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 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湿地 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中国绿时报1月29日报道(记者 李松龄)  气温上升、海洋变暖、冰雪消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通过寻求科学的对策,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才有积极作用。
2019年第23个世界湿地日即将来临,《湿地公约》组织明确“湿地和气候变化”为世界湿地日主题,以突出湿地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并以此提高公众认知,推动湿地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湿地与气候变化有着怎样的密切关联?如何利用湿地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对此作出了哪些努力?1月18日,2019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引发社会公众对湿地应对气候变化的高度关注。为让读者能更深入了解湿地碳汇的突出价值,本报特邀请湿地专家陈克林,从专业的视角为公众解疑释惑。
湿地是地球上最高效的碳汇
小投资
“了解湿地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需要先从了解气候变化开始。”陈克林从专业角度切入主
题。
气候变化指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其主要原因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和甲烷为主的温室气体,引发全球气温升高。
2016年4月,170多个国家领导人齐聚联合国总部,共同签署了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巴黎协定》,承诺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范围内。应对这一挑战,节能、减排、增汇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湿地拥有卓越的碳汇能力,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是气候变化的“缓冲器”。陈克林介绍说,湿地类型多样,包含了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它们在抵御极端天气,缓冲、减少洪涝灾害,缓解干旱,以及吸收、储存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湿地中的沼泽地特别是泥炭地储存了大量的碳,在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湿地是如何实现碳汇的?陈克林进一步解释道: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随着根、茎、叶和果实的枯落,堆积在微生物活动相对较弱的湿地中,形成了动植物残存体和水所组成泥炭。由于泥炭水分过于饱和的厌氧特性,导致植物残体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十分缓慢,从而有效固定了植物残存体中的大部分碳。经过千万年的层层积累,最终形成厚度超过30公分的泥炭地。
科学研究表明,距今两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消退,森林慢慢生长之后,泥炭开始形成。目前,全球泥炭地占地球陆地面积3%,储存了陆地上1/3的碳,是全球森林碳储总量的两倍。“显而易见,以泥炭地为主的湿地是最高效的碳汇,在调节区域环境、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陈克林总结道。
“湿地虽然具有强大的储碳功能,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湿地一旦遭到破坏,被安全封锁在土壤中的碳将被释放到大气中,湿地由碳汇转变成碳排放源,将加剧全球变暖进程。”陈克林发出警示。
据测算,全球泥炭地被排干或烧毁所释放的碳,是每年燃烧化石燃料所释放碳量的1/10,占全球人为活动碳排放总量的6%。而湿地退化所释放的甲烷占全球甲烷排放量近1/4。
有关部门开展的调查评估表明,我国泥炭储量达47亿吨,位于四川若尔盖湿地储存的泥炭就高达19亿吨,平均每公顷碳储量约4130吨,若破坏1公顷类似若尔盖这样的湿地,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可达1.5万吨。
然而,湿地功能仍然被严重低估。随着城市化发展和农业开垦,世界上的湿地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湿地公约》首次发表的《全球湿地展望》报告表明,1970-2015短短45年间,全球35%的湿地已经消失,从2000年起每年湿地面积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湿地消失速度是森林的3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扭转湿地流失趋势,显得尤为迫切。
2018年,《湿地公约》各缔约国认识到湿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商定了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泥炭地、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措施,以更好地借助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力量,来扭转气候变化。
湿地保护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增加湿地碳汇、推进绿低碳发展作为生态
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湿地保护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在2019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表示。
我国是湿地大国,湿地保护与修复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后弦好听的歌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通过建立湿地保护政策法规制度、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开展湿地调查监测、积极履行《湿地公约》、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和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等,全面强化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同时,在加强湿地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用方面,我国做了大量工作。
立志故事特别是自2014年起,我国启动了重点省份泥炭沼泽碳库调查,对分布面积较大的内蒙古、四川等11个省份泥炭沼泽进行碳库调查,目前已完成6个省份调查试点工作。2016年,原国家林业局制定了《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6—2020) 》,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计划和行动,转化为具体的保护措施,把“保持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纳入了行动总体目标中。如今,我国已进入从“抢救性保护湿地”到“全面保护湿地”的新征程,从国家到地方,湿地保护的力度在不断加强。
2018年10月,从《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传来好消息,我国常熟、常德、海口、东营、银川、哈尔滨6个城市凭借优良的湿地资源、扎实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摘得了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的称号,占据首批18个城市的1/3席位。
剑网3开启水牢
陈克林表示,这张国际湿地城市名片为湿地保护提供了强动力,将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对湿地保护的行动力,提升城市居民对湿地的认知度,从而推动政府与社会形成合力开展保护,为我国其他城市开展湿地保护提供示范样本。
常熟 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共荣
丰富的湿地资源是江苏省常熟市宝贵的财富。然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湿地遭到破坏,水质污染严重。随着生态意识的觉醒,上世纪80年代,常熟率先在全国开展退田还湖、退耕还湿工程,逐步形成以长江省级重要湿地为主的沿江生态经济圈,以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尚湖湿地为主的生态核心圈,以沙家浜、南湖、昆承湖等重要湿地为主的生态涵养圈的生态布局,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5.3%。
常熟市一贯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将湿地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湿地保护成效指
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制度体系,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站,负责全市湿地管理工作。并编制《常熟市湿地保护规划(2017-2030)》等15项文件,制定出台《常熟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同时,常熟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湿地保护制度,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企业中水回用率超过7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PPP模式在全国推广。
而今,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常熟实现了全市域、多层次、多维度的湿地保护,实现了湿地、城市和居民的有机融合,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探索出一条人居与湿地和谐、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共荣的有效途径。常熟被授予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常熟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共荣的模式作为最佳案例被列入成果汇编,为全球城市提供了中国方案。
常德 湿地让城市“绿生长”
湿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血脉。湖南省常德市拥有西洞庭湖、毛里湖等多处重要湿地资源,湿地保护率达70.15%。保护湿地,让城市“绿生长”,是常德人在2000多年的发展实践中得出的真知灼见。
在常德,《湿地发展与保护规划》是确保城市在绿中发展的纲领,按照多规合一、重点保护的原则,常德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湿地保护专项规划》等系统规划,让湿地保护与发展有序展开,实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源梦境。
在常德,依托设立常德市湿地保护委员会等专职机构,并以立法的形式出台《常德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等12项法律法规,明确湿地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确保绿水青山与城市成长和谐统一。
在常德,湿地保护投入巨大,近年来累计投入390.87亿元,用于湿地修复、保护与监测,并建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考核体系,将水环境治理、生态恢复作为湿地保护的主体工作,形成全覆盖的考核体系。孝心故事
今天的常德,是一座具有江南水乡特的海绵之城,一座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产业之城,一座生态旅游、文化独特的游娱之城。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常德正向山清水秀、安居乐业的梦想之城走来。
海口 湿地加速城市走向国际化
海南省海口市是一座集江、河、海、湖、溪五水并存的城市,城市发展史与湿地、水系息息相关,自古有“水城”之称。近年来,海口提出了打造“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目标,以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抓手,开展了全面的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