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
纪律的相关理论
一、纪律概述
 (一)纪律的含义
 林格伦(H.C.Lindgren)曾提到,“纪律”一词有多种含义。一个含义是“惩罚”;一个含义是“以强迫顺从或服从命令的行为加以监督”;还有一个含义是“改正错误与强化的训练”。([美]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370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那么,纪律究竟是什么呢?综合现代教育家、心理学家对纪律的界定,我们认为:纪律就是一定的集体为了维护集体的利益并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制订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各种规范和规则。
 首先,纪律是为维护集体利益所制订的,是正常教育秩序所必需的,主要指向集体生活和活动的领域。其次,纪律以规范和规则的形式存在,是对学生的外在约束。纪律的终极目的是从他律到自律,从外在约束到自我控制,而不是对人进行压制或管制。再次,规范和规则的获得并不是强制和奴化的结果。如果在纪律上强制和奴化,就会导致学生智慧的僵化。如果学生没有主动去理解纪律,就不可能真正懂得纪律的意义,并在纪律中得到理想的发展。最后,纪律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是可以质疑、讨论和修改的。意大利首都是哪
 (二)纪律的类型
 从纪律的形成角度,可将纪律分为以下几种。(1)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2)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体行为规范。(3)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说就是自律,它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当一个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评价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4)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纪律实施的模式角度,纪律可以有专制型纪律、放纵型纪律和健康型纪律三种。专制型纪律是以惩罚为基础,强迫学生接受的纪律。放纵型纪律则是另一极端,它是没有任何限制,使学生有充足的选择自由的纪律。健康型纪律提倡有限制的选择,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纪律。当这种纪律转化为学生的内部要求以后,便可称之为自我约束的纪律或叫自觉纪律,它是我们进行纪律教育的目标。
 (三)纪律的功能
 纪律在青少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奥苏伯尔认为,纪律是所有的文化体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合理的纪律管理对于青少年的发展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儿童社会化的需要,儿童需要学习某种社会文化所认可的行为标准;(2)个性正常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使儿童获得自立、自控、可靠等心理特质并训练儿童的挫折容忍力;(3)道德标准内化的需要,可促使正确道德观的形成;(4)儿童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如果缺乏清楚的、可与之交流的外部控制的引导,儿童很可能会感到迷惘和忧虑。因此,纪律管理虽然不易,却是教师不得不仔细研究的问题。
 二、自觉纪律
 自觉纪律是人作为主体在认同、内化体规范的基础上自主、自觉、自动地自己限制自己、自己约束自己。(张相乐:《自律及大学生自律品质的培养》,载《现代教育科学》,20044)。)自觉纪律不是靠外部的强制或外在命令,而是主体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
 (一)自觉纪律的心理结构
 自觉纪律是学生纪律性水平高的表现,这种品质是个体按照一定的体、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其成分包括纪律认识、纪律态度、纪律意志和纪律习惯。
 1.纪律认识
 学生对纪律的认识主要反映他的纪律意识水平,是对纪律重要性及其内容的理解。它包括对纪律的感性观念、对纪律的理性理解、纪律评价及纪律信念。在生活实践中,学生对纪律会产生一些具体的感受,它会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对正确的纪律认识奠定了感性基础,而后者则起干扰作用。在感性观念基础上产生的理性理解主要形成学生的纪律意识,避免产生意义障碍。但对纪律要求的正确认识并不意味着能够对自己与他人的纪律行为表现作出正确的评判。纪律评价通过深化纪律认识、营造纪律舆论来强化正确的纪律认识。纪律认识的最高层次是纪律信念,确信纪律的必要性与正确性,并要求自己和他人坚决遵守。
 2.纪律态度
 中小学生对纪律有着各种不同的态度:或严肃或淡漠,或肯定或否定。自觉纪律不仅指学生对纪律有正确的认识,还包括他们对纪律有正确积极的态度。自觉纪律从态度上讲有三个特点:一是自愿遵守,二是主动执行,三是积极维护。
 3.纪律意志
 纪律意志是学生执行纪律的意志表现。它表现为按纪律要求积极行动,或为了遵守纪律而抑制某些违反纪律的行动。这是一种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能力,促使学生选择正确的动机、排除外部的干扰、控制不良的情绪,最终坚决地执行纪律。
 4.纪律习惯
 行为习惯对人的纪律行为影响颇大。良好的纪律行为习惯是从强制性地被动遵守转变为自觉纪律的重要关键。稳定的纪律习惯不仅可以使学生遵守纪律的行动容易实现,同时,它的受阻也会引起消极体验。这使得纪律习惯成为自觉纪律行为的一种动力。
 (二)自觉纪律的形成过程
 学生自觉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从外部纪律要求强制性遵守转化为内心需要,再转化为纪律习惯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依靠外部教育要求及措施,包括教师的具体规定、提醒、监督和及时的检查;第二阶段,过渡阶段,学生还未形成自觉纪律,但已经体会到纪律要求,既有权威的强制成分,又有个体自己的一定理解,一般能够遵守纪律;第三阶段,把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教育要求具有一般的原则性质,学生对纪律形成了责任感,开始以自我要求、自我监督、自我检查为主要方式。
 (三)自觉纪律的特点
 自觉纪律是在正确认识纪律的内容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实践,把遵守纪律变成了个人的内在需要,对纪律积极执行维护,并养成了遵守纪律的习惯,从而不需要外加强制即能自然遵守。因此,自觉纪律表现出如下特点:(1)对纪律出自内心需要而自然遵守;(2)无须外在监督;(3)习惯性遵守;(4)在遵守纪律过程中遇到困难,会作出意志努力去克服;(5)积极维护纪律的执行,能与破坏纪律的表现进行斗争。当然,学生的自觉纪律的形成需要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三、有关纪律的心理学理论
