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点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指引下一个15年
行业点评2020年11月03日
证券研究报告
强于大市(维持)证券分析师
朱栋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6080002
电话************
邮箱*********************.CN 余兵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1010004
电话************
邮箱********************.CN
王德安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1010006
电话************
邮箱**********************.CN 曹海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8100001
国税税种电话************
邮箱***********************.CN 朱琨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8010003
电话************
火炬之光2 联机平台邮箱********************.CN
闫磊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7070006
电话************
邮箱********************.CN
15万左右的车排行榜研究助理
李鹞
关于520的文案
一般证券从业资格编号:S1060119070028
电话
邮箱*******************.CN
王霖
一般证券从业资格编号:S1060118120012
电话
邮箱*********************.CN
王子越
一般证券从业资格编号:S1060120090038
电话
邮箱***********************.CN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指引下一个15年事项:
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从销量目标、关键技术、基础设施等多个维度指引和定调未来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和基调。新规划在电动化之外,对智能网联化有了更大力度推动。
平安观点:
⏹弱化量方面的硬性指标,重视基础设施和安全性建设。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发展
规划正式稿在多个方面给予完善和改进。在2025年愿景方面,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由25%降至20%,并且取消了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达到30%的目标,仅要求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删除插电车型平均油耗2L/百公里的目标;自2021年起公共领域电动化不低于80%;此外,对燃料电池汽车的重视程度提升,提出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在技术设施建设方面,对于充换电网络,提出不仅要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还要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而在征求意见稿中快充仅作为辅助手段,因此正式稿强调了对快充的建设。在安全性方面提出高要求,包括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和安全管理,增加氢燃料电池汽车安全要求,提升新能源汽车整体的安全保障要求。我们认为新的产业发展规划体现了从求量到求质的转变,有利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目标中枢下调,增速回归合理区间。此次新能源汽车规划正式稿和征
求意见稿相比,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由25%下调至20%,销量中枢由700万辆下调至560万辆(假设2025年国内汽车销量中枢为2800万辆)。新能源汽车第一阶段的发展已接近尾声,预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达到110-120万辆,截至20年末累计销量超过500万辆,顺利实现第一阶段的累计产销目标难度不大,但2020年实际产销与200万辆的年度目标尚存在较大差距。
考虑到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后,国内新能源汽车规模连续两年出现零增长,下调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
销规模也在情理之中。根据正式稿的规划,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复合增速为36%左右,回归合理区间。另外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占比各为50%,新能汽车取代燃油车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在补贴逐步退出后,双积分政策以及新的发展规划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重要的推动因素和约束条件,新能源电动化趋势不可阻挡,行业发展前景长期看好。
⏹加大公共领域的新能源车占比,网约车或将成为纯电车型长期贡献的主力军。发
展规划要求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同
时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公共服务、共享出行等领域车辆运营的支持力度。我们认为新能源公交车每年的需求量在10万台左右,出租车每年更新需求约为20万辆,而网约车具有更大的市场需求,或将是未来的B端新能源市场的主力。
⏹构建关键零部件供给体系,打造新能源汽车核心竞争力。发展规划提出,以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驱
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在动力电池方面,国内已经出现了宁德时代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并且拥有完整的电池材料供应体系;紧跟全
球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在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以及固态电池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在电驱动系统方面,新一代解决方案包括碳化硅MOSFET、集成式电驱动模块、800V高压电气平台、扁线电机等,目前国内的汇川技术、上海电驱动、麦格米特等企业在多个新技术领域已经展开了产品研发和应用;在核心零部件上,比亚迪和中车均已经实现国产车规级IGBT的装车应用。在车联网技术方面,发展规划将V2X列入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V2X是以无线通信技术将车与各类事务连接的一项车联网技术,C-V2X作为基础技术标准,是国内车联网大规模推广的前置条件之一。我们认为新阶段发展规划的推出,将助力新能源汽车三电产业突破关键技术环节,同时推动我国车联网和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打造新能源汽车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提升充电便利性。《发展规划》提出在高速公路和城乡加快形成快充为主、
慢充为辅的公共充电网络,以及在居民区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充电服务模式。
