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数据口径探析——基于央行审计调查
时代金融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数据口径探析
影评高的电影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基于央行审计调查
摘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央行货币信贷政策的重要着力点。数据口径在评价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实施效果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基于A省人民银行系统的审计调查,对信贷口径界定、不同口径下政策效果评价、现行制度中数据口径缺陷和影响作了较为扎实、全面的探析,最后对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数据管理提出针对性建议。
什么时候立春2022年的几月份立春
关键词:小微企业  信贷市场  金融统计  数据口径  审计调查
● 鄢秉松 郑 希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小贷市场的信息不充分深刻影响其获得有效的信贷支持。这个判断获得了理论和实证的支持。如Stigltiz 和Weiss(1981)论证了“信贷配给”现象,Berger 和Udell(2006)论证了异于通常市场的“关系型”贷款,国内有学者提出通过建立中小金融机构体系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林毅夫和孙希芳,2005),也有学者认为应当发展贷款技术令大型银行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李华民和吴菲,
2014)。学界的研究成果已为近年的金融改革部分采纳,但相关实证研究的数据往往缺乏合理、真实的口径,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评判。
一、小微企业信贷口径的界定及其特点
(一)小微企业的界定
1.国际。尚无统一的小微企业界定标准,通常采用员工数量、营业收入、资产规模等指标进行企业划型。部分国家还根据不同行业细化了划型指标。
2.国内。现行划型标准为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印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017年又对行业分类进行更新。该标准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采用了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等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行业细分,总体上是以双指标形式控制划型,即满足双指标才能向上划型,否则就下降一档。
(二)小微企业贷款口径的界定
1.小微企业贷款。满足工信部小型、微型企业标准的贷款为小微企业贷款。
2.全口径小微贷款。指工信部口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之和。
3.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小微企业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为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2018年11月之前为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
4.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包括了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
二、不同口径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执行情况
根据央行统计数据,A省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有所缓解,且成效主要体现在普惠口径小微企业服务上。下文主要分析对比2019年初、2019年1季度末和2019年2季末三个时点的数据。
(一)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增加
字画装裱2019年2季度末,A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788.36亿元,较年初增长2.58%;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增长较快,2019年2季度末余额5243.14亿元,较年初增长13.24%,其中,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9.85%,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10.56%和12.86%。
(二)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有所下降
2019年2季度,A省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57%,较2018年第4季度略降0.13个百分点;普惠口
径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45%,下降0.37个百分点;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59%,下降0.36个百分点。
(三)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总体可控
2019年2季度末A省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2.08%,较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不良率1.93%,下降0.35个百分点;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3.13%,下降1.02个百分点。
(四)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覆盖面逐渐拓宽
根据省内各地市金融机构小微贷款台账数据,2019年2季度各月份普惠口径小微贷款月发放额、户数、基本呈现量增面扩态势。如某市2019年4、5、6月份普惠口径小微企业户数逐渐增长,分别为1817户、1999户、2225户。
(五)金融机构信贷资源逐步向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倾斜2019年2季度末A省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10.75%,环比上升0.42个百分点;普惠口径小微贷款环比增幅高于各项贷款环比增幅4.21个百分点。
三、数据口径缺陷及对政策执行效果评价的影响
通过审计调查发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相关数据口径
存在的缺陷不容忽视,容易对政策执行到位情况以及政策效果评价产生影响。
(一)政策本身:小微企业贷款统计概念的精确性不足,政策驱动下容易失真
目前执行的小微企业划型标准和有关小微企业贷款统计指标存在缺陷,在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和管理部门、商业银行指标考核双重驱动下,易导致贷款数据虚增。
一是划型标准扩大了小微企业范围。首先,企业划型标准中需要同时满足双重指标的下限才能上划一档,导致一些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规模较大的企业因为人员数量填报较少被认定为小微企业从而享受信贷优惠政策,这在技术密集型及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中更加明显。其次,该标准未考虑企业股权所属情况和组织架构背景。如地方政府控股的企业和集团企业子公司,虽形式上符合划型标准,但本质上不属于需要扶持的企业范畴。上述两类情况导致小微企业范围失之过宽。
二是划型标准操作性不强,企业从业人员数量较难核实。人员数量是国际上公认的判断小微企业的指标之一,但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难以通过社保机构取得真实用工数量,加上劳务派遣外包以及临时用工现象突出,难以核实人员数量从而准确划型。
(二)执行机构:数据不准确与数据真实性的双重影响在调查中发现金融机构的数据口径一定程度影响政策执行效果,一方面是统计数据不准确,另一方面是资金使用不合规,导致政策效果评价的失真。
1.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统计数据不准确,导致小微企业或普惠口径贷款扩大化。(1)将不符合小微企业划型标准的企业纳入小微企业贷款范围。全省共抽查860户小微企业划型资料,发现30户企业应为中型企业。特别是县级错误率较高,如某县两家法人金融机构划型错误的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小微企业贷款金额的13.30%。(2)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归类不正确。如某行将387户一般个人经营户贷款计入了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3)将非普惠口径企业贷款纳入普惠贷款。如某行错误使用贷款余额而非授信额度作为企业授信额度划分标准,导致部分表内外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上而贷款余额在1000万元以内的企业贷款被纳入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统计,从而扩大了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