 在有关纪律的心理学理论中,传统的观点有倾向于外部控制和倾向于内部控制的理论。倾向于外部控制的观点认为,纪律应该强调体和权威的需要,着重于严格的和完全的控制;倾向于内部控制的观点认为,在纪律中体现个人的需要比体或权威的需要更重要。不同的行为学派也提出了不同的强化纪律的心理学理论。这里主要介绍教师作用理论、社会建构论。
 (一)教师作用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从教师应该发挥作用的角度探讨纪律问题。托马斯·戈登的纪律理论将交往置于最重要的地位。戈登认为教师之所以在课堂上花费那么多时间管纪律,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过于看重“压制和权威”。他给教师提供了一种交往模式,包括“主动倾向”“各抒己见”“查问题的根源”“谈判”等。格拉塞则相信学生不守纪律是因为学生的介入较少,因此通过介入、责任和成功体验就可以消除不守纪律的现象。可以说格拉塞的方法是理性的、偏重认知的。他鼓励让学生来解决问题,制订让学生乐于接受的改进计划。一旦学生取得成功,教师就要对其良好行为加以强化。
 (二)社会建构理论
 在社会建构理论看来,纪律是一类互惠性的社会交往知识,它来源于社会的建构。由于个体与社会的密不可分性,个体对纪律的学习与发展也就成为一个有意义的社会协商活动,其中,文化和社会情境起着巨大的作用。在学习纪律时,最重要的是了解其使用的场合和条件,而这直接来自于纪律使用的活动情境以及背景文化。正是在与师生、学生之间(体或社会)的社会互动中,学生主动建构起自己关于纪律的认识与知识,同时学生的守纪行为习惯也只有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形成与发展。
 四、遵守纪律所面临的冲突
 在学生将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再外化为纪律行为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复杂的转化环节与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是我们在教学时要特别予以重视的。
 (一)外在纪律规范与学生认识之间的矛盾
 纪律教育的第一个环节应该是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让学生在正确了解、理解纪律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纪律观。一般来说,学生理解纪律等行为规范要经历四种水平。(1)具体性理解。此时,学生的纪律认识处于感性观念时期,这是形成正确的纪律意识的最初基础。(2)知识性理解。学生将纪律规范作为一种知识来理解,他们可以熟诵,但不能把纪律要求转化为自己的纪律认识。(3)认同性理解。同意并接受纪律规范的约束,但只是被动遵守。(4)内化性理解。纪律要求成为学生自己的内在行为准则。不同学生对纪律的理解水平可能不同,在进行纪律教育时,恰当地解决外在纪律规范与学生认识理解水平之间的矛盾至关重要。
 (二)纪律认识与纪律态度之间的矛盾
 学生认识了纪律,了解了其意义与要求之后,并不必然就会接受这些要求且实际做出守纪行为。此时还有一个他们是否愿意遵守纪律的态度问题。只有纪律认识与积极的纪律情感相结合,才会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而纪律态度问题主要是情感障碍,也就是由于学生内心的消极体验而产生的纪律认识与守纪行为方面的意义障碍,这是纪律要求与情感体验相冲突的表现。这种在道理上畅通而在情感上受阻的情况就是情感障碍。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自愿遵守、主动执行、积极维护,就必须消除情感障碍,消除纪律态度问题。
 (三)遵守纪律与个人动机之间的矛盾
 有时由于纪律与个人的需要、动机发生冲突,而后者又相当强烈时,往往会使一些学生产生违反纪律的行为。这种矛盾冲突的解决依赖于学生的动机斗争与意志力。此时,引导学生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可以帮助学生在内心战胜个人的动机。一个人在动机斗争中选择正确的动机,起决定作用的不仅是思考和斟酌,更主要是对自己行为后果的预见能力。此外,学生的意志力与自我调节机制在动机斗争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极其具有诱惑力的情境之下,它可以依据纪律的要求对自己的冲动、欲望等行为倾向进行抑制。但抑制是否成功,则取决于学生意志力的强弱。
 (四)遵守纪律与辨识能力低之间的矛盾
 在学习纪律时,一般是脱离具体的纪律情境的,学生所学习的是经过抽象化的纪律知识,要将这些纪律知识向丰富多彩、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过渡,就常会出现守纪的态度与学生的实际辨识能力较低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教学中,一则重视纪律教学情境的设置,尽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纪律情境,使学生在各种不同的纪律情境中领悟纪律的实质,建构、发展自己的纪律辨识能力;二则要重视自我纪律评价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对纪律的评价从现象到实质,从片面到全面,从情境到原则,从自我到体,从他人到自己,不断上升发展。
 (五)遵守纪律与不良行为习惯之间的矛盾
 行为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与外在监督而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陈安福、曾欣然:《小学德育工作心理》,172页,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教育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一经养成,那么按习惯行事,就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否则只能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处于成长发展之中的学生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遇事大吵大闹、动辄任性撒娇等。这些不良行为习惯与守纪的要求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妨碍自律的形成。而且,这些不良习惯不消除,新的、符合纪律要求的行为习惯也难于养成。
 五、良好纪律的形成与培养
清蒸生蚝最简单的做法
