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新机制解析及相关影响
一、我国LPR改革背景及政策解析
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再次迎接新的举措。中国人民银行于2019年8月17日发布〔2019〕15号文,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同时,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意图为以下四点:(1)“两轨合一轨”的目标是疏通利率传导机制,推动贷款实际利率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工作重心是推动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方面预计变化不大,目的是要“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基本稳定”;(3)要增强金融机构自身的贷款利率定价能力,真正形成市场化定价;(4)要充分发挥SHIBOR、MLF等利率的市场化定价参考作用。
2012年预备党员思想汇报范文>丁俊晖第3杆147央行15号令颁布之后,LPR报价方式由在2013年10月基于报价行自主报出的最优惠利率计算并发布的贷款市场参考利率,改为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中期借贷便利期限以1年期为主,反映了银行平均的边际资金成本,加点幅度则主要取决于各行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与原有的LPR形成机制相比,新的LPR形成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1)调整报价频率:每月20日向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2)调整报价方式:采用参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的方式。(3)增加报价行范围:从原来10家扩大到18家。(4)增加限
期品种:新增5年期以上LPR报价,完善LPR期限结构。(5)增强政府管控:将各行LPR应用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
二、LPR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金融中介,也是货币政策向下传导的关键环节,它的贷款定价是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要素,货币政策传导
理工类专业有哪些专业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贷款利率促进经济繁荣发展。推行LPR改革的实质,就是推动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换“锚”,将定价基准由贷款基准利率转变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促进贷款利率定价的市场化进程,从而达到货币政策畅通传导的目的。
LPR机制与以往基准利率的政策传导进行对比可知,如图1中①和②路径所示,为了在市场上树立一个可供依靠的基准参考指标,从而使政策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逐渐淡出市场,以实现贷款利率的平稳市场化,LPR改革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尝试打通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的通道。
图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三、LPR对贷款市场的影响
(一)LPR利率变化情况
根据央行发布的公告,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于每月20日公布LPR利率,截至2020年
5月31日,LPR已经进行了十次报价。2019年8月20日的第一次报价1年期利率为4.25%,比新机制前的报价低了6个BP;5年期第一次利率报价为4.85%,比5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4.9%低了5个BP;自始至今,LPR的整体趋势处于平稳下行的态势。工作励志名言
图2LPR报价走势图
由图2所示,1年期LPR在9月和11月均下降5个BP,但2月下调10个BP,4月下调20个BP;5年期LPR相对平缓,11月下降5个BP,2月下降5个BP,4月下调较大为10个BP。从调整幅度来看,展现出可控的平稳下降趋势,同时也反映出央行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决心,在LPR 的改革中已初见成效。而在2020年4月的LPR两期利率有了明显下调,一方面是在面对疫情全球范围内的冲击中,中国货币政策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今年以来,央行运用降准、再贷款再贴现、MLF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从2020年3月国务院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到4月9日对外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提到:稳妥推进存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并轨的措施,体现了适时适度下调LPR,释放LPR改革潜力,引导贷款利率持续下降,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渠道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企业如何管理人才图3LPR改革后SHIBOR利率走势图
黄金价格今日最新价2022再与体现银行流动性充裕度和负债成本的shibor指标比较来看,如图3,自开始LPR改革至今,shibor6月期的利率先上升再微降直至与LPR几乎同步,1年期则是先微降再上升之后再微降与LPR同步,表明在刚开始的阶段银行流动性和资金成本均有一定程度的波动。在资金端的波动水平下,LPR依然继续保持平稳缓降的趋势,印证了贷款端利率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和LPR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的指导作用。
(二)房贷市场的影响
此次LPR改革,在个人住房贷款方面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从2019年10月8日起实行的《关于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的公告》中提到,为坚决贯彻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房地产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由此政策中可以得出,挂钩LPR后,房贷利率定价就从“基准利率×折扣或上浮”转变为“LPR+点数”。每笔贷款具体的加点数值由贷款银行按照全国和当地住房信贷政策要求,综合贷款风险状况,在发放贷款时与借款人协商约定。也就意味着房贷利率只能“加点”,再无“打折”。
图4LPR改革后房贷平均利率态势
从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41个城市674家银行分(支)行的样本平均数据可知如图4,大多数地区均根据政策要求对房贷利率进行了调整,进而在最初的时候房贷平均利率有略微上扬,但基本呈现平稳过渡,在之后的时间中随着LPR的下降而平稳变动,首套和二套房平均利率在4月出现环比下降超10BP。作为房贷主要参考标准的5年期LPR,2019年8月至10月,一直维持4.85%,11月20日出现首降5个BP,房贷利率由于滞后性,自12月起开始下降;3月至4月LPR下降10个BP,则4月的住房贷款也出现大幅下降,初步满足了LPR政策对全国房贷利率定价的指导性要求。
(三)企业贷款层面的影响
央行推出LPR政策,一方面从监管角度希望能够约束金融机构的定价行为,满足利率市场化机制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实体经济角度希望可以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的LPR为基准,压缩利差,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线。从人民银行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特别用专题提到:“2020年3月份企业贷款利率为4.82%,较2019年底下降0.3个百分点,较2018年高点下降0.78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和LPR的降幅。政策利率下降的效果放大传导至实体经济,LPR改革有效发挥了促进贷款利率下行的作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