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图片大全之水火烫伤用药篇
中草药图片大全之水火烫伤用药篇
别名  佛指甲、铁指甲,狗牙菜、龙牙草、糯饭草、万年草、半枝莲、打不死
来源  为景天科景天属植物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以鲜叶或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无毛。茎高10-20厘米。三叶轮生,少有四叶轮生或对生的,叶线形,长20-25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钝尖,基部无柄,有短距。花序聚伞状,顶生,疏生花,宽4-8厘米,中央有一朵有短梗的花,另有2-3分枝,分枝常再二分枝,着生的花无梗;萼片5,线状披针形,长1.5-7毫米,不等长,不具距,先端钝;花瓣5,黄,披针形,长4-6毫米,先端急尖,基部稍狭;雄蕊10,较花瓣短;鳞片5,宽楔形至近四方形,长0.5毫米,宽0.5-0.6毫米。蓇葖略叉开,长4-5毫米,花柱短;种子小。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与分布  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东、湖北、湖南、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生于低山或平地草坡上。
采集加工  四季采收,多鲜用。
元旦节简短好句15字性味功能  酸、寒。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血。
主治用法  疔疮,烫火伤,毒蛇咬伤,咽喉肿痛,火眼,火牙,乳腺炎,跌打损伤。用量15-30克。
桃花的诗句参考配方  1.烫火伤、带状疱疹、漆疮、脓包疮:鲜佛甲草捣烂绞取自然汁搽。
2.痔疮肿痛、创伤出血、毒虫蛰伤:鲜佛甲草捣烂敷患处。
3.毒蛇咬伤:鲜佛甲草全草60-120克,捣烂,绞取自然汁服,或水煎服。外用鲜全草捣烂,稍加食盐捣和,敷伤口周围及肿处,或捣汁涂搽。
4.咽喉肿痛,口腔糜烂:鲜佛甲草60克,捣烂,稍加开水擂汁,频频含咽。或鲜全草捣烂含口中,缓缓咽汁。
5.风火牙痛:佛甲草30克,水煎服。
6.乳腺炎:佛甲草、蒲公英、金银花加甜酒捣烂外敷。
7.跌打损伤:佛甲草捣烂敷伤处。或佛甲草15克,水煎服。
国术类小说8.火眼红肿疼痛及星翳初起:佛甲草鲜全草捣烂,加人乳汁少量,捣和,敷于眼皮上,一日夜2-3次。
9.脚生鸡眼:鲜佛甲草捣烂,调醋敷患处。
10.疔疮火疔、漆疮:鲜佛甲草、蟑螂(去头足)等分,捣烂敷患处。
中草药图片大全之--檵木
别名  桎木柴、檵花、坚漆、鱼骨柴、檵树、刺木花、满山白
来源  为金缕梅科金缕梅属植物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R.Brown) Oliv.,以根、叶、花入药。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4米。树皮深灰。新枝密被锈褐星状毛。叶互生,叶柄长2-5厘米,叶片革质,卵形,长2-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钝,不对称,全缘,上面叶脉下陷,下面突起,密生星状柔毛,侧脉约5对。春夏间开花,花两性,3-8朵簇生,苞片条形,长3毫米,萼筒有星状毛,萼齿4,花瓣4,淡黄白,条形,长12-16毫米,雄蕊4,花丝短,药隔伸出如刺,花药裂瓣内卷与药隔相接成4假室,雌蕊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极短。蒴果球形,木质,褐,密被星状毛,顶端开裂,有2种籽。种籽长卵形,长4-5毫米,白,稍有光泽。
生境与分布  多生于石山坡、树林下或灌木丛中。广布于全国大部分省区,北自山东、河南、南至广东、西南各省。
立春的说说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采集加工临兵斗者皆阵列前  根、叶全年可采。清明前后采花。
药理作用  1.叶有较强的止血作用。2.对子宫有较强、较持久的收缩作用。3.抑菌试验:20%的叶水煎液对金黄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  叶:苦、涩、平。止血,止痛,止泻,生肌。花:甘、涩、平。清热,止血。根:苦、温。行血祛瘀。
主治用法  叶:子宫出血,腹泻,外用治烧伤,外伤出血。花:鼻出血,外伤出血。根:血瘀经闭,跌打损伤,慢性关节炎,外伤出血。用花量6-10克,根10-15克,叶15-30克。外用适量,捣烂或干品研粉敷患处。
参考配方  1.烧伤:檵木鲜叶1000克,洗净,捣烂,加第二遍洗米水,搅拌,过滤,滤液浓缩(至涂于皮肤上能成膜),冷后加15%茶油,高压消毒备用。清创后,每15-30分钟涂一次。创面干后每1-2小时涂一次。直至痂皮脱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