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与郁达夫小说创作思想的差异
作者:姚 辉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0年第08期
作者:姚 辉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0年第08期
有没有想在家做兼职的>格式工厂怎么转换 [山东限电摘要]在不同的文艺观指导下,鲁迅与郁达夫在对小说创作的认识上也存在分歧,表现在人物塑造、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和小说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因此影响到各自的创作成就和人生道路。
[关键词]鲁迅;郁达夫;小说创作思想;差异
一、关于题材的选择和使用
我的大学生活总结 鲁迅的小说“在题材方面不受制约,没有禁区,取材非常之广。他的笔从农村伸展到城市,从社会的底层伸展到上层人物,农民、妇女,知识分子、小市民、城市劳动者、小官僚、复古派。地主乡绅、‘假洋鬼子’……等等,莫不被他刻画得神情毕肖。”除了题材的广泛多样,那就是对题材的严格要求。他一向坚持“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
填成一篇,取创作丰富自乐。这样写去,到一个时候,我料想必将觉得写完,——虽然这样的题材的人物,即使几十年后,还有作为残滓而存留,但那时来加以描写刻划的,将是别一种作者,别一样看法。”可见鲁迅在文学创作的题材选择上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在文学创作中,结合改造国民性的启蒙思想,鲁迅时刻关注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力图通过自己的小说表现出种种的社会相。在这样的前提下,鲁迅着重关注的是两大类题材:一类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农村和农民生活图景,如《阿Q正传》、《故乡》、《祝福》、《药)、《风波》、《离婚》等小说;另一类则是旧中国新老知识分子在歧途与穷途中挣扎的精神面影,如《伤逝》、《孔乙己》、《在酒楼上》、《孤独者》等。鲁迅之所以把这两类题材作为自己关注的重点桃子与西瓜能一起吃吗,一是因为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二是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是革命中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但他们身上常常又有很多弱点和局限,缺乏“韧性”的战斗精神,正确地表现他们,总结他们在革命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引导一大批知识分子更好地投身革命,在斗争中既改造客观世界又改造主观世界,具有很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it行业是什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