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岛论】(整理版)
新世界岛论
          ——原作者:天涯·鄙视抢沙发的      整理:天涯·离开杯垫
          ——原文地址:www.tianya/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25704.shtml
三大理论基础
“亚欧大陆枢纽说”——麦金德(英)
  “麦金德于1904年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了他的《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提出了地缘政治学领域的全新课题。麦金德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来看待 世界地理构成和世界历史进程,认为世界是由几个大岛构成的,其中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是最大的“世界岛”,美洲大陆是另外一个岛屿,澳洲则是较小的一个岛屿。由于欧亚大陆是世界上主要政治、经济力量的集中地域,也是人口众多、面积庞大的连贯性区域,加之欧亚大陆是世界性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念的诞生地。因此,欧亚大陆成为世界发展的地理枢纽地带。”
麦金德的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下面几句话:
一、谁控制了东欧就控制了心脏地带;
二、谁控制了心脏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
三、谁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
(地理概念上的东欧是指东欧平原,大至就是苏联的欧洲部分)
  麦金德的“欧亚大陆枢纽”说是现代地缘政治的开山之做,他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历史
上最强大的帝国是蒙古和俄国(那时美国还不够分量)。
他的这一学说影响甚大,可以说德国就是依照他的学说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两次联合了几乎所有的日耳曼人向占据东欧平原的斯拉夫人发动进攻,企图成为欧亚大陆的主人。
在麦金德的理论出来之前,欧洲最起码还有一位伟大的战略家拿破仑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最终这三次努力都没有能成功。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日耳曼人不够强大,而是孤悬于欧洲大陆以外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了保证欧洲大陆的平衡而不愿意一个强大的欧洲出现。事实上在英国丧失了他在欧洲的所有领土之后,它的基本国策就是防止欧洲大陆上的任何一国坐大。地缘上的特点虽使英国不可能成为欧亚大陆的主人,但却让有机会他透过海洋将视线投向了一片更大的世界,成为一个海权强国(美英联盟就是这个海权强国的升级版)。
  在美国兴起之前,他的理论解释了欧亚大陆上的许多问题。而刻板的日耳曼人也依英国人所愿陷在了陆权为王的怪圈当中,一次又一次的向东欧平原挺进。如果日耳曼人如果能与斯拉夫人战略和解,把战略重心投向西线,盎格鲁-撒克逊人不一定能笑到最后。
  所以说麦金德的世界岛一有他的局限性,最起码从结果看世界岛上的人为了这所谓的世界霸权争的你死我活,暮然回首却发现世界的中心已然转到了美国。
“海权论”——马汉(美)
  在麦金德之前美国人马汉已经提出了“海权论”。做为英国人的麦金德理应更明白“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道理。
  马汉的海权论:
一、谁掌握了世界核心的咽喉航道、运河和航线,谁就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
二、谁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就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
护士长年终总结三、谁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就(变相)控制了全世界。
英美联盟就是照着这个理论实施的。
“边缘地带论”—— 斯皮克曼(美)
  麦金德的理论是以欧亚大陆为出发点,重视的是陆权;而马汉的理论则是以海洋为出发点,突出的是海权。这时就需要有理论能将两者结合起来了,做为一个以海权立足的国家,美国并不敢轻视欧亚大陆的能量。
  1942年美国人斯皮克曼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
一、谁(以武力或是和平方式)统一或整合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边缘地带,谁就掌握了世界最有潜质的地区;
二、谁掌握了世界最具潜质的地区,谁就能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
三、谁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谁就会成为美国世界超强的有力挑战者。
   
  马汉、麦金德、斯皮克曼三人的学说奠定了地缘学的基础。美国基本是按照马汉的“海权论”在控制海洋的战略要点(冷战时期苏联的海军无法同美国对抗,就是因为这些要点大都在美国手里);另外斯皮克曼“边缘地带理论”则使得美国一方面将亚欧大陆的西边缘地带—
—西欧控制在手中,另一方面封锁另一头的东边缘地带——中国。这样做就是防止出现一个与之对抗的世界强国。
  至于俄国,尽管麦金斯的理论显得有些过时,但美国还是花了45年的时间(1945——1990)将俄国的世界霸主梦彻底打破。
三大理论的修正·南边缘地区的提出
麦金德将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概括成“世界岛”,用来解释全球地理大发现之前的历史是很有道理的。需要补充的有两点:①非洲由于撒哈拉大沙漠的阻隔,其实应该分成北部非洲(阿拉伯非洲)和南部非洲(黑非洲),“世界岛”内的非洲应该是指北部非洲;②在最初的理论中并没有将青藏高原包括进去,这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相对独立,在古典时期基本上只对东方的历史进程起过作用。而修正过的理论将包含青藏高原。
  马汉的海权论是海权国家的立国之本,其对战略要点和交通要道的控制论更多的是从军事角度,仅仅依照这个理论施行并不足以真的统治世界。例如,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中国占领了华北地区的在城市和交通线,但在这之外的地区日本人并无优势,而一旦时机成熟,这些点线之间的地区所积蓄的力量可能会瞬间将这些战略要点摧毁。
