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环境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终极版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摘要
鄱阳湖贵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早就引起国际上的持续关注。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本文通过对鄱阳湖区植被覆盖、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方式、水情水势及泥沙等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指出了鄱阳湖区湿地植被退化比较严重、水土流失问题不断加剧、土地沙化情况日趋严重、旱涝灾害日益频繁、血吸虫病日益猖獗、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等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长远战略和全局角度出发,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环境统筹布局、合理规划,合理开发、环境保护的若干对策与措施,为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1鄱阳湖简介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江西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7′~11联想笔记本型号查询45′、北纬28°22′一242020年处暑5′,跨南昌、新建、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县。是与赣江、信江、抚河、饶河、修水五大河流(以下简称“五河”)尾闾相接的类似盆状的天然凹地,受江(长江)、河(五河)水位的制约使水量吞吐平衡而形成的季节性的湖泊,洪、枯水位面积相差十几倍,1998年7月31日的最高水位22.59 m(吴淞高程)的湖面面积为4 070平方千米。鄱阳湖区属亚热带潮湿的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 400~1 9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7.2℃,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为4.7℃,每年无霜期约为279天。鄱阳湖是我国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之一,并于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长江中下游洪水调蓄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连接处,其东西衔接、承上启下的战略位置和贯通本区京九、浙赣铁路大动脉,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和江海一体的“T”形战略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鄱阳湖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江西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呈现一定程度的恶化趋势。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专家指出,鄱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新桃是什么意思
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最大“特”就是生态,目的是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从根本上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维护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湖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鄱阳湖生态环境现状
鄱阳湖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能达到30米。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近年鄱阳湖几经干旱,鄱阳湖水大起大落,特别是2011年五月份,由于持续干旱,湖底干涸无水,揪动国人之心,严重影响鱼类之繁殖,鄱阳湖区天然水产资源大幅减少,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水位,不简单是渔业的收益问题,最重要的是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
2.1鄱阳湖区植被及动态变化
鄱阳湖区植被分区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自然条件比较复杂,植被类型多种多样,是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的起源地之一,至今保存有水松、银杏、金钱松、冷
国外大学排名
杉、鹅掌楸等珍稀孑遗植物。其中,自然植被主要包括森林植被、湿地植被和沙生植被。
2.1.1鄱阳湖地区现存的天然森林植被主要是次生林,是在不合理的开发利利下由原生植被经长期逆向生长而演替形成得。湖区森林植被受海拔高度影响有明显垂直分异变化,低山、丘陵阔叶林主要类型分布于海拔1 000 m以下。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后期,鄱阳湖区低山丘陵森林资源遭到严重毁坏,不少采伐地未能及时更替,有的成了稀疏林地,有的演变为灌草丛,更有不少地区由灌草丛进一步沦变为荒地。根据《新时期山江湖工程总体规划纲要》资料统计,鄱阳湖区现有森林面积27.5万公顷,占全省森林面积的2.8%,活立木蓄积量1300万m3,占全省活立木蓄积量的4.5%,森林覆盖率31.9%,各种数据大大低于江西省的平均水平。
方脸适合的发型图片
2.1.2 湿地植被分布在湖泊、蓄洪区、鱼塘、沟道等水域,由湿生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组成的湿地植被系统,鄱阳湖湿地植被面积2 260km2,占全湖总面积(依据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通过吴淞高程17.53 m计算的湖泊面积)的80.9%,植被从岸边向湖心随环境变化和水深梯度呈现不规则的带状分布,按照其建种的生活型可分为湿生植物带、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湿地植被是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根基,
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鄱阳湖湿地植被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其总的趋势是分布面积逐年递减,逆向演变趋势明显。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规划建设,近几年来植被恢复初现成效。
2.1.3 鄱阳湖区现有沙化荒地250平方公里,鄱阳湖湖滨固定沙地的植被覆盖率一般都大于31%,植物种类也比较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流动沙丘上植被的覆盖度一般小于16%,植物种类极其单一,种类基本上只有单叶蔓荆等少数几种灌木类。
2.2鄱阳湖生物多样性现状
鄱阳湖区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种类多、分布广、珍稀物种多。在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中,鄱阳湖的生物资源最丰富,生物总量最大,生物多样性程度最高。鄱阳湖区水生生物主要以藻类、水生动物和浮游植物为主,其中维管束植物已经查明的有102种。鱼类是鄱阳湖最重要的经济水生动物,共有122种,占江西鱼类种数的68.29%。鄱阳湖区的哺乳动物共有52种,例如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兽类:云豹、河麋穿山甲、大灵猫、金猫等。鄱阳湖区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植物2 400多种,主要为常绿阔叶林。根据调查,全区鸟类总共2
5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9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32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同时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越冬鸿雁体所在地。由于鄱阳湖区特定的自然条件,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鄱阳湖进入枯水期,形成广阔的涂滩草洲,各种鱼、虾,软体动物汇集,水草茂盛。充足的食物、洁净的水体和适宜的湿地环境,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条件。
2.3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现状
2022北京冬奥会金牌榜依据全国土地利用资料,对1988年到2008年的近20年间的鄱阳湖区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现状进行分析。前15年耕地的数量与结构变化不大,稳中有所增加,但是近些年来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全区耕地面积,1988年为54.98万公顷,土地面积的27.89%;2000年为54.55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8.89%;15年来净增加耕地5 538.17 公顷,比1988年增加了1.11%;但从2000年开始,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到2008年为止,减少到48.19万公顷,比1988年减少了7.03%。1988年至2000年全区林地面积变化,从1988年44.14万hm2减少到2000年的41.76万hm2,减少了2.48万hm2,但从2000年开始,林地面积逐渐增加,到2008年为止,增加到54.69万公顷,比1986年增加了21.34%。建设用地
增加迅速。近20 年来,随着鄱阳湖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居民生活设施建设也随之得到迅猛发展,使得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全区建设用面积从1986年1.74万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5.69万公顷,增加了200%.