目前在国内主要高速干线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高的东部省份,已经基本建成了直流快充网络,中西部地区各地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大规模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预计充电桩投建速度将保持在较快水平。在居民区推广智能有序慢充,可以明显降低老旧小区电力设施的改造成本,有利于解决居民区充电难的问题。此外,《发展规划》还提出引导企业联合建立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平台、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等,将有利于充电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提升充电设施的使用便利性。
生日礼物 男朋友
⏹氢燃料核心技术公关工程为氢能储运、加氢站、车载储氢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支撑技术。虽然煤
炭制氢的成本低,但环境污染较高。工业副产氢来自于钢铁和化工等行业,通过提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并降低了成本。储运氢方面,目前储氢的方式包括气罐运输、液氢储罐运输和管道运输,其中气罐运输适用于短途运输,此外提高运输压力可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液氢运输和管道运输具有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和长距离的特点,是未来的主流方式。随着产销规模上升,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支撑技术的逐步成熟,氢燃料车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有望逐步广泛,目前虽然以客车销售为主,但我们认为氢燃料电池车辆更适合应用在长途运输等重载领域。
⏹2025年自动驾驶再上台阶,构建车用操作系统核心能力。《规划》提出至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将实
现在特定场景下的商业化应用,车用操作系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由于特斯拉及互联网企业的参与,自动驾驶的技术进步速度将会加速提升,未来5年将是智能驾驶汽车百花齐放的时代,预计有条件自动驾驶将有望在高速公路和其他特定场景实现,L3级别的汽车将会迅速放量,相应产业链将会受益。有别于传统汽车,未来的汽车行业商业模式将是类似手机的基于底层系统的移动服务,技术支撑来自于车用操作系统技术,对车企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老牌车企势力也在加速转型,构建在操作系统、软件、用户服务上的核心竞争力,在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我们认为自主品牌相比外资车企此次转型的速度相对更快,并且具备互联网人才优势。
⏹投资建议: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21-2035)弱化了量方面的硬性指标,并加强了核心技术、基础
设施、安全性等方面的建设,并且在电动化之外,对智能网联化有了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从重量向重质方向逐渐转变。建议积极关注新能源汽车三电等核心零部件、自动驾驶产业链及自主品牌车企的智能化转型以及燃料电池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强烈推荐宁德时代、当升科技、汇川技术,推荐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宇通客车、潍柴动力、璞泰来、新宙邦,关注吉利汽车、德赛西威、亿华通、中通客车、恩捷股份。
风险提示:1)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如果国内外政策对实现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软化或改变,导致政策出台力度低于预期,将显著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规模;2)电动车自燃事故带来的消费者信任风险:国内外近期发生多起电动车自燃和召回事件,消费者对电动车安全性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若自燃事件得不到有效遏制,或将引发消费者的信任危机,给产品销量带来负面影响;3)技术路线发生变化的风险:新能源汽车仍处于技术快速变革期,若下一代技术产业化进程超出预期,将对现有行业格局产生显著影响,前期投资回收能力将低于预期。
图表1正式稿与征求意见稿相比主要修订点
资料来源:中汽中心,平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2不同级别自动驾驶的定义及其预计规模化应用起点
资料来源:SAE International、平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3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单位:台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协会,平安证券研究所
平安证券研究所投资评级:
股票投资评级:
强烈推荐(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20%以上)
推荐(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10%至20%之间)
中性(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10%之间)
回避(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10%以上)
行业投资评级:
强于大市(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中性(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5%之间)
弱于大市(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
负责撰写此报告的分析师(一人或多人)就本研究报告确认: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研究报告是针对与公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
定。本公司研究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未经书面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将采取维权措施追究其侵权责任。
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您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存在赢利的可能,也存在亏损的风险。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条款:
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
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
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
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
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平安证券研究所电话:4008866338 深圳上海北京
风云三国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益田路5023号平安金融中心B座25层
邮编:518033 上海市陆家嘴环路1333号平安金融大厦26楼
邮编:200120
传真:(021)33830395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甲9号金融街中心北楼15层
邮编:10003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