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摘要
一、2000年
1.“毒瓜子”事件: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在省卫生厅的组织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卫生执法检查,查获了“正林”等5种近200吨含矿物油的西瓜子,并进行了查封处理并对生产这些瓜子的企业进行整改。
二、2001年
1.河源瘦肉精中毒事件:2001年7月河源数百名市民进食猪肉后,出现呕吐、头昏等症状,经查是猪肉含有“瘦肉精”。广东省副省长李容根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迅速抵达河源,指导当地调查处理此事,中毒的四百八十四名患者,经住院以后均出院,无一例死亡。河源市委、市政府对已查实的三个养猪场的一百一十八头毒猪集中统一销毁,并对全市范围内的生猪进行调查,表示决不遗留隐患。
杨云微博
混动车2.吉林豆奶中毒事件: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000多名学生集体中毒。3年后,46名曾经中毒的学生在复查时,有13人发现血液有改变,并被诊断为“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
三、2002年
1.陈馅制汤圆恶性事件:2002年2月,哈尔滨香香鸟食品有限公司用去年的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被查处。据当地工商部门介绍,在所查获的汤圆馅是由去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的月饼经粉碎后制得,月饼早已超过保存期,有些已发霉变质,甚至被鼠咬。
2.金华白糖碜加硫酸镁事件:2002年6月21日,金华市卫生局在某仓库发现标识为广西田阳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9.5吨假冒“白砂糖”,该“白砂糖”30%的成分为蔗糖,30%成分为硫酸镁,其余成分无法确认,对这批“白砂糖”全部没收并予以公开销毁。
3.吉林省长春市假冒劣质“鸭血”案:2002年5月21日,长春市南关区东岭南街查获一处用牛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黑窝点,销毁假冒劣质“鸭血”及原料一千公斤。三名制假人员被刑事拘留,制假业主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二参与制假者被判拘役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八千元人民币。
四、2003年
1.金华火腿添加敌敌畏事件:2003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利用非收购旺季猪腿肉便宜的机会,在春、夏、秋三季生产火腿。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金华市经营千年的城市名片瞬间蒙垢。
2.杭州毒海带事件:2003年12月1日,杭州质检部门公布“毒海带”事件的调查结果,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由于海带浸泡使用的化学品剂量较小,一般不易发现,但如果长期食用,其毒性在人体内长期沉淀,可能会产生癌性病变。
3.广东双氧水加工鱼翅、开心果事件:2003年11月3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佛山、江门两地的鱼翅开心果加工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查获用工业双氧水加工过的鱼翅成品44.76公斤、开心果等干果类食品成品54.3吨和工业用双氧水44.398吨。食用工业双氧水加工的食品会致癌致畸形。质监部门将对这次查处的禁用原料及以其加工的鱼翅、开
心果成品、半成品和加工设备一律进行没收处理,对这类作坊予以取缔,并依法追究其负责人法律责任;追查有毒食品的流向,并进行及时追缴、销毁,严防不良后果的发生。
4.阜阳奶粉事件:由于奶粉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中小奶粉厂纷纷采取拼成本,增加中间商利润,导致奶粉质量严重下滑。在奶粉市场大战中,一些不法厂家往往减少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降低生产成本。自2003年5月以来,阜阳等地有171名婴儿因服食劣质奶粉出现营养不良综合症,其中因并发症死亡13人。
5.非典事件:2003年春天非典暴发,除广州外,北京成为全国的重灾区。非典如潘多拉魔盒中的恶魔越演越烈,中小学停课,高校采取封闭式管理,大型活动被取消或推迟,对出入疫区的长途旅客进行防疫检验,一时间人心惶惶,平日热闹的城市街道顿时空旷起来。据媒体报道,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全国共确诊非典患者超过5000例,死亡349人。
五、2004年
乒乓球桌尺寸1.陈化粮事件:2004年,全国十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陆续出现一种被称作“民工粮”的大米,其价格比一般大米便宜逾三成,深受一些工地老板、学校饭堂的青睐。这种大米其实
就是国家粮库淘汰的发霉米,含有可致肝癌的,按规定只能卖给酿造、饲料等行业,绝不能当做粮食销售。
2.龙口粉丝碜假事件: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龙口粉丝掺假有术”节目揭露,部分正规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掺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可能致癌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用于增白。
2020高考录取结果查询时间3.广州散装白酒中毒事件:从2004年5月11日开始,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内,共有40多名因饮用散装白酒而中毒的患者住进医院,入院患者普遍表现出了抽筋、呕吐、走路不稳和视觉模糊等症状。医务人员经诊断发现,导致这些症状的原因是甲醇中毒,在这起散酒中毒事件中,共有50多人中毒住院,其中9人死亡。
六、2005年
排位1.肯德基苏丹红事件: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从16日开始,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