 针对上述纪律形成所遇到的内心矛盾冲突,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与训练,才能培养学生的自觉纪律。但要注意的是,纪律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很难开设专门的纪律规范教育课来进行纪律教育,更多是渗透于其他课程或利用课堂教学之外的途径。按照社会建构理论的观点,要养成良好的纪律意识与行为,重要的是纪律的使用场合与条件。因此,只有通过各种社会互动,学生才能主动建构起自己关于纪律的认识与知识,同时学生的守纪行为习惯也只有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形成与发展。鉴于此,我们重点介绍两种与此相关的纪律形成与培养的方式。
 (一)情境化教育
 
纪律对人的约束总是具有一定的情境性的,它总是针对一定范围、一定情形而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时,可以有效运用情境的力量,通过实践性活动和社会性互动促进学生的适应,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当中形成与培养良好的纪律习惯。
 情境化教育的“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从纪律教育的目标及其内容出发,精选相应的社会或自然界的典型事例,创设以真实、生动、鲜明的形象为主体的具有浓厚的情感彩的教育场景。这种人为的优化环境,具有“认知与情感、行为的统一”和“运用基本事实说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直接意义。但在纪律教育中运用情境要注意几点。(1)突出形象,寓理其中。在纪律教育情境中,各种人物形象应是真实的,蕴涵有浓厚的情感,且能说明一个道理,或表述一个观点。(2)将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按照情感本身发展的历程安排情境教育的步骤。一般来说,情感本身的发展历程为进入情境,产生感情共鸣,启发联想与想象,加强内心体验,深化情感与认知,产生感悟。(3)所营造的情境要和学生现有的经验、知识、情感及思维能力相衔接。(4)采用多种表现形式,加强情境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学校的文化情境与自然情境也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一个优化的校园环境总是以特有的象征符号向人们潜在地灌输某种思想、规范、纪律和价值观念。置身于这一情境中的每一个人会在自我反思中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以及自主的尊严,在社会性交往中获得个人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我们进行纪律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情境化教育的有效性,要视教育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形而定。教育行为在一种情境下有效,可能在另一种情境下会失效。因此,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情境教育方式,有效的情境化教育的影响因素有环境条件和受教育者的素质等许多方面。因此,一个有效的情境教育者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为受教育者创设各种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情境教育的效能。
 (二)自我建构
 如果说情境化教育重视外部教育力量的运用,那么自我建构重视的就是个体内部教育力量的运用。哲学中“内因是变化的依据”的原理提示我们,一切的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主动性上来。而纪律教学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以个体对体行为规范的掌握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自然更不能例外。
 抖音合拍怎么拍如前所述,纪律是为了一定体利益而由体成员共同生成的。在共同生成纪律规则的过程中,学生个体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他会主动地根据先前的纪律认知经验来注意并选择性知觉外在的各种相关信息,以建构对当前情境的认识,生成新的纪律规则或更新原来的纪律规则。由于事物具有复杂多样性,学习情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特性,由此导致每个学生对当前事物意义的认识将不同,对纪律的建构也会迥异,但通过体成员之间的社会互动,在主体与主体的相互作用中,最终将构造出符合体共同利益的纪律行为规范。
 纪律的自我建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自觉纪律形成与培养的过程。因此,在具体教学中,考虑学生的个性、年龄等特征,有针对性地采用诸如角扮演法、共同讨论法、参与规章制度制订等方法,注重学生自我建构的主动性,促使其在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生成的建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纪律习惯。刘祥松(200297年58南航空难)在几年的实践中发现,学校通过与学生签订自律协议书,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纪律意识与自律能力,收到了良好教育效果。(刘祥松:《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律能力的思考与实践》,载《中国高教研究》,20025)。)但在促使学生进行纪律的自我建构时,我们仍要注意避免下述几个偏差:重规定,轻内化;重形式,轻效果;重处罚,轻引导。
 虽然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纪律规范,它们是学生难以进行自我生成的,但是,在促使学生掌握这些纪律规范时,教师仍然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纪律认知结构与行为能力,使之与既定的纪律规范产生联系,确保学生对既定纪律规范的理解与内化。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入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的已有纪律结构水平,从而作出恰当的教学设计。
四川高考是全国卷几卷 小结
   纪律问题既是学生行为管理的重点问题,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本节在介绍纪律的概念、类型、功能等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了自觉纪律的心理结构、形成过程与特点。重点揭示了纪律形成过程中存在的五种主要内在冲突:外在纪律规范与学生认识之间的矛盾;纪律认识与纪律态度之间的矛盾;遵守纪律与个人欲望动机之间的矛盾;遵守纪律与辨识能力低之间的矛盾;遵守纪律与不良行为习惯之间的矛盾。通过明晰矛盾,结合强化纪律的心理学理论,提出形成与培养良好纪律的两种方式:情境化教育和自我建构。
