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加快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宁波市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
∙【公布日期】2018.04.13
∙【字 号】
∙【施行日期】2018.04.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怎么显示隐藏文件【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
正文
宁波市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加快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双硬盘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6〕85号)、《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旅发〔2016〕172号)、《浙江省旅游局浙江省体育局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实施意见》(浙旅产业〔2017〕102号)和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全域旅游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甬党发〔2017〕64号)等文件要求,现就加快我市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的重要体现。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求,按照国家、省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
挖掘和发挥我市体育旅游资源优势,推进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培育和壮大体育旅游企业集,构建我市体育旅游产业体系,把体育旅游培育成宁波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满足人民众多层次多样化健身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为加快宁波“名城名都”建设和“健康宁波”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激发社会活力和企业动力,建立和完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
(二)消费引领,优化供给。以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运动休闲需求为宗旨,培育壮大体育旅游企业主体,加快体育旅游供给侧改革,不断完善体育旅游配套设施,提高体育旅游服务水平。
(三)强化特,打造品牌。开发具有地域特和产业特点的体育旅游产品和项目,加大体育旅游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打造体育旅游品牌,扩大我市体育旅游在国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张若昀主演的电视剧
笔记本电脑没有声音>魔兽世界封停超4万开挂账户 (四)加强监管,规范发展。加强体育旅游市场管理和监督,推进体育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国内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先进体育旅游理念和方法,提升我市体育旅游服务的现代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体育旅游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到2020年,全市体育旅游总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占旅游总人数20%,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突破300亿元。
(一)培育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区。依托宁波都市区、西部山区、东部滨海区,以及东钱湖、杭州湾、九龙湖、梅山湾、大运河宁波段等板块,构建宁波体育旅游产业圈,培育5-10个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区。
(二)打造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利用我市体育设施等基础条件,结合举办大型赛事的丰富经验,打造5-10项以篮排球、赛车、马拉松、户外越野、水上项目等比赛为主体的体育旅游精品赛事。
(三)构建体育旅游综合基地。发挥我市山、海、湖、桥、港、佛资源优势,推进体育旅游基地集聚,完善体育运动功能,形成5-10个以赛道赛车、滑翔伞动力伞、帆船帆板、游艇房车等为主题的新兴体育旅游综合基地,培育10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四)壮大体育旅游知名品牌。扶持体育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民间团体、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创立5-10家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与知名品牌。
四、主要任务
耳的组词 (一)科学布局,统筹推进。要结合宁波丰富多样的体育旅游资源,谋划项目布局,编制宁波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做到规划先行,科学推进。充分利用我市四明山、雪窦山、九峰山等优质的山地资源,开发户外越野、休闲养生等山地运动项目;利用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东部滨海等海洋资源,开展帆板帆船、海钓和海岛露营等水上运动项目;利用宁波都市商业、美丽乡村、风情公路等资源,开展定向、攀岩、击剑等景观赛事;同时,统筹协调现有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体育旅游线路和优秀体育旅游项目资源,完善体育旅游配套设施,做大做强体育旅游产业。
(二)整合资源,丰富产品。要结合宁波完善的体育旅游设施和浙东特文化基础,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观赏性赛事和大众健身活动,丰富体育旅游产品供给。充分利用北仑国家女排基地、国际赛车场、八一富邦男篮驻地等影响力,举办或承办国际排联新联赛、CBA赛事、宁波国际马拉松赛、中韩国际登山体验赛、山地马拉松赛、世界房车锦标赛、中国铁人三项赛、中国四明山百公里越野挑战赛、“一带一路”国际攀岩大师赛等市场基础好的体育赛事活动,有效融入旅游元素,打造精品赛事活动品牌。发挥我市深厚众体育基础的优势,整合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特活动,采取新老结合、中外结合的方式,举办龙舟、舞龙舞狮、太极拳、排舞等民众广泛参与的传统体育赛事。结合我市举办的东钱湖休闲湖泊节、百万市民健身大联动活动、中国宁波体育产业博览会和体育旅游发展高峰论坛等会展节庆活动,丰富体育旅游产品,满足大众体育旅游、运动休闲消费需求。
(三)引进项目,夯实基础。建立全市体育旅游项目资源库,整合现有体育旅游存量资源,加快推进项目招商引资。积极鼓励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区等结合自身特点,开发滑雪、户外运动、自驾车房车、运动船艇、航空飞行等体育运动项目,培育专项体育旅游基地。加强政策引导和项目合作,力争一批自驾车(房车)露营地、户外帐篷露营基地、游轮游艇俱乐部等项目尽快落地,加快推进东钱湖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宁海
滨海航空小镇、运动休闲小镇等体育旅游项目建设。重视体育赛事与休闲旅游设施配套完善,加大对自行车绿道、慢行系统、运动水域及大众运动休闲场所的建设投入,在城市绿道、公园规划建设中,统筹考虑体育运动、休闲旅游需求。
(四)拓宽渠道,扩大融资。研究制定体育旅游相关扶持政策,对条件成熟的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区、精品赛事、基地综合体等项目优先安排资金和土地供应。要完善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体育旅游项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引导预期收益好、品牌认可度高的体育旅游企业通过权益抵押、质押等方式融资筹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投资、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参与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和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体育旅游产业基金。
(五)加强培育,壮大主体。要培育壮大体育旅游公司(集团)、运动休闲发展公司、体育旅游用品制造公司、户外运动俱乐部、体育旅游中介公司等市场主体,充分利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发展体育旅游产业。鼓励优势体育旅游企业做强体育旅游品牌,实施跨地区、跨行业重组兼并和连锁经营;鼓励利用场地设施、专业人才组建体育旅游企业;鼓励成立单项体育旅游社会组织,引导各类俱乐部规范发展;加强宁波市体育产业联合会和市旅游协会自身建设,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六)优势互补,加大营销。加大体育旅游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建立健全统分结合的体育旅游宣传推广体系,既要通过各自宣传平台和渠道加强宣传推广,又要推进信息互融互通,重视体育旅游联动宣传。实施“区域联动、部门联合、企业联手”的体育旅游营销策略,以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为重点,加大体育旅游的国际宣传推广力度。积极探索联合举办体育旅游、运动休闲博览会,联合做好宁波国际旅游展、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和中国宁波体育产业博览会等国内外重大展会的组织工作,促进宁波体育旅游产业对外交流合作水平。推进体育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旅游咨询、集散等体系为体育旅游项目提供信息咨询、线路设计、交通集散、赛事订票等服务。
五、保障机制
(一)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建立体育旅游发展的部门联系工作机制,成立以市旅发委、市体育局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全市体育旅游发展联席会议,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对体育旅游工作的领导,协调和制定关于推进体育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争取相关项目资金支持,研究部署重大活动和工作措施。健全市、区县(市)工作网络,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各区县(市)也要建立体育旅游发展的部门联系工作机制,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体育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强化政策引导扶持。各级国土、林业、水利、海洋与渔业、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体育旅游项目的支持力度,保障体育旅游项目的土地、林地、水(海)域使用,推进体育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落实体育旅游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各区县(市)年度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方面,对符合条件的体育旅游项目给予优先支持。探索建立体育旅游统计制度和行业监测机制,建立市级体育旅游项目资源库。对联合打造的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所需经费,各级体育、旅游部门在年度预算中要予以优先安排。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