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观照下的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策略探析——以滕王阁景区为例
208
生态翻译学观照下的文化旅游外宣翻译策略探析
——以滕王阁景区为例
李睿 江西理工大学基础课教学部
摘要:在国家倡导“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滕王阁景区也通过外宣翻译积极打造国际形象,但由于科学理念的欠缺,其英译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通过分析滕王阁景区的翻译生态环境,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探讨翻译策略,以期为豫章文化的外宣提供借鉴。
奉献与爱心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文化旅游;外宣翻译;滕王阁景区
在国家积极倡导“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我国各地都在借助文化旅游外宣的平台,积极推动地方文化走向世界。在文化旅游外宣中,翻译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翻译策略的选择决定着外宣工作的质量。纵观我国各地的文化旅游外宣工作发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知名景区相对重视翻译质量,进而在外宣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其它地区的大部分景区由于未能对外宣翻译进行有效监管,使得翻译质量层次不齐,影响了景区的国际化发展。作为豫章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景区、江西省的文化名片,滕王阁景区很早就通过英语、日语、韩语等外语对景区简介、景区宣传片、景区公示语、艺术展品介绍、基础设施等进行了翻译宣传,大大提升了景区的国际化层次。滕王阁景区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与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影响力相比,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就英语外宣翻译来说,滕王阁景区存在着资料不全、质量不够上乘等问题。追根溯源,造成滕王阁景区英语翻译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理念的缺失。换言之,译者在处理景区材料时,没有深度结合滕王阁蕴含的豫章文化,主要从语言层面了进行了处理,这显然违背了生态翻译所提倡的多维适应选择原则。因此,为了推动豫章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滕王阁文化为例,从生态
翻译学的视角出发,探讨滕王阁景区外宣英译的
策略。
一、生态翻译理论概述
生态翻译(Eco-translation)是20世纪80年代“翻译文化转向”背景下发端于欧美世界的一种翻译思想。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1988年在论述翻译与文化
古希腊神话人物
二者关系时首先明确指出了翻译的生态学特征,[1]
随其后的罗森纳•沃伦(R.Warren)、苏珊•巴斯奈特(S.Bassnett)和安德烈•勒菲弗尔(A.Lefevere)等学者以
更为深入细致的形式指出了翻译的生存适应性,[2]
并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发现树木生存之地”、“描述植物生长之状”[3]等生态化语言描述翻译研究。国内的生态翻译研究则在2
情人节相遇的唯美句子1世纪初开始以“厚积薄发”之势迅猛发展,其中集大成者当属胡庚申教授,其核心观点主要集中于《翻译适应选择论》(2004)和《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2013)等著作以
及相关系列论文中。[4]
尽管生态翻译理论仍处于褒贬共
存的建构之中,但综观几十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可清晰地发现目前生态翻译学盛行且被广泛认可的观点。生态翻译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
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5]
生态翻译框架下,译者除了要适应复杂的翻译生态环境之外,还要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适应性选择
转换。[6]
其中,语言维转换指译者对语言形式的转换,灿烈咬kris
法国香水品牌有哪些文化维转换指文化内涵层面的转换,交际维转换表示交
际意图的转换。[7]
在处理翻译材料的过程中,译者应当
结合具体生态环境,把语言、文化、交际三大维度有机结合起来,不可割裂开来机械处理。
二、滕王阁景区的翻译生态环境分析
滕王阁素来享有“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美誉,但它绝非只是历史悠久的建筑而已,而是一个蕴藏着诸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宝库。滕王阁风景名胜区不仅拥有以滕王阁为核心的仿古建筑物,而且还保存着大量珍贵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基于生态翻译学的江西豫章文化外宣英译研究——以滕王阁对外译介为例”(编号:YG2015123)、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基于生态翻译观的江西矿冶文化外宣英译创意化路径研究”(编号:YY152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睿(1984-),女,江西南昌人,硕士,江西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研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