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与瓷器.
进入汉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中国逐渐被誉为丝国;进入中世纪后,伴随着中国瓷器的外销,中国又开始以瓷国享誉于世。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经晚唐五代到宋初,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一阶段输出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汽车磨合期、邢窑(包括定窑白瓷越窑青瓷长沙窑彩绘瓷和橄榄釉青瓷(即广东近海一带的窑口生产的碗和作为储藏容器的罐)。输出的地区与国别有:东北亚朝鲜与日本;东南亚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南亚的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印度;西亚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曼北非的埃及;东非肯尼亚坦桑尼亚。此时海上交通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扬州或明州(今宁波)经朝鲜或直达日本的航线;二是从广州出发、到东南亚各国,或出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经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到波斯湾的航线。当时有些船只继续沿阿拉伯半岛西航可达非洲。前述亚非各国中世纪遗迹出土晚唐五代宋初的瓷器,就是经过这两条航线而运输的。

宋元到明初是中国瓷输出的第二个阶段。这时向外国输出的瓷器品种主要是龙泉青瓷景德镇青白瓷青花瓷釉里红瓷、釉下黑彩瓷吉州窑瓷,赣州窑瓷,福建、两广一些窑所产青瓷建窑黑瓷浙江金华铁店窑仿钧釉瓷,磁州窑瓷,定窑瓷,耀州窑瓷等。特别值得一
提的,是前述朝鲜安海底沉船经11次发掘,出土陶瓷器2万余万件,除极个别的为朝鲜瓷和日本瓷外,均属中国所产,其中绝大多数已判明所属窑口。宋元外销瓷输往的国家较前大为增加,有东北亚东南亚的全部国家,南亚和西亚的大部分国家,非洲东海岸各国及内陆的津巴布韦等国。宋、元、明初时期的航线,主要有航行到东北亚、东南亚诸国的航线及通往波斯湾等地的印度洋航线。这时期中国航海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印度洋航线上。一是可从波斯湾沿海岸向西行进而到达红海吉达港,然后上岸陆行至麦加;也可以在苏丹边界的埃得哈布港上岸,驮行至重阳节祝福尼罗河,再顺河而下到福斯塔特(古开罗);还可以从红海口越曼德海峡东非诸国。二是开辟了从马尔代夫马累港直达非洲东海岸的横渡印度洋的航线。