如何培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习惯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我认为所谓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集中纪律去学习,还是一个课题。必须我们教师认真地去探索,去研究。下面简单谈谈本人在探索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1. 要优化课堂教学管理: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改进教学是改善纪律的关键。教学失去吸引力,学生就会随之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把课堂行为转化为违纪犯规的错误方向。
课堂教学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管理纪律、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行为。课堂管理的实施是课堂教学得以动态调控、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要优化课堂教学管理就要抓好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首先一点就是要认真备课。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良好开始,也是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和提高自身文化科学知识、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要利用多种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使语言情景化、交际化。小学生感观较具体直观,而且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把观察目标转移到新颖的事物上去。他们年龄小,自我控制力薄弱,注意力不稳定,难持久,思维以形象为主,对有直观形象支持的材料容易记忆。针对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数学教学中应采用投影仪、简笔画、实物、图片、 实验等教学手段,配以教师的表情和体态语言,这样才能创设浓厚的数学氛围,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增强纪律的自控性
    弗兰西斯·培根说:我们称之为教育的东西,实际上不过是一种早期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对好奇多动的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良好的、巩固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上课专心听讲,良好的纪律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终生享用的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1) 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学生课前主动预习新课,通过部分理解、消化、记忆、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重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有利于思维的高度集中,而非身在曹营心在汉。教学实践表明,大脑有遗忘的规律,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还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下一堂课时,不至于一接受到新知识就束手无策,已巩固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快更有信心更专心地进行各种活动。
    2)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家认为,注意是在清醒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对一空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小学生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也不会超过20分钟,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从而在课堂上会注意力分散,无精打采。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就会导致视而不听,听而不闻,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种种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好习惯,教学实践证明:猜谜,游戏,设疑提问等,都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刺激大脑兴奋中枢,有助于学生迅速积极地处理学习信息。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适时调控教学节奏,发现学生有疲倦、注意力涣
散的现象时,就可以适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谜语,游戏等,让学生猜一猜,动一动。 如进教室,教师说:今天这一节课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游戏  .”,那学生肯定会全神贯注的等待。信心十足地去投入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眼、耳、口齐用,集中注意力,积极学习。
(2) 召唤刷图加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巩固自觉守纪的好习惯
小学生是非分明,他们十分明确,好的纪律就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行为,而违纪肯定是大家都不能接受的行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学生,他们可以在课堂上肆意妄为,无视自己的个体的错误行为,这必然会受到大部分自觉守纪学生的指责,他们已明确不是为纪律而纪律。超越纪律,实质是寻求学习的动机,这是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体验,探究和形成的认识。良好的纪律 ”在体验中,在责任和归属感的愉快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做。关注学生情感,让学生有尊严的学习,增强内心对愉快,幸福的追求,教育家纳尔逊等人认为,当失败使学生不会感到丢脸,他们将学会将失败转化为成功,当成功时,学生也不会沾沾自喜,他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这样,学生享受学生的乐趣,而不是恐惧,沮丧和伤感,让学生显得在课堂时郁郁寡欢,似乎自己是个局外人,而
