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智能发育测试讲义
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DST
                                      ——双塔区妇幼保健站    张国旗
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DDST)是美国Cororado大学医学院William K. Frankerburg  等通过对美国丹佛06岁儿童智能发育情况进行研究,编制出的儿童智能发育测试方法,并于1967年公开发表。近30年来,DDST在很多国家应用并在十余个国家进行了修订(本土化),我国亦于70年代末由北京和上海儿科学工作者进行了修订,随后成为儿科和儿童保健工作者筛查儿童发育迟缓的重要工具之一。
一、DDST结构:DDST由四个分测验组成,即个人与社会行为、细动作与适应行为、语言和大运动等,在发育儿科学上把上述四个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能力称之为能区。DDST四个能区反映的内容见附表1
附表1  DDST内容与项目举例
   
   
项目举例
个人与社会行为
反映儿童对周围人应答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天龙之人鱼公主应答性微笑、开始认生、用杯子喝水、脱外衣、容易与母亲分开、会扣扣子520红包发多少合适
细动作与适应行为
反映儿童的精细运动能力和反映儿童对外界事物分析和综合能力
视线跟踪、两手在一起、拇指与示指钳小丸、自发乱涂、模仿画垂直线、模仿搭桥
语言
反映儿童听觉、发声、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铃声有应答、学样发音、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说出姓名、理解介词、说反义词
大运动
反映儿童头的控制、坐、爬、站、走、跑、跳、独足站立及身体平衡能力
俯卧抬头、翻身、自己坐、独站、倒退走、踢球、独脚跳、脚跟对着脚尖走
二、DDST应用范围:适应于喜迎2023的优美句子06岁儿童,但实际应用中,4.5岁以上项目明显不足,即对4.5岁以下儿童更适用。DDST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筛查目的):
1、作为常规的发育筛查工具,对临床上无明显症状而在发育上可能有问题儿童进行筛查,早期发现小儿智能发育问题;
2、对发育可疑儿童进行初步判定(证实或否定);
3、对有高危因素儿童进行发育监测;
4、观察早期和干预训练的效果。
三、标准测查用具
1、红绒线团(直径约10厘米);
2、葡萄干若干粒(或类似葡萄大小的小丸);
3、细柄拨浪鼓;
48块每边2.5厘米长的方木(红5块、蓝、黄、绿各1块);
5、无透明小瓶(瓶口直径1.5厘米);
6、小铃;
7、花皮球两个(直径7厘米、10厘米各一个);
8、红铅笔
四、为了保证DDST能恰当地使用,需强调的几点:
1DDST中国文化遗产资料是属于筛查性的,并非智力商数(IQ)测定,而是发育筛查,对小儿目前和将来适应环境能力和智力高低并无预言作用;嘱小儿所做的项目并不要求他完全能做成。以上两点是测查前应向家长必须交代清的两件事。
2DDST可提醒医疗和保健工作者正确对待可能发生的问题。但DDST并能不提示诊断名称,例如:学习困难、言语障碍或情绪紊乱。DDST不能代替诊断性评定。
3、为了保证结果有效,测查方法必须按照标准规定,测查工具也应按照规定,因此检查者须经严格训练,还需按期考核他们的技术水平。测查用具如有损坏或遗失,应遵照原样补充。
五、筛查记录
(一)104个测查项目处对象 千里戈壁,每个项目用一横条代表 ,排列在年龄刻度间,表明该年龄组的儿童中有25%50%75%90%能通过该项目,并分别安排在应人能、细动作-应物能、语言能、粗动作能四个能区。
1、个人-社交能区(应人能):其项目表明小儿对周围环境及人的应答能力,自理生活的能力。
    2、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应物能):其项目表明小儿感知能力、用手取物和画图的能力。
    3、语言能区:其项目表明小儿听、理解语言和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4、大运动能区:其项目表明小儿坐、行走和跳跃的能力。
14    15        18    20
 
(二)测查项目特殊标记:
1、注解小号:某些测查项目的左端写一注解小号,这些小号可于筛查手册后面注解中 查处项目的简要解释。例如“会上台阶”的注解为23.
2、“R”的含义:凡项目条左端写有一个“R”者,意为允许询问家长,根据家长报告算通过,但可能范围内检查者应尽量自己观察小儿对该项目操作的情况。
五、一般说明
1、使小儿舒适:1)坐的位置合适:婴儿坐在家长腿上;儿童坐得高些,靠近桌边,易于接触测查用具。2)无论通过与否都应对小儿表示赞扬。
2、向家长说明:1)不是智力测验,而是发育的筛查。2)在测查中让小儿做的项目,并不要求他全部完成。
3、小儿年龄计算:测查日期减出生日期(阳历),精确到天,务必准确。
4、划出年龄线,注明测查日期:24个月前每格为1个月,从24个月至5岁每格代表3个月,
5岁到末端,每格代表6个月。在年龄线的顶点上写明测查日期。
5、早产和过期产:年龄线不必做任何调整。如为早产,记在年龄线顶端。
6、测查程序:1)建议的测查程序是按着筛查记录进行。2)害羞的小儿最好先测查精细动作-适应性,再测查语言。3)大运动项目放在最后。4)每个区开始时先挑那些小儿容易成功的项目,要进行下一个项目时,应记住把上一项目所用的测查用具全部移去。5测查程序应随机应变,对测查方法熟悉后,可以随意调动次序,只求获得小儿的协作为主。6)无论采取何程序,测查每个项目时应严格遵守参考手册所描述的标准,不得把问句内容改变,指出的方向更改等等,否则测查的结果会失效。
7、测查项目数:每个区首先测查的项目应全部挑选在小儿年龄线的左侧,每个能区至少测三项,然后向右侧项目测查,直至测到年龄线通过的所有项目。
8、测查项目次数:任何项目需要时允许小儿尝试三次,然后确定是否通过,但不得超过三次。
9、提问:注意对任何根据父母口述评分的项目,切莫暗示答语要求。但也要注意到所得要
相当充分,足以肯定说明小儿能完成这个项目的能力。
10、项目评定:P”( pass表示通过,“F”( fail)为未通过,“R”( refuse)提示儿童不肯表演,“NO”为小儿无机会或无条件表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