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招投标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的有序活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做法,致使常有偷工减料、低报价高索赔甚至出现承包商中途撤场或停工的现象。本文分析了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探讨了招投标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招投标;管理;问题;对策
工程的招投标是指项目法人单位依据特定的程序,招请潜在的投标人员或公司依据招标文件要求参与竞争,并从中评选出符合要求的能够全面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的承建单位并与其达成协议的经济法律活动。
一、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
1、假公开招标和串标的问题
某些建设单位在招投标前暗中敲定施工队伍后,随便指定几个施工队伍前来投标,制造公开招标的假象;有的施工单位以利益分成、转包工程等好处相许,拉拢其它施工队伍前来作陪
衬,以达到自已中标的目的。投标者之间相互约定,一致抬高或者压低投标报价;或在投标项目中轮流以高价或低价中标;或投标者之间先进行内部竞价,内定中标人,然后再参加投标等;招标者在公开开标前开启标书,并将投标情况告知与其有特殊关系的投标者,或者协助投标者撤换标书,更换报价;也有招标者向投标者泄漏标底的,并商定在招标投标时压低或者抬高标价,中标后再给投标者或者招标者额外补偿;或招标者预先内定中标者,在议定中标者时以此决定取舍等。
2、投标资质审查不严格
建设单位在选择投标单位时不能严格把关, 不进行资质的审查, 没有深入实际了解投标单位的技术力量、管理水平、机械装备及信誉等情况, 只凭标书编制的好坏做决定; 在对“权力标”、 “关系标”上无法控制, 造成施工队伍选择不当。招标环节把关不严, 导致一些施工企业在资质问题上做手脚, 如出钱购买营业执照和资质等级证书, 或盗用、借用他人证件参加投标; 有些施工企业为达到中标目的, 不惜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人员编制标书, 用高水平标书掩盖实际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
3、过分注重标价导致施工企业盲目报价
有些建设单位过分注重投标的报价, 并将其作为评标的尺度, 使一些施工企业抓住这个特点, 在对设计意图、工程面貌和现场情况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 为了揽到工程, 承诺虚假条件, 低价抢标, 而建设单位也没有实事求是地去分析、考察投标单位报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梦见房屋倒塌, 山东旅游景点大全结果导致盲目报价或有意降低报价的投标单位中标, 使工程建设项目从一开始就处在风险之中。如果中标的施工企业讲究信誉, 因为报价较低, 必须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工效、节省管理费用等来弥补工程承包资金的不足; 而有些施工企业为了在低报价的情况下赚取利润, 便会采用偷工减料、降低管理成本等不当手段。有些中标单位在中标后并不愿意真正承担该项目, 而是分包下去自己抽取管理费, 这样层层克扣, 保证工程质量就成为一句空话。另外, 过低的标的还会导致建设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投资不足, 拨款不到位, 施工中出现停工待料的情况, 使一些本该紧密衔接的施工环节不能及时施工, 影响工程质量, 也影响了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
4、投标书中未尽事宜没有及时处理
施工单位在投标文件中出现工程量计算等方面差错, 特别是工程量增加或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新增的项目, 建设单位可能会对这些增加的投入采取打折或回避的方法, 甚至采取否定的态
度, 从而导致施工企业在承受这笔难以兑现的工程投入时, 便从其他项目中通过减少工、料、机等费用投入予以补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传递爱心作文羊毛出在羊身上”。
事实上, 施工企业本可对招标中的某些未尽事宜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然而为了搞好关系却不敢或不愿索赔, 使名正言顺的索赔变成了偷工减料的不当行为。
二、工程招投标管理问题的原因
1、法制不健全
招投标市场快速发展, 而法制建设却相对落后, 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存在很多的漏洞和管理盲点。某些投机者为了个人利益,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扰乱了招投标的正常秩序。
2、监管不到位
招投标中的不法行为大多都难以发现和调查, 即使相关部门发现了异常行为,由于监督机构力度不够能力不足,也难以有力制裁。因此,目前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多是内部告发或众举报而暴露出的。
3、程序不严密
我国招投标市场发育不健全,招投标机构的专业、权威性、公正性不足,导致招投标程序的执行不够严密。而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足,给了招投标方利用程序漏洞的机会,严重影响招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招投标管理的对策
1、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管
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设立的中介组织,具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专业力量,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没有行政隶属关系。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都由权制定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办法,且相互之间存在互不衔接、互为掣肘的现象,达不到真正对其管理的目的。为此,行政主管部门应统一口径,明确执法主体,强化监管,加大管理力度。另外,招标代理公司要加强自律,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把握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强化招标人的公平意识。
2、完善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
招标文件的编制涉及法律、技术、金融、管理、人事组织等多专业的知识,整个建设项目的投标都是围绕招标文件展开的,招标文件完全体现出是否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也体现出编制质量。高质量的招标文件是包括招投标、工程进度、工程造价控制、工程质量索赔、合同签订及履行等所有环节的基础,很多项目在评标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是因为招标文件的编制出现纰漏。因此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评标办法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多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参与:造价工程师、律师、会计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
3、严格把好资格预审关
对投标单位目前资格预审程序已被大大简化,普遍做法是根据资格预审文件对投标单位进行审查,符合性通过。比起以往的资格预审办法,投标单位的串标难度加大,串标成本增加,有利于招投标市场的净化,但仍有一些投标单位借用高资质企业名义参加投标,给资格预审工作带来扰乱。实际操作中,我们按投标单位提供的书面资料进行判别,对其中的真伪没有很好的鉴定办法,也没有进行实地的考察,使违法乱纪的单位有可乘之机。一些小项目,由外地的大型企业参加投标,应引起警惕,可以查实挂靠后取消其投标资格。因此,各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公布信息,公开施工企业的信誉情况。
4欢迎新生标语、完善评标专家管理制度
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开始通过招投标来选择合适的承建单位,对于评标专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大大促进了评标专家库及评标专家的发展。因此,应严格把握评标专家的入库资格,保证评标专家的自身素质,为评标工作的公平、公正打下坚实的基础。评标专家库的建设和评标专家的动态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管理机构必须建立起完善的评标专家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评标专家的动态管理,依据评标专家在评标活动中的表现,在使用中进行调整、更新。
总之,作为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首要, 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管理的完善应受到更多的重视。通过发现、解决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有利于保证建筑市场的公平竞争;对规范施工方、降低造价、提高质量、缩短工期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熠. 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信息, 2009,(12) [2] 付勇. 浅析
如何对国有企业内部招投标活动开展有效监督[J]. 汕头科技, 2005, (01) [3] 张献新. 公路工程招投标问题邹议姓金的名人[J]. 科技资讯, 2011,(24) [4] 张益民. 最低价中标法在我国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今日科苑, 2009,(01) [5] 邓礼峰, 艾志福. 贪嗔痴工程招投标中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J]. 科技广场, 2008,(11)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