2.4水情水势及泥沙现状
2.4.1 降水量
鄱阳湖区1984年前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 570 mm,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于北部。根据资料,1985年至1990年年均降水仅1 547.6mm,1991年至1995年年平均达到1 643mm,1996~2000年年均水量为1 727.6 mm,2000年至2004年年均降水量为1 558.4 mm。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
2.4.2 地表水径流量
根据资料,“五河”1986~2000年年平均入湖水量为1 314亿立方米,全流域年平均入湖水量为1 525亿立方米;对比20世纪80年代鄱阳湖科学考察统计计算的结果,15年来,“五河”1986~2000年年平均入湖水量增加了49亿立方米,全流域年平均入湖水量增加68亿立
方米。尽管人湖水量增加,但入出湖水量吞吐平衡,这15年内,入、出湖水量变化趋势平衡。
2.4.3水位变化
鄱阳湖1956~2000年各水文站平均水位为12.86~15.19 m,最高水位22.43—22.98 ITI,最低水位5.90~12.90 m,水位变化幅度大。由于鄱阳湖地势南高北低,造成水面比降差异,水位变化不均衡。在低水位时(指15 m以下),比降大,各处同一时间水位相差很大,,差值达1~4 m;在高水位时(15~23 m),比降变小,差值较小。此时,由于湖口地区最高水位主要受长江洪水控制,假如内河洪水大,长江洪水小,湖口水位低,则湖体与湖口水位比降大,湖体与湖口水位差大;如果内河洪水较小,长江洪水大,湖口水位高,湖体与湖口水位差小,甚至出现了负差,即湖口水位高于湖体水位,此时就会出现江水倒灌入湖的现象。
2.4.4 泥沙
鄱阳湖的泥沙来源于鄱阳湖水系和长江倒灌。其中主要是来源于鄱阳湖水系,即“五河”和“
区间”入湖水所携带入湖的泥沙。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由于“五河”上游兴建水电工程和水土环境的改善,“五河”入湖泥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鄱阳湖综合科学考察时曾对“五河”入湖泥沙进行了统计,“五河”多年平均入湖悬移质泥沙量为1 834.4万t,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只有968万t,减少了47.8%。
3鄱阳湖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3.1湿地植被退化较严重
长期以来,鄱阳湖湿地植被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人为的影响更为强烈。鄱阳湖滩地发育良好,由于长期掠夺式的利用和围垦,滩地实际分布面积逐年缩小。根据实地调查和量算,从1927~1988年的61年间,共减少面积318.78平方千米,平均每年约减少5.22平方千米。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大面积滩地被围垦,从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湖区建圩331座,面积达1 213.4平方千米,平均每年围垦洲滩面积在40 平方千米以上。近些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湿地植恢复初现端倪。主要表现在:一是植被在洲滩上的分布扩大了,植被面积增大;二是过去遭破坏的植物种,已经出现恢复性生长繁殖。
3.2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根据资料门统计,鄱阳湖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47.44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6%,占山地面积的41.2%。其中,轻度流失面积17.6万公顷,中度流失面积15.4万公顷,强度及其以上流失面积14.5万公顷。水土流失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也是造成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5条主要河流及鄱阳湖的泥沙严重淤积的重要原因。
3.3土地沙化日趋严重
据遥感调查鄱阳湖区现有沙化土地面积3.89万公顷,其中固定沙丘0.67万公顷,半固定沙丘1.36万公顷,流动沙丘0.85万公顷,沙改田1.0万公顷。鄱阳湖风化流沙以每年3~5 m 的速度向众居住地和生产区推进,淹没大量农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更为严重的是流沙冲进鄱阳湖,淤塞水道,抬高河床,将严重影响鄱阳湖的泄洪和航道的畅通。
3.4洪涝灾害日益频繁
首先,鄱阳湖区地处鄱阳湖平原中部。由于江西东、西、南山环抱,只有北部的鄱阳湖
平原地势较为低洼,因此,构成了辐聚状的鄱阳湖水集,其流域集雨面积达16.22万公顷。江西属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加上汛期长江洪水对鄱阳湖湖水的顶托作用,使得鄱阳湖区每年7月至9月常常洪水泛滥,水涝灾害频繁。其次,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导致大量泥沙入湖淤积,使湖床湖底不断抬高,湖泊调蓄能力严重衰退,在汛期往往出现“小流量、高水位,小洪水、大灾情”,加大了抗洪的难度,加剧了洪涝灾害。而且从年最高水位来看,1954年、1983年、1995年、1998年湖口水位分别是21.68 m、21.71 m、21.80 m和22.58 m,洪水水位在逐渐上升,洪水威胁日趋严重,成为制约湖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给湖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