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 | 中学历史教材图片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历史图片是中学历史教材编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建国后我国编撰出版了多套中学历史教材。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些教材主要以文字内容为主。90年代初,我曾经在一所中学的初中一年级里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有86%的学生认为中国古代的将领上战场的时候背部都会插着四面小旗。由此可见,许多学生头脑中的历史表象仅仅来源于中国的戏剧。台湾远流出版公司曾经出版过一套大规模的“实用历史丛书”,该丛书的主旨是传播“亲切的、活泼的、趣味的、致用的”历史。我认为,我们20世纪90年代以前编写的历史教材都没有达到这四个目标。相反,这些教材的装帧是严肃的,形式比较呆板。要改变这种现象,渠道是多方面的,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增添教材的配图量。因此,对于中学的历史教材来说,图片的使用不是一个装饰美化版面的问题,图片本身应该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怎么注册谷歌邮箱云盘百度(二)历史教材中的图片不同于历史连环画,它有其自身的科学性,而历史教材中的所有图片更应该被当作一个学科系统来研究。
1992年,人教版的初中教材率先使用了16开本的形式,因为这种形式有利于设计大量的图片。该教材以其新鲜活泼的面孔深受学生欢迎,不少中学的调查结果表明,自此历史教材成为了学生最喜爱的教材。沿海版教材头几年仍采用大量文字、少量图片的32开本形式,直到1998年才推出16开本,并大量地增添图片。无论是人教版还是沿海版,图片均占据了教材一半以上的篇幅。可见,初中历史教材增加图片量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也成为了教材编撰者的一种共识。但是,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历史图片在教材中到底起着什么作用?图片与文字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教材编撰者如何收集和研究图片?在选择和采用图片的时候哪些原则是必须坚持的?到目前为止,这些问题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很少有教师对其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上,不少教师轻视图片的作用,把图片视作连环画,在课堂教学中从不加以讲述,没有充分认识到历史图片对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表象所起的作用。
清朝24位皇帝第二,在科研上,专门论述历史图片的文章非常缺乏。在这一方面,大陆与台湾之间形成的差距非常明显。台湾的历史教学研究论文中,历史图片的研究占了相当的分量,而且研
究的水平也相当高。他们会具体地讨论某张图片的使用方法,讨论某个历史问题应该配有哪张图片,讨论不同的图片孰优孰劣,还会仔细讨论如何对图片进行文字说明。而大陆历史教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在编写文字教材的问题上,我们虽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在编写图文并茂的教材的问题上,我们仍存在着很大的探索空间。可以说,在我们的中学历史教材编写工作中,图片的选择和使用工作还刚刚起步,无论在实践操作上还是在理论探讨上,还有很多深入细致的工作需要进行。
二、中学历史教材图片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图片的收集和积累
要对历史图片进行研究,首先要建立起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历史图片库,该图片库将有助于我们编撰教材时裕如地选用图片,也有助于我们辨别图片的真伪、优劣。对于我们来说,这一工作既重要,又艰巨,因为我们面临着太多的困难:第一,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我国古代有历史价值的绘画作品较缺乏。祖先留给我们的美术作品是非常丰富的,但在这些美术作品中,宗教题材的和山水花鸟题材的占据了绝大部分,能够直接用于历史研究和教学的并不多。第二,解放后,我国的美术工作者虽然创作了大量历史题材的作品,
但也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主,反映中国古代、近代社会历史的并不多,反映外国历史的就更少了。第三,与外国相比,我国的图书出版业和印刷技术相对落后,尤其是彩印刷技术不过关,这就导致许多美术书籍模糊不清,无法直接选用到教材中去。第四,即使收集到一些印刷精美、保持原貌的历史图片,也不一定就能使用到教材中去,因为还得考虑教材本身的印刷水平。例如,敦煌壁画中有不少是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但由于敦煌壁画的特点是线条粗犷,彩浓烈,印刷过程中稍有失误,就有可能导致面目全非。在这种情况下,就得考虑寻壁画的黑白线描图来代替。第五,国外历史题材的图片种类丰富,印刷精美,但大量收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尽管如此,编撰中学教材,尤其是像历史科这样的需要大量图片的教材,建立起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图片库是必不可少的。图片的收集工作虽然困难重重,但也并非无路可寻。这里存在一个观念的转变问题。综观我国现行的几套历史教材,可发现图片的来源渠道都比较单一。其实,漫画、版画、海报、邮票、旅游门券等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图片资源。对于严肃的历史研究,它们不一定能够派上用场,但对于中学教材的编撰来说,它们却是难得的材料。
当然,如果从更高的要求来看,中学教材的编撰部门应该拥有一支独立制作历史图片的队伍。图片的收集仅仅是一个基础,收集来的图片数量再多,也不意味着就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历史地图也属于历史图片的范畴,就中国古代史而言,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最权威的成果,但并不适用于中学教材,原因是它太复杂了,我们只能在它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描绘。因此,对历史教材的编写来说,一个颇具规模的图片库和一支有专业水平的美术工作者队伍都是必需的。
(二)对教材的图片设计和图片教学进行理论探讨
至今为止,国内没有专家学者对历史教材的图片进行系统的研究。或许大多数人认为,历史教材的图片所起到的只是点缀装饰的作用,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文字是神圣的,图画是次要的。我认为,历史图片不同于一般的美术作品。目前关于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的书籍相当丰富,其中的一些理论方法也是可供借鉴的,但从本质上说,研究历史图片仍需要根据历史的角度和历史的方法。以下的一个例子就较能说明两者的区别:关于“蔡文姬归汉”这一历史题材,中国古代有三幅较著名的作品。宋人(佚名)的扇画《文姬归汉图》,突出蔡文姬与匈奴王诀别,是对哭的场面。元代赵孟兆页的《文姬归汉图》把蔡文姬画成一个
