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知识小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B),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A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B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C 断点张敬轩按照领导的意图确定
2.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C)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A 热血手国家公务员 B 共产党员 C 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
3.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C)。
A 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B 便利各项工作的开展
C 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4.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C)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A 保密法实施办法 B 保密规章制度
C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
5.一份文件为机密级,保密期限是10年,应当标注为(C)。
A 机密10年 B 机密★美国科幻电影 C 机密★10年
6.某文件标注“绝密★”,表示该文件保密期限为(A)。
A 30年 B 20年 C 长期
7.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届满的,自行(C)。
A 变更 B 公开 C 解密
8.重要涉密部门的人员选配,应当坚持(B)的原则,并定期进行考核,不适合的应及
时调整。
A 谁选配谁负责 B 先审后用 C 先选后训
9.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应实行(C)制,由单位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并指定有关机构和人员具体承办。
A 分工负责 B 单位负责 C 领导负责
10.涉密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相关部门的安全技术检测,与机构、人员住所保持(C)的安全距离。
A 300米 B 40米 C 相应
11.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U丝袜花的制作方法盘只能在(A)计算机上使用。
A 本单位同一密级或更高密级的涉密 B 本单位同一密级的涉密
C 办公用内部
12.存储过国家秘密的信息介质可以(A)密级使用。
A 提高 B 降低 C 解除
13.某领导外出时提包被窃,回后发现包内钱物丢失,涉密文件完整无缺。这一事件(C)。
A 属于泄密事件
B 在证明文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时,按泄密事件处理
C 在不能证明文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时,按泄密事件处理
14.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的,自发现之日起,绝密、机密级或秘密级分别在(A)内查无下落的,应当按泄密事件处理。
A 10日,60日 B 15日,60日 C 10日,30日
15.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应当在发现后的(B)小时内,书面向有关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A 12 B 24 C 48
16.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A)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A 直接给予处分 B所有追究刑事责任 C 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相关给予处分
17.任何情况下,不得向传递(C)秘密载体。
A 秘密级、机密级、绝密级 B 机密级、绝密级 C 绝密级
18.绝密级国家秘密技术在保密期限内(B)申请专利或者保密专利。
A 可以 B 不得 C 暂缓
19.违反国家规定,对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构成(B)。
A 非法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B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C 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D 删除、修改、增加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和应用程序罪
20.涉密计算机的放置应与非涉密计算机或设备之间保持(A)以上的隔离距离。
A 1米 B 2米 C 3米 D 5米
21.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当遵循的原则是(A)。
A 最小化的原则 B 最大化的原则
C 适当兼顾的原则 D 保密与效益平衡的原则
22.符合国家保密要求的涉密计算机用户身份鉴别成功后,空闲操作时间通常(D),超过这一规定值,应当重新进行身份鉴别。
A 不超过1分钟 B 不超过3分钟
C 不超过5分钟 D 不超过10分钟
23.某单位新购置了一批带有无线互联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准备作为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使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D)。
A 将便携式计算机确定涉密等级并粘贴密级标志后,作为涉密计算机使用
B 在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器中”将无线网卡禁用
C 从便携式计算机的BIOS设置中关闭无线网卡功能
D 拆除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硬件模块
歌曲边疆处处赛江南24.确定知悉范围的基本原则是(C)。
A 实际需要原则和最小化原则
B 级别需要原则和可控化原则
C 工作需要原则和最小化原则
D 工作需要原则和可控化原则
25.定密工作程序为:由(C)对照保密事项范围提出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的具体意见,再由()审核批准并承担()。
A 承办人定密责任人法律责任
B 定密责任人领导行政责任
C 承办人领导法律责任
D 承办人定密责任人行政责任
26.发生泄密事件应当迅速查明(B),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领导机关。
A 主要、次要责任者和被泄露国家秘密的密级、事件的主要情节
B 被泄露国家秘密的内容和密级、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事件的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
C 被泄露国家秘密的内容和密级、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事件属于什么性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