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烧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彩,还有些在纹饰中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称为纹章瓷。这时期的外销瓷数量很大,17世纪每年输出约20万件,18世纪最多时每年约达百万件。输出的国家有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东南亚及欧美
诸国。运输路线一条是从中国福建、广东沿海港口西行达非洲,继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航行达西欧诸国;另一条是从福建漳州、厦门诸港至菲律宾马尼拉,然后越太平洋东行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上岸后陆行,经墨西哥城大西洋岸港口韦腊克鲁斯港,再上船东行达西欧诸国。在1718世纪中国瓷器通过海路行销全世界,成为世界性的商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与瓷器外销
第十套广播体操
阳江新闻网
2012-04-15 08:52
关注:
发表评论
在欧洲早期,瓷器是神秘的奢侈品,外销量远远比不上当时的路上贸易主要货物丝绸。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起来之前,仅仅影响着古代中国的周边地区如东南亚、中亚及东北亚地区。铺面转让合同
唐代中期,唐与大食之间争夺中亚的恒罗斯之役失利后,唐朝政府禁绝与西域互市,海上贸易之路便随之兴盛起来。这一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直接在大食与唐朝之间进行,阿拉伯商人随波斯商人之后从海路来到东亚,开始大量购买、使用并收藏瓷器。在更远的欧洲地区,则由南欧地区的意大利人等在中东地区与欧洲之间进行中间贸易,在一段时间内,地中海沿岸的繁荣一直依赖着这种中间贸易。
宋元时期,瓷器成为中外贸易的最大宗商品,烧制外销瓷器的除了龙泉窑、景德镇窑、吉州窑、耀州窑等著名的窑场外,还有福建德化窑、广州西村窑、潮州窑等沿海民窑。这些沿海民窑应时而生,均以烧制外销瓷为主,民窑所产瓷器多是大宗的生活用品,其中的德化窑还在宋元青白瓷、白瓷的基础上生产了新的德化白瓷,被称为称猪油白象牙白,在西方大受欢迎,成为中国白
全国装修公司奥斯曼帝国成立后,控制了印度洋西海域,阻绝了东西方的海上贸易,同时搜刮瓷器作为新贵族收藏。地中海威尼斯等地商人的转口贸易难以维持,逐渐衰落,对东方商品的渴求促使西欧沿海国家展开了大航海运动,在绕道好望角的新航路建立以后,西方人通过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转运,再次得到了来自古代中国的丝绸、瓷器以及东南亚产的香料等各种东方商品。有学者这样说明:“16世纪末的欧洲,摆设和使用中国瓷器,开始成为地位的象征,是富贵且具鉴赏品味的人家才能享有的奢侈。有些人的收藏丰富得要用整个房间来陈列。
中西方外销瓷贸易就这样开始了,直至明清时期盛极一时。
丝绸之路上的中国陶瓷
2011-8-18 8:46:50 来源: 瓷库中国  跟帖 0
  瓷库中国讯 说到dnf公会地下城在哪瓷器,国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幅亲切的关于瓷器的图景。光滑?精美?细腻?剔透?我们似乎很难用几个简单的词来述说瓷器,虽然瓷器对我们来说太亲切了。在景德镇的某所作坊里,窑工千年如一日地
 
瓷库中国讯 说到“瓷器”,国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幅亲切的关于瓷器的图景。光滑?精美?细腻?剔透?我们似乎很难用几个简单的词来述说瓷器,虽然瓷器对我们来说太亲切了。在景德镇的某所作坊里,窑工千年如一日地守望着一窑熊熊的烈火;在闭塞的乡村农家,也依然有青花瓷掸瓶矗立在红油漆躺柜上。即使抛开“China”这个英文单词的中文释义不说,瓷器对世界而言,依然意味着中国。
陶瓷从唐朝以来便作为特产随丝绸输往国外,而随着东方新航路的发现,又于明代远渡重洋到达西方,并在清代达到极盛。陶瓷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曾经征服世界,如今,欧洲各
国的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都藏有大量精美的中国瓷器。它们不但延续着中国传统的古韵,也带着几分传奇彩和当地风情,等待着国人的揭示。正如北京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所说:“对寻访而言,不仅是看到了数量巨大而精美的文物,更在海外发现了一个‘新’的中国,同时也有机会通过外国人的眼睛理解了中国文物的真正价值。”
图:画龙点睛陶瓷手绘艺术花瓶
法国著名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也是中国瓷器的拥趸,凡尔赛宫里的托里阿诺宫正是以陈列路易十四珍藏的中国青花瓷器而著名。同时,该宫在建筑上又借鉴了“南京瓷塔”的手法,覆盖以彩釉陶砖,又称“托里阿诺瓷器宫”,很有特。而在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宫内还专门设有中国瓷器展览,其展出的元代青花件件都堪称极品,令众多中国陶瓷学家和陶瓷爱好者趋之若鹜。据介绍,目前,全世界有已200多万人来到托普卡帕宫参观这批精美的中国元代青花瓷。
虽然大众市场并不看好陶瓷主题的旅行,但针对陶瓷爱好者开发的线路却非常受欢迎。2008年中国首个考古探索之旅“大家之旅——景德镇瓷器之旅”,开辟了陶瓷爱好者与名家共同交流鉴赏的先河。2010年初又推出了“马未都日本博物馆之旅”,带领收藏爱好者深入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奈良国立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出光美术馆等日本知名博物馆,该线路受到了业内人士及爱好者的大力赞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