2.金融机构小微贷款资金未用于小微企业经营,导致小微企业贷款统计数据真实性存在瑕疵。(1)未严格区分个人经营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根据金融机构小微贷款台账,少数贷款用途填报为个人消费。此外,小微贷款在线产品的个人贷款用途更加难辨,如某行在线产品对于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申请的贷款均默认为经营性贷款,但实际用途无从得知。(2)小贷资金流向房地产。如某个体工商户将获得的经营性贷款10万元连同自有资金转入房地产开发商商户,用于购房首付款。(3)小贷资金违规作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如某小微企业主获得经营性贷款40万元,通过第三方回流资金至此人银行卡上,此后又转入银行对公客户账户,作为银行承兑保证金。
(三)目标体:缺乏真实的数据来源
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最终目标体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这些体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知识有限,管理水平低下,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公司信息不透明,且个人与公司账务难以区分,甚至存在提供虚假材料获取贷款或利用政策漏洞骗取优惠的情况。由于缺乏可信的数据来源,在评价政策效果时,既无法真实了解其此前的困境,也无法精确量化政策执行的效果。
四、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数据管理的相关建议
基础数据的失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导致后续政策的成本增加。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数据口径管理应引起重视,从相关各方多方面推进。
(一)管理当局
应完善小微企业贷款相关概念界定和统计方式。完善企业划分型标准,增进人员数量数据的可靠性与可获得性,并考虑小微企业的所有制和组织架构背景等因素,剔除不符合政策扶持精神的小微企业。完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小微企业名录库,为金融机构企业划型提供依据,减少人为判断失误。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小微企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推动小微企业公共信息资源的整合公开。建立小微企业信息数据库,进一步整合市场监管、税务、公
安、海关、电力、水利等政府部门信息,有序向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服务机构开放查询并及时更新,便于银行精细有效识别小微企业。
(三)金融机构
进一步规范小贷业务。提高小微企业统计数据准确性。准确识别划分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贷款主体,严格区分普惠口径与非普惠口径贷款、经营性贷款与消费性贷款。同时加强贷后资金流向监管,确保小微贷款用于企业经营,合理运用优惠政策。
(四)小微企业
应加强自身建设,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严格区分个人与企业开支,确保财务报表数据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适度披露企业信息。
折纸粽子参考文献:
[1]林毅夫,孙希芳.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5(7):35-44.
[2]李华民,吴菲.谁在为小微企业融资:一个经济解释[J].财贸经济,2015(5):48-58.
[3]陆岷峰,徐博欢.普惠金融:发展现状、风险特征与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3):73-79.
(下转第29页)
四季桂花树种植技术最大,必须特别注意防范经济下行时期的风险传染,从研究结论来看,系统性风险增强了。尽管传统上认为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更加理性,但在市场极度恐慌时,机构投资者也未必做得更好,也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帮凶。在股灾之际,少数证券公司违法向做空机构提供融资融券业务,也起到了市场下行的推手作用。
对于监管机构来说,坚持资本开放是应该而且应该持续贯彻下去,但是要循序渐进逐步放开,就像现在沪港通拥有的50万资金限额就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如果放开快,恐怕由非理性造成的金融风险会比现在测度到的还要大。要尽快完善各种配套制度,尤其是在突发情况下两市的应对策略,如果一方发生了突发事件,而另一方由于恐惧而造成的非理性恐慌带来的金融“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的损失是十分重大的,因此应该尽快完善应急措施,例如在突发情况下的熔断机制等。
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破坏性可以在一夜之间改变投资人命运,把握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对潜在系统性风险有着正确的认识和评估才能更好地在资本市场中保全自身,低估风险结果不容乐观。
注释:
①基于CoVaR方法的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②数据来源:商务部。
参考文献:
[1]Adrian,Brunnermeier(September 2008). “CoVa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Staff Reports no.348.
[2]Adrian,Brunnermeier(August 2009).“CoVaR” working paper,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nd Princeton University.
[3]Hoyoon Jang and Wonsik Sul.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Co-movement of Asian Stock Markets[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2(13).
[4]RA Connolly and FA Wang.Economic News and Stock Market Linkages: Evidence from the U.S,U.K,and Japan.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Joint Central Bank Research Conference on Risk Management and Systemic Risk,1998.
[5]Cheol S.Eun and Sangdal Shim.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Stock Market Movements[J].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89.
[6]Jimmy E.Hiliar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quity Indices on World Exchanges[J].Journal of Finance,1979.
[7]郑联盛.关注沪港通的风险[J].中国金融 2014(9).
[8]章莉.中国证券市场风险度量及风险传导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D].浙江工商大学,2014.
[9]谭志国,蔡乙萍.分位数回归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 2006(17).
[10]李雨芹.分位数回归与风险度量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9.
[11]彭志刚.沪港通的“通”与“不通”[J].经济视野,2014(12).
[12]刘荣茂,刘恒昕.沪港通对沪市市场有效性的影响[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8).
[13]张兵、范致镇,李心丹.中美股市市场的联动性研究[J].经济研究,2010(11).
[14]韩非,肖辉.中美股市间的联动性分析[J].金融研究,2005(11).
[15]史代敏.沪深股指波动的协整性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2(9).
作者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
(上接第21页)
[4]Berger A N,Udell G F.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ME Finance[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06,30(11).
[5]Stigltiz J E,Weiss 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3):393-410.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