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职业学校教学目标转移方向问题
摘 要: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省部级中国假日,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中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之后绝大多数从事生产一线的工作。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顺利就业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呢?笔者就学校教育方面谈谈职业学校教学目标转移方向问题。
关键词:职教目标; 方法; 教学目标转移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献血要求1006-3315(2011)3-118-00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批的人才,尤其需要大批综合素质较强的初、中级人才。要成功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也需要大力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将大有可为。明确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们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直接的方法论教育意义。具体做法如下:
一、改变教育模式,把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
李宗盛写的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都以培养人才、养成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的。但是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注重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更加强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知识转化能力、革新创造能力等的培养。把握不住这一点,职业教育也就失去了立教之本、发展之源。因此,只有超越现有的教育模式,依托知识教学,使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才能使学生自由地邀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变接受知识为发展能力,并使知识为我所取、为我所用。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走出困境,再展辉煌。
二、必须奉行终身教育的理念,把职业教育转向终身教育
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面对竞争日益激烈、职业变动频繁的现实,人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调整、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成为搏击风浪、弄潮时代的人才。就目前来看,这一过程将伴随人的一生,职业教育理应对此作出关照。否则,任凭人们在工作之余进行自发的、试误的、零星的、片段的学习,或者听任人们在优化上岗、转岗待岗时手足无措,不仅对人的发展无所助益,而且也与职业教育的理念相背离。只有调整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开放灵活、完备便捷的教育体系;只有拓展教育空间,扩大岗位培训、转岗培训
中国四大古都国庆节放假7天和继续教育;只有大力开展科技普及和文化教育,职业教育才能走出低谷,真正发挥出强国富民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