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匹配度问题
大学生就业匹配度问题
作者:何小娟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计算机系统安装2014说明文年第08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遍化我国把就业问题日益提上日程。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十分突出出现招工难工作难的问题。体现出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不能适销对路造成大学生就业匹配度低,这种现象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该文针对大学生就业匹配度问题展开调研重点论
        述大学生就业匹配度低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办法。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大学生就业专业匹配度低又加剧了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就业专业匹配度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匹配度问题出发希望对解决就业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专业匹配度与就业问题的现状
        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中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口1221万,再加上往年未就业人员大约有2400万待就业人员,其中高校毕业生占相当大的比重。据有关报告显示30万左右越野车“2020年我国将新增一亿左右的就业青年中国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据麦可思研究院统计感恩节日期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失业率为8.6%,中国201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届大学毕业生有六百多万,也就是说有五十多万人处于待就业状态。如此庞大的数据说明这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严重。不仅大学生工作难,用人单位也出现招工难的情况,这就体现出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据麦可思研究院统计新的一年励志短句霸气2013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69%62%,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匹配度是非常低的,这就造成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难的情况,加剧就业难的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专业匹配度低的原因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我国的教育改革是非常缓慢的,在专业设置上对市场需求的反应不灵敏。更何况如今世界发展如此之快瞬息万变,新兴行业不断兴起行业需求变化大这就更加剧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与市场人才需求结构的不匹配度。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雷同问题也比较严重。由于各高校不断扩招,高校在专业设置及各专业最适宜
招收人数的问题上考虑不周。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间存在矛盾,课程设置具有盲目性。一些大学对开设的在社会上口碑较好的专业就大量招生,完全不考虑市场需求。这种专业设置雷同问题就是一些专业培养人才过多而其他专业人才过少,致使大学生就业专业匹配度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