究动态:
2.1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1)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旅游形象研究起步也比较晚,最早引起关注的是中国旅游城市的形象设计问题。
(2)1990年以来,以陈传康教授为代表的研究者对旅游地的形象问题予以了重视,在实践中提倡应用,并强调了文脉在其中的意义。
(3)1999年,李蕾蕾完成了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旅游形象的专著——《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
2.2推广策略研究
(1)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旅游企业基本上属于政府的接待机构,以此不需要旅游企业自己进行促销推广活动。
(2)1978年后,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强,旅游地的市场意识开始觉醒。
(3)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旅游业进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旅游地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使旅游地意识到必须将自己的产品主动的推向市场,旅游企业开始设立专门的“销售”部门。
(4)20世纪90年代,旅游企业的市场意识已经走向成熟,旅游企业的市场行为从简单的销售阶段走向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始设计自己的产品和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使自己的产品能融入市场并抓好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工作。
(5)20世纪90年代以后,和国外一样随着市场营销研究的日益发展,产生了网络推广、绿营销方式、旅游文化营销、关系营销等。
(二)选题依据
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形象驱动的时代,个性鲜明的形象定位已经成为各个旅游城市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旅游形象就像是该座城市的一张名片,它向人们展示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民俗风情、资源特等等。众多旅游城市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纷纷开始对其旅游形象进行塑造和构建。国际上著名的旅游城市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旅游形象。如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巴黎——“时尚之都”,威尼斯——“浪漫水都”,布鲁塞尔——“欧洲首都”。
(三)选题的意义
目前,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供给市场分类的越发细化,各旅游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宁波要想在这场没想硝烟的战争中占有优势就要对宁波的旅游形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并且运用正确、有效的手段把最具特宁波的旅游形象展现在旅游者的面前,使人们在众多的旅游地中
选择宁波作为他们的旅游目的地。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内容
1.宁波市城市旅游形象现状分析
2.宁波市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分析
3.宁波市城市旅游形象传播与推广策略
(二)拟解决主要问题
1.结合宁波的实际情况对宁波市的城市旅游形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2.运用正确、有效的营销手段,使宁波市城市旅游形象能够更好的传播与推广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一)研究步骤
本研究论文初步计划从2010年11月开始至2011年6月初结束,历时7个月时间。
1.准备阶段(2010.10—2010.11): 召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等,明确研究的方向、对象和方法。
2.启动阶段(2010.11―2010.12):选题及收集相关资料并撰写开题报告;撰写文献综述;拟
订论文研究提纲和研究方案。
3.实践研究阶段(2010.11―2011.1):进行实证研究。依据论文大纲撰写论文并交老师指导,进行多个轮回的指导研究,完成了最终定稿。
4.答辩阶段(2011.5—2011.6): 准备并参加论文答辩,提交毕业论文和完整资料。
(二)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法,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
(三)研究措施
以网络资源、图书馆电子图书、各种相关著作以及相关期刊论文作为研究的主要来源,采用
观察、经验总结、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以确定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四、参考文献
[1]Telisman-Ko su ta.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M]. Combridge: prentice Hall,1984:557-556
[2]Balohlu,S. and K.W.Mccleary.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 [J]. 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1996,(26).
[3]李蕾蕾.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J].旅游学刊, 1998, (01) .
[4]刘锋. 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经济地理, 1999,(03) .
[5]周旗. 宝鸡旅游形象定位初探[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3) .
[6]聂献忠. 安庆市旅游形象定位及其系统策划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
[7]王占利,李术娜. 河北唐县旅游规划中主题形象定位分析[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03) .
[8]袁维春. 三门峡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06) .
[9]李晟. 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 2005 .
[10]王晞.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
[11]续嵩. 贵州旅游形象策划[D].西南大学, 2007 .
国庆最火的一句话>2011年11月思想汇报[12]张凤真. 武汉市旅游形象营销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08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