  美国人并非没有意识到单纯依靠这些战略要点并不足以控制世界,他需要出潜在的对手合纵连横,以让事态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横据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俄国当仁不让的是第一对手。但对手只有俄国一个吗?当然不是。斯皮克曼适时的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在欧亚大陆两端为美国出了两个潜在的对手,如果用现有的政治概念来给这两个对手贴标签的话,一个叫“欧盟”,一个叫“中国”。
  麦、马、斯这三位地缘政治奠基人的学说可以说从地缘的角度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多极世界的舞台。美、俄、欧、中就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可以说在过去的100年中,从一战、二战、冷战,到中美关系正常化,欧洲一体话,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等等,都是这四个国家(地区)之间在合纵连横,只不过前期的重点在欧亚大陆的西部,而后期的开始偏向东部。
世界是在一直变化的,即使是最后成型的“边缘地带理论”距今也有60多年了。在新千年中,世界的似乎变得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如果仔细研究你会发现,这三位大师的研究无一例外是将视线投向北半球,或者说是更侧重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这不能怪他们厚此薄彼,实在是在过往5000多年的人类文明
史确是其中在北半球,或说是发源于麦金德所说的“世界岛”。而北半球低纬度国家由于环境原因,很容易创造文明,但在与高纬度国家的对抗中却从来无法占据上峰(北非、印度、中南半岛莫不如引)。在古典时期高纬度民族依靠武力一次次的从低纬度地区所创造的文明中吸收养分最终成为了世界的政治中心。
惹人注目的意思  随着技术的发展,高纬度地区与低纬度地区之间的体质差别所能起的做用越来越小。而人类已经能够至少改变自己所处的小空间里的环境了(比如空调)。因此有理由相信,低纬度地区将有可能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并登上世界的政治舞台。另外,随着北半球发展空间的饱和和过度的开发,人类向南半球拓展生存空间和索取资源的行为,必将提升南半球地区在全球政治中的地位。不过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南部非洲——澳洲——南美也只能处在配角的地位。就目前来说我们最起码可以修正对低纬度地区的看法,既然麦金德的“欧亚大陆地理中心”已经扩充到青藏高原了,我们也没有理由忽视青藏高原南侧的南亚次大陆。
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  如果斯皮克曼能够了解中国人的“华夷五方”论,那他在欧亚大陆东西各划定一个边缘地区后,也许会将视线上下再看看。当然即使他现在看也只能在北面看到北冰洋,不过南面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印度(或说南亚次大陆)都应该升级为欧亚大陆边缘地区。尽管由于历史原因他有可能是最弱的一环,但反过来也可以说他的提升空间最大。
亚欧大陆边缘地区共同点
  做为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也是最有潜力的地区),应该具有以下的共同点:
  一、都应该处在大陆的边缘,一面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或说心脏地带)相连。这一条三个地区都符合,所不同的是中国在古典时期结束将自己的版图扩充到了欧亚大陆中心地带,使自己额外获得了比其他两地区更多的战略空间;
ios14充电提示音下载
  电水壶哪个好二、在另一面都应当面对海洋,有足够的海岸线。中国面对的是太平洋,欧盟面对的是大西洋,而印度面对的是印度洋。在这一点上印度体现出了一定优势,最起码在视线所及范围内,并没有邻国能直接挑战它的海权。而中国和欧盟则要面对日本和英国有可能的挑战(这一点在下一篇会细说);
  三、在历史上都不断的受到“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游牧民族的压迫。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游牧民族的入侵可以说是一场灾难,但也是文明的碰撞和交流。无论是古代和现代,交流都
是发展的第一要素,看看地理大发生之前的美洲你就会知道封闭的恶果了。有人可能会问中南半岛为什么不能成为另一个边缘地带?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处在中国和印度两个边缘地带中间,不用承受来自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压力。反过来也就无法介入欧亚大陆的中心事务。
  对于承受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入侵,从历史上来看西欧做的最好,历史上没有被游牧民族完全得手过;中国稍次之,曾短暂的失守过(蒙古),后迅速的实施了反击;印度做的最差,只能被动的将这些高纬度民族融入,这也是它一直被地缘政治家们轻视的一个原因。好在他在古典时期结束前完成了统一(在英国的帮助下),因此才有登上大国的舞台;
  四、要有相对独立统一的主体文化。要想成为一个重量级大国,作为精神力量象征的主体文化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地理分割,三个边缘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体文化。如果从宗教上划分则是基督教(广义),印度教,儒教。从主体文化(宗教)的渗透力来看,欧洲占优,中国次之,印度最差。
不可否认,在现有的国际环境下,印度已经有能力成为欧亚大陆的另一个边缘地区了。换句话说就是它有资格登上大国的舞台了。 
亚欧大陆边缘地区、新世界岛外围地区解读
欧亚大陆中心地区(大部分)六一节给孩子的祝福语——俄罗斯
  做为麦金德所推崇的世界政治枢纽地区的统治者,我们不能说俄国人做的不够好,在它的极盛时期(苏联)他已经基本将麦金德所指认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全部占有了。如果没有地理大发现,如果没有美国。那俄将当之无愧的是世界唯一的霸主。即使有了美国,俄国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