2.雀巢碘超标:2005年5月26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知名的“雀巢”奶粉赫然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报告称:“此次乳粉抽检中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即元素碘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如标称(黑龙江)双城雀巢有限公司生产的雀巢牌金牌成长3+奶粉。”但该省工商机关未公布该品牌碘超标的具体含量。有关专家表示,国家标准对每100克奶米粉的碘含量要求是30至150μg。过量食用碘同样会发生甲状腺肿大,只是症状会较缺碘导致的结果稍轻。相对而言,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因碘过量导致甲状腺肿大。
3.潮安果脯封杀事件:2005年6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经抽查的潮安12家企业果脯产品二氧化硫含量超标,随即宣布广东潮安生产的果脯全部下架,将近800 家潮安果脯蜜饯企业集体挡在了北京门外。作为此事的连锁反应,6月15日起,重庆、成都、西安、义乌等地相继“封杀”潮安果脯。据了解,潮安果脯遭遇全面“封杀”的原因主要是抽查的潮安12家企业果脯产品二氧化硫含量超标。
4.“大头奶粉”再现:2005年4月 湖南省卫生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标识名称为“正蒙牌黄金搭档婴儿奶粉”的产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不符合有关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已导致当地一名婴儿接受入院并诊断为营养不良。
七、2006年
1.齐二药事件:2006年4月下旬以来,广东省发生疑因使用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竭的事件。经检验查出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含有不明成分的杂质,为假药。这次事件导致注射过假药“亮菌甲素”的共有64人,15名患者出现急性肾衰竭或者神经系统损害等“二甘醇”中毒的症状,其中13人死亡、2人病情加重。2008年因使用齐二药厂生产的亮菌甲素而导致中毒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中的唯一幸存者任贞朝于1月23日在中山三院去世。
2.石家庄问题盐水事件:2006年5月28日,石家庄第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糖氯化钠(生理盐水)药液内含有可见异物,导致浙江省中医院中九名患者输液后出现呕吐、手脚发麻等异常反应,后该批次盐水被召回。
3.福寿螺事件:2006年6月,北京食用福寿螺导致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确诊病例达到160例,其中重症病例25例,中重症患者53例,无一例死亡,所有患者全部得到治愈,该病是由于酒店出售的凉拌福寿螺菜含广州管圆线虫而引起。蜀国演义酒楼最终赔偿患者医疗费、误工费等近1000万元。
4.鱼腥草注射不良反应:2006年6月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暂停使用审批7类鱼腥草注射液,据监测,这些药剂多引起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严重不良反应,已经出现多例患者注射后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死亡事件。在暂停期间,国家将对相关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可否通过干预措施避免等展开深入研究。
5.“欣弗”致死亡事件:2006年7月2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西宁市部分患者在使用安徽华源生产的“欣弗”后,出现了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随后,广西、浙江、黑龙江、山东等地也分别报告在本地发现使用相同品种出现相类似的临床症状的病例。据统计,共11人因问题“欣弗”死亡。
我以为我的温柔6.上海瘦肉精中毒:2006年9月13日前后,樊某从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经营的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内李某经营的摊位处批发购入了一批猪肉,随后将这批猪肉供应给联帮金桥一笑社、上海鑫都毛针织有限公司等单位及部分众,其中还包括一名孕妇。因上述猪肉含有瘦肉精,导致250余人食物中毒。法院判猪肉摊贩赔偿受害者共49万元。
八、2007年
1.广东恩平“毒豆腐”事件:2007年12月17日安徽人王某在江洲镇租用当地的豆腐坊制作的豆腐和豆腐泡,在陆续卖给一些食堂和单位后,导致恩平市江洲、沙湖两镇130多人出现食物中毒。事发后卫监部门对中毒者进行检查,发现主要中毒症状都是恶心腹泻和呕吐,无一例死亡。
2.湖北仙桃市食物中毒事件:2007年10月11日早晨7时50分左右,仙桃市地税局第二分局12名职工在食堂用完早餐后出现头晕、抽搐、呕吐、吐血等症状,之后被送往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30多岁的职工傅仁伟在送往医院后死亡。一位消息人士称,去年国庆过后的第一天上班时间,该局员工在此次发生中毒事件的食堂吃完早餐后,相继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最后,有37人被送往医院救治。另一知情人称,今年5月,该局食堂又被人投毒,但一直没被重视,一年内,该食堂3次发生中毒事件。
3.富源四季豆中毒事件:2007年12月27日19时许,富源县竹园镇中学发生了81名学生因食用学校食堂的四季豆导致集体食物中毒的事件。 来自富源县委的消息显示,截至28日12时,在此次事件中,陆续入院观察的248名学生中,有81人属于食用四季豆中毒,其余学
生属于体性癔症。经医院,入院观察的学生有209人症状消除。
九、2008年
1.茵栀黄注射液致婴儿死亡事件:2008年10月19日卫生部通报,陕西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出生9天新生儿死亡,原因是使用了山西太行药业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批号071001)。该企业共生产茵栀黄注射液26万支,已全部销往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山东、云南、陕西和宁夏共8省(区)。卫生部立即要求各地停止该批号茵栀黄注射液的临床使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