做出违纪违规的无意识行为。强化意识,巩固守纪好习惯。良好的自觉守纪的习惯是具体的,微观的,一个学生的守纪观并不是轻易就能调整好的,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因此,有很多时候在课堂上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动就动的违纪行为也会时有发生。这样,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督促、约束和指导,帮助孩子坚定自觉守纪的毅力和意志。
    总之,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与发展,必须要看他从小养成的正确的纪律观,毫无疑问这将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避免两种极端的纪律观。一种是独裁注意的观点,认为可以无视儿童天性和意愿而培养小学生一种强制性的约束性的纪律,让小学生失去应有的童趣,另一种是放任主义观点,提倡儿童行为的完全自由,采取不干预而任其发展,这只能导致学生行为的盲目性。我们数学教师一定要对新课标需要的纪律当作重要问题来研究,使之更加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及自我防范、保护意识,往往不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为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学生犯罪,不但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更是学校的责任。那么,作为小学教师应当如何培养小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呢?通过教育的实践,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5__)7 [_\e  
首先,让小学生明确纪律与法律的意义和关系。由于有的小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影响下造成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因此,不明确纪律与法律的概念及关系,就会导致学生违反学校纪律,甚至触犯了国家法律的行为。纪律是学校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学生遵守的规章制度;法律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行为规则。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有了纪律,就有一个行为准则,学校工作就能正常地开展,学生就能在学校纪律的约束下学好文化知识和各方面的技能;有了法和法律,就能使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人们在法律的保护下安居乐业,从事各行各业的生产劳动,遵纪与守法是是相互联系的。为此,在小学生遵纪守法的教育中必须要使小学生明确纪律与法律的概念和关系。 ____&_$4Gf  
其次,让小学生树立起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当小学生们认识到遵纪守法的概念与意义时,就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起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纪律与法律的约束下,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应该做什么。我在一次班队会中谈到了这么一件事情:一位农民去集市卖牛后,正好与某某同学乘车返回。由于不慎将卖牛的2000多元遗失在某某同学的座位旁。某某同学见了拾起这2000多元。请问某某同学应该怎么做?而不应该怎么做?于是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来。有的说不应该拾起这些钱;有的说应该拾起这些钱,
反正不是偷的,不拾白不拾;有的说应该拾起这些钱还给失主。最终全班同学在纪律与法律的争论中做出了结论:把钱还给失主。原因是《小学生守则》其中有一条拾金不昧,拾到东西要交还给失主。又根据《法律》如果不交给失主就成了将别人的财产据为己有的违法行为。可见,只有让学生树立起遵纪守法的观念,才能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L__ e-[b:h  
改变小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的的坏习惯
一、进行兴趣迁移把注意力集中回来。
 在学生缺乏听课的兴趣的情况下,教师要因势利导,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和听故事等活动的兴趣,迁移到听课,促使学生对听课产生兴趣。课堂上爱玩的学生,学习较差,对上课听讲的意义认识不足,或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他们对上课不感兴趣。但是,这些学生往往各有其长处:爱劳动,喜欢文体活动,擅长手工等等。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兴趣迁移到上课听讲上来,使他们逐步产生听讲的需要。指导学生将扩大的兴趣,围绕和服从于中心兴趣,不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二、教育学生掌握专心的方法技巧。
要想使学生上课能集中注意力,还得注意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当教师讲到自己费解的问题时,可进行自我提醒现在我的注意力一定不能分散,否则我将越来越弄不懂了;在课间十分钟时,一定要让学生放松休息,可以抵消这种惯性,使神经系统得到放松,从而有利于下一堂课迅速实现注意力的完全转移。
三、培养学生养成注意习惯。
前苏联心理学家西·索维契克说过:要想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我们还要从一年级就学会的做简单的事情开始!身体坐正,振作起来,做好听课准备……这样,我们就会非常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解上。
确实,如果学生听课时趴在桌上,怎么能使注意力集中呢?所以,必须让学生知道,为了使自己上课不走神,必须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从培养自己良好的坐姿开始。虽然一开始他们会觉得不舒服,甚至有些痛苦,但若坚持下去,就会逐渐明白这样的好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