雍容华贵、心宽体胖的贵族妇女。明代仇英的《文姬归汉图》突出的是汉宫威仪,而淡化蔡文姬的形象。如果从艺术的角度去评述,我们可以研究三幅画的构图、笔法、着、风格等等;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去研究,我们可以完全忽视其艺术水平的高低,只评价其是否接近历史的真实。我们可以说,三幅画分别反映了三个不同时代画家的不同的民族观念和历史观念。三幅画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历史的真实,但在很大的程度上又脱离了历史的真实。由此可见,对于同样一幅图片,艺术的眼光和历史的眼光所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一样的。此外,还有不少的图片是“纯历史图片”,诸如文物照片、历史照片、历史地图等,它们足以构成一个独立的图片系统,而对它们的研究和使用也应该沿着历史的研究目的去进行。
对历史图片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论探讨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要想构建一个较完备的体例,仍有待多方面的努力,但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必须遵循“求真”的原则。如前所述,就图片而言,艺术的研究目的与历史学的研究目的是有着根本的不同的。如果说艺术的本质是求美的话,那么历史学研究的本质就是求真。在努力求真的前提下,还有非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逐一去探讨。例如:历史图片是怎样传递历史信息的?如何判断历史图片中信息的真伪?历史图片与历史文字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在传递历史
信息上,历史图片与历史文字的功能有什么差别?孰优孰劣?一篇文章、一本书的体例系统是由文字构建而成的,那么,一本教材的大量图片是否也能自成系统呢?
以上问题只涉及到了图片的选择和设计,如果涉及到图片的教学,那么面临的问题将会更多。例如:什么样的图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图片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真实的历史表象?教师如何使用教材中的历史图片?教师如何教会学生理解历史图片?历史图片的教学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有何关系?男女生对历史图片的接受有何差异?
三、历史图片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一)历史图片的定义
历史图片这一概念运用得并不算太多,所以也似乎没有人给它下过定义。教师们在讨论历史教材的图片时,一般采用“历史插图”这个概念。“历史插图”的概念的确要比“历史图片”的概念明确,但是外延未免过窄,因为它仅仅涉及到历史教材中的图片。本课题所讨论的历史图片,除了教材的插图以外,还包括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各种图片,如挂图、投影片、幻灯片以及实物投影片等等。
历史图片所指的并不仅仅是用以解说历史的图片,还指用以研究历史的图片,而任何图片,都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图片与所有的文字、人物、事件一样,一经产生就已经成为历史,它的身上就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带有历史信息。比方说,一张宣传海报、一张时装照片、一张普通的家庭合影,在它们产生的时候很难发现有什么历史价值,但在若干年以后,倘若它们还能够保存下来的话,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就会显现出来。举个具体的例子,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月历牌、明信片被今天的历史学家视若珍宝,认为这是研究老上海民俗和社会风情的一面镜子,而在当时,那只是普通家庭拥有的日常生活用品罢了。因此,历史图片与图片两个概念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强调了图片的历史价值,也强调了我们可以从历史学的角度去利用一切图片去进行研究和教学。
我有一物生的巧在实践中,历史图片这个定义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把更多有价值的图片带入课堂。如前所述,目前国内的几套历史教材的图片来源都相对单一,一方面显得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另一方面也导致政治史的图片、历史人物的图片比重过大,而文化生活史的图片则相对薄弱。因此,我极力主张图片来源多样化,这不但可以丰富图片库的收藏,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普遍性——今天我们所接触到的平淡无奇的事物,说不定明天就会变成珍贵的历史史料。
现在出入徐州最新规定(二)历史图片的性质
水准仪读数历史图片的性质就是它包含着、传递着历史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它来研究历史、传授历史知识。
历史图片所具有的性质,又决定了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1.传达历史信息的功能
与语言文字一样,图片也具有传达历史信息的功能,但在效果和速度上又与语言文字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具体的表现有以下两点。
(1)学生对图片的信息接受要比对文字的信息接受来得直接。文字和图片都能够反映事物、传达信息,但文字具有更多的人为因素,学生要理解它所表达的信息,必须先具有一定的文字感悟能力、想象能力,否则,他对信息的掌握就会大打折扣。相反,学生对图片的理解程度,很大意义上取决于他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程度。因此,在接受历史信息方面,图片的渠道要比文字的渠道直接得多。
(2)学生对图片的信息接受时间要比对文字的接受时间快。一般而言,要表达清楚一个信息,通过语言描述所需时间为28秒,通过线描图所需时间为15秒,通过照片所需时间为9~ 12秒,通过实物所需时间为7秒。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掌握了大量的图片时,其意义就不单纯是增加趣味性的问题,更有一个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跨度内接触到最多的历史信息的问题。
2.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的功能
从表现形式看,历史形象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照片、图片、影视资料、音乐资料来表现的历史表象;二是通过生动、丰富的语言文字描绘出来的历史前景;三是通过简单的图形、符号、文字结构组成的历史图示。在历史教学中,以上三个方面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而就建立历史表象而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例如,在秦始皇陵兵马俑挖掘出来以前,单凭文字的记载,谁也想象不出秦朝军队的服饰和装备。脱离了正确具体的图片材料,学生往往只能概括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去想象古代的事物。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