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济南二模答案
兰夜心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2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基础积累。(18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zài)    黑(yǒu)    忍俊不(jīn)        锐不可(dāng)   
B.确(záo)    狡(xiá)      怏不乐(yàng)    息凝神(bǐng)   
C.妥(tiē)    褓(qiǎng)  铢两悉(chèn)    忧心忡(chóng)   
D.抽(yē)      守(kè)      挑拨离(jiān)      茅顿开(sè)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褴缕 水墨画 走投无路 箪食壶浆   
B.告盤 佼佼者 牵强附会 拭目以待   
C.修茸 斑马线      心无旁骛 轻歌曼舞   
D.彗星  大无畏    刨根问底  老骥伏枥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端午节如期而至,大明湖上美轮美奂的龙舟大赛成为炎炎夏日里泉城人民关注的焦点。   
B.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活水引入方塘,语文学习方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C.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都不以为然,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D.走过百亩梨园,被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包围,置身这姹紫嫣红的花海,我不禁心旷神怡。
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简帛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阅读载体不断演变,但人们对于阅读的热爱却从未改变。   
B.中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存在重点不突出,时间安排不合理,知识遗忘快。   
C.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素养,学校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活动。   
D.中国自古有崇尚自然的理念,“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正是这一理念的发展和继承。
5.(3分)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暨南大学排名
A.③④①⑤②    B.②③①⑤④    C.③①⑤②④    D.②①③④⑤
6.(3分)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中“黄发”指“老人”,“垂髻”指“孩子”。   
B.《论语》中不少语句演化为成语,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   
C.“令尊”“久仰”“高朋”等为敬辞;“家君”“见教”“拙作”等为谦辞。   
D.古代在竹简上写字,以火炙烤竹片使水分蒸发,称为“汗青”,通常代指史册。
二、阅读理解(33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7.(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言行恶劣
B.竭驽钝
iphone有什么好玩的游戏
庶:期望
C.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
压强单位换算
效:力效
D.则责攸之、讳、允等之
慢:怠慢、疏忽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苟全性命乱世/至于负者歌
B.故临崩寄臣大事也/卷石底
C.以伤先帝明/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陶朱商经D.攸之、讳、允之任也/出无敌国外患者
(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B.选文中诸葛亮追述先帝知遇之恩和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程,以此激励刘禅完成大业。
C.选文表明自己“兴复汉室”的决心,表达了“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D.选文运用了记叙、议论的表达方式,在塑造人物和情节上描写得十分生动细致。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8.(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予为西昌校官,学圃中筑一轩。大如斗,仅容台、椅各一。台仅可置经、史数卷,宾至无可升降因名之曰“独坐”。予训课暇,辄憩其中,上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次窥关、闽、廉、洛数君子之心,又次则咀嚼《左传》、苟卿、班固、司马迁、扬雄、刘向、韩、柳、欧、苏、曾、王之文,更暇则取秦、汉以下古人行事之迹少加褒贬。悠哉悠哉,以永终日!轩前有池半亩,隙地数丈,池种茭荷,地杂植松、桧、竹、柏。
(节选自桑悦《独坐轩记》,略有删改)
【注释】关、阅、廉、洛:宋代理学的主要学派,其代表人物为关中张载、闺中朱熹、廉溪周敦颐、洛阳程颐、程颢。芰(j)荷:菱和荷。桑悦:明代学者。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宾至无可升降因名之曰“独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更暇则取秦、汉以下古人行事之迹少加褒贬。
(3)唐代刘禹锡曾写下《陋室铭》。本文作者桑悦和刘禹锡所处时代虽相隔久远,但他们志趣相近。请结合两文内容,写出你的发现。
(三)诗词阅读
9.(7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定风波•红梅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淡红桃杏,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释】此词是作者贬谪黄州期间,因读北宋诗人西延年《红梅》一诗有感而作。好睡慵开:指红梅苞芽周期漫长,久不开放。冰脸:比喻梅外表的白茸状物。诗老:指北宋诗人石延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开篇以拟人手法写红梅,红梅并非沉睡不醒;而是深藏暗香,所以“莫厌迟”
B.“冰脸”一句刻画了红梅的冰清玉洁,传神地写出了红梅不媚时俗的超然之气。
C.“偶作”三句侧面写出红梅的姿态:偶尔也如桃杏,闲淡雅洁,孤瘦雪霜姿。
D.这是一首咏物词,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体。全词物我交融,花格、人格契合。
(2)赏析“尚余孤瘦雪霜姿”中“尚”的妙处。
10.(9分)根据原文默写
(1)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3)经典单机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5)    ,不亦君子乎?(《论语》)
(6)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绘禽鸟的动态,展现早春活力的诗句是:       
三、名著阅读(7分)
11.(7分)(1)学校开展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荐名著的阅读活动,校刊拟开设《读名著•学榜样•树理想》专栏,现征集推荐名著中的人物名片。请从、朱德、保尔、尼摩船长中任选一位,按照“人物”“出处”“典型故事”“人物点评”的格式,拟写一则“人物名片”进行投
稿。
人物名片
人物:     出处:《     
典型故事:     
人物点评:     
(2)《儒林外史》刻画了科举制度下的各士人,从中能窥见他们的不同品格。“出游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名句能让你联想到《儒林外史》中的哪个人物的哪个典型事件。
四、阅读理解(32分)
12.(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创造,在人工智能的挑战下
“我在太空舱中醒来。一个声音叫道:你在这里干什么?我抬起头,看见一个巨大的浑身
透明的身影,正站在我的头顶上方。我知道这只是幻觉。因为在这个空间里,不可能有另外一个人……”写下这段文字的,是一个名为“AI科幻世界”的人工智能程序。输入写作风格、故事背景、角列表等关键要素后,这个程序便可以自动生成文本。这款由科研院所开发的“AI科幻世界”,与十几位科幻作家一道发起《共生纪》实验写作项目,宣布将以人机合作的形式创作科幻小说。
相较于5年前人工智能“微软小冰”写诗并且出版原创诗集,这一次“AI科幻世界”试水小说创作,意味着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生成、深度学习等方面接受更大的挑战。诗歌语言向来模糊、多义,自由度和读者理解包容度都比较大,“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能够“以假乱真”被读者接受,多多少少得益于这种自由度和包容度。而小说作为一种更通俗的文体,往往有语言清晰、逻辑顺畅、叙述合理的内在要求,除非更“老道”的人工智能,否则很难胜任。
我们曾经习惯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担心将来有一天自己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么就选择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吧!现在看来,人工智能已经不甘于被关在“创造性”的门外了。从画画到编曲,从写诗到写小说,不断进阶的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领域接连进行尝试。世界
上第一幅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肖像画拍卖出40万美元的天价,与同场拍卖的艺术大师作品价格不相上下。但更多尝试无意也无力和人类创作一争高下,而是在辅助创作、人机交互协作层面持续发力,以丰富文艺创作的手段方法,带动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
未来已来。在阿尔法人工智能战胜世界围棋冠军之后,人工智能没有被围棋界视作洪水猛兽,相反,现在很多职业棋手都采用人工智能作为陪练工具,人工智能最终服务的还是人类“智能”。与之相似,人工智能在文艺创造上的不断突破,反过来也促使我们更好地正视人类的创造力。真正有内在动力与激情的创造,真正以人的全部情感碰撞才写出来